“自古以來都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君向君﹑臣向臣﹑尼姑向著出家人。小禪師②為佛建寺,千裏迢迢赴京求援,按理您不提出來,貧尼也應鼎力相助。不過小禪師您有所不知,此事並非您想象的那麼簡單,隻因當年皇上支持貧尼在後宮吃齋念佛,就引起朝臣非議,嬪妃嫉妒,因此貧尼實在不好向皇上張這個口!再說重建中峰寺需要很多銀子,一旦開口,他給的少了不夠用,給的多了您拿不動,還需派車馬運送。您想如此興師動眾,豈不是十分張揚,正好授人以柄,讓貧尼落個後宮幹政的罪名。即使皇上同意,貧尼實在不願意再給他添這個麻煩!為此,希望小禪師見諒,還是從民間化緣集資為好。”
園勤聽了,大失所望,隻得實話實說:
“娘娘有所不知,如今貴清山一帶老百姓十分貧窮,重建中峰寺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倘若朝廷不支持,重建中峰寺根本沒有希望!俗言道‘不看僧麵看佛麵’,園勤再次請求娘娘看在如來等眾佛的情分上開恩,即使不便向皇上提出,也得另想辦法,幫幫園勤,總不能讓園勤千裏迢迢、滿懷希望而來,兩手空空、掃興而歸吧!”
古人雲:“好事多磨。”經過園勤如此一番懇求,陳妃不禁再次動心,她突然想起肅王朱英曾請求自己指點迷津的事情。朱英,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子朱模的後裔,以仁慈襲封為甘肅王。他心地善良,同情百姓,崇拜如來,信奉佛教,因此對陳妃娘娘十分尊敬,近年來每次進京朝拜皇帝、辦畢公事,必來拜訪陳妃。不久前,他進京辦完公事,臨行向陳妃拜別之際,十分誠懇道:
“皇嫂,我很想做點積德行善的好事,但又不知從何做起,今日特意前來請您指點迷津。”
陳妃聞言,笑道:
“堂堂肅王,想幹好事何愁沒有主意,我全然不信。你若真心實意問我,我便大膽提示提示:
“一要善待百姓;二要燒香念佛;三要給如來佛祖建座寺院!”
肅王聽了,心悅誠服道:
“皇嫂所言極是,多年來臣弟一直善待百姓,燒香禮佛,如此說來這前兩條已經做到。這第三條嘛,聽起來似乎簡單,真正做起來並不那麼容易!皇嫂有所不知,這甘肅地方雖然地域遼闊,但多是光山禿嶺,一派荒涼景象,要說為佛建寺,實在難以找到一處環境優美的風水寶地。感謝皇嫂費心提示,臣弟此次回去,一定派人前往各方尋訪,爭取找到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為佛建寺,了卻這樁心願!”
陳妃將肅王的情況如實告訴了園勤,讓他去甘肅金城(今蘭州市)直接找他求援,便可成功。園勤聽了,十分高興,轉念一想,肅王府一定崗哨林立,戒備森嚴,自己根本無法見到他,即使見到了也是空口無憑,他怎麼會相信自己?因此他依然顧慮重重。陳妃看出了他的心思,微笑道:
“小禪師,不必多慮,貧尼既然想助您一臂之力,自然會有辦法。”
當即取過文房四寶寫了一封書信,遞給園勤,道:
“您把這封書信交給肅王,他看了一定會讓您如願以償!”
園勤得了陳妃所賜三件珍寶及寫給肅王的信件,不禁大喜過望,連忙施禮謝恩,離開皇宮,邁步直奔甘肅金城。一路上,雖然起早貪黑快步趕路,但隻因年齡尚小體力有限,到達金城已是臘月寒冬。次日早上,他來到肅王府大門前,隻見車水馬龍、門庭若市,達官貴人絡繹不絕,出入無阻。於是,他便學著他們的樣子,理直氣壯地往裏走,護衛們見他是個小和尚,便不容分說地將他擋在門外。
園勤再三請求他們向肅王通報,自己有要事稟報,但護衛們一個個趾高氣揚,置之不理。園勤很想拿出陳妃寫給肅王的信件,讓他們轉交肅王,又忽然想起陳妃講過的話,覺得此事張揚出去,無論對陳妃還是對肅王影響都不好。隻得耐心等待肅王出來,親手將信件交給他。
園勤如此一站,便是七天七夜。直至第八天早晨,肅王因事外出,才發現大門外不遠處有個小和尚,合掌端立於冰天雪地之中。他大為詫異,便向守門護衛詢問其故,護衛們不敢說虛編謊,隻得如實稟報,肅王聞言驚呼:
“真乃鐵牛也!”
不由注目審視,隻見其相貌堂堂、氣質非凡,料定他一定富有仙根,不然一個凡夫俗子,豈能不吃不喝、在冰天雪地中連續站立七天七夜?他如此堅定不移地來求見自己,必有要事麵談。於是,他放棄了外出的行程,趕緊迎上前去,一邊施禮,一邊謙恭道:
“禪師,本王不才,管教部下無方!他們愚昧無知,有眼不識泰山,讓禪師久等受苦了,還請禪師見諒。”
接著,他趕緊將園勤扶進府衙客廳上坐,親手斟來一蓋碗熱茶讓他暖身,吩咐總管,讓廚房趕快準備一桌齋筵款待客人。
園勤雖係慧智佛轉世,但如今卻是凡體肉身,他之所以不吃不喝在冰天雪地連續站立七天七夜卻能安然無恙,毋庸置疑,自然是南海觀世音菩薩全力保佑的結果。
園勤忽然想起陳妃娘娘所言和一句俗語——“閻王好見,小鬼難見”,不由會心一笑,道:
“肅王仁慈厚道,平易近人,真是名不虛傳!貧僧今日親眼得見,十分榮幸。”
說罷,從懷中掏出陳妃娘娘的書信遞給肅王。接著,將來意講述了一遍。
肅王看罷陳妃娘娘的信件,又聽了園勤繪聲繪色的講述,感到十分高興。原來,兩個月前他與陳妃娘娘談話之後,準備回到金城後馬上就派人去找為佛建寺的風水寶地,想盡快了卻這樁心事。不料,當他風塵仆仆趕回金城時已進入冬季,四處冰天雪地的,不便出行,隻好作罷。他打算待到明年春暖花開時,親自帶人前往各方認真尋找。
此刻,肅王心裏非常感謝皇嫂——陳妃娘娘,倘若不是她費盡心思牽線搭橋,園勤豈能千裏迢迢頂風冒雪找上門來?這無疑就是天意!便堅定不移地說道:
“本王決定以當年的唐太宗為榜樣,從府庫中撥銀六百兩,在明年四月八佛誕節前夕派人馬護送貴清山,支援禪師重建中峰寺!”
園勤聞言大喜,連忙雙手合十,朗聲道:
“阿彌陀佛,請佛祖保佑肅王官運亨通,萬事如意!”
園勤用罷齋飯,起身離座,恭恭敬敬地對肅王道:
“貧僧感謝肅王抬舉厚愛,這就回去向貴清山民眾報喜,請大家準備迎接府銀重建中峰寺。”
肅王阻止道:
“禪師不要走,本王之所以決定明年才派人馬護送府銀去貴清山,一是考慮到現在已是數九寒天,處處冰天雪地,甭說為佛建寺的大工程,即使修座農家土屋的小工程也難以動土施工;二是考慮到您此次赴京求援長途跋涉頗為艱辛,故而特意款留您住在這裏好好休養休養,以便為明年重建中峰寺養精蓄銳。過了新年本王陪您去白塔山、五泉山等佛門寺院轉一轉,與那裏的僧人們談經論法,開闊眼界,不枉來過一趟金城。屆時與護送府銀的人馬一同回去,這樣豈不是兩全其美?”
園勤聞言,不禁心花怒放,笑道:
“阿彌陀佛,多謝肅王深情厚誼,既然如此,貧僧遵命就是。”
嘉靖二十三年三月十二日,園勤與肅王所派人馬一同到達貴清山。當地百姓聞訊,無不歡欣鼓舞,奔走相告,迎接園勤凱旋。根據陳妃娘娘、肅王對園勤的尊稱、稱讚,大夥兒一致稱他為“鐵牛禪師”。
園勤請各村長老出麵,與自己一起代表貴清十八裏民眾接收肅王贈送的六百兩府銀,熱情接待肅王府的客人。從此以後,鐵牛禪師與這些長老們共同商量,齊心協力,帶領貴清民眾重建中峰寺。從當年五月破土動工,曆時八年,至嘉靖三十一年四月竣工,按照民間傳說中的中峰寺模樣重建了一座以高大雄偉、氣勢恢宏的大雄寶殿為中心的中峰寺!
要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注釋:
①《法門寺紀事》,梁福義編著,陝西旅遊出版社出版發行,1991年8月第3次印刷。
②禪:1.佛教用語,指排除雜念,靜坐:坐禪、禪悟。2.泛指佛教的事物:禪林、禪杖。禪師是對和尚的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