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應盡快建立稅收基本法,把稅收法定原則、稅負公平原則、依法治稅原則、稅法構成要素、稅製結構、稅收管理體製、征納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等重大問題由法律明確規定下來,總攬和協調稅收法律製度的全局,彌補各個稅種單行規定的欠缺和漏洞,強化稅法的係統性、穩定性和規範性,為單項稅收立法提供依據和範例。在此基礎上,完善單行稅收法律,最終建立起以稅收基本法為統帥、稅收實體法和稅收程序法並駕齊驅的稅收體係。

現行大量稅收法律層次偏低,除征管法、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外,其餘均為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這種行政主導型的立法體製,易於出現國家立法行政化、行政立法部門化、部門立法利益化、部門利益合法化以及立法中的部門保護主義和地方保護主義等現象。當前亟需以立法部門製定和頒布的稅法取代稅收法規和規章,整體提升稅法層次。

三是作為構建和諧稅收征納關係的主導方,必須按照以人為本的總體要求強化自身建設。

對於稅務機關而言,就是要從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出發,全麵提高幹部能力素質,增強隊伍凝聚力和戰鬥力,為構建和諧稅收征納關係提供有力保障。稅務機關自身建設的首要任務就是以人為本,人才興稅。要通過建立科學的人才發現、培養和使用機製,使得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建設學習型團隊,完善薪酬分配製度,健全選拔任用管理機製,重用優秀人才,激發人的活力。大力開展稅務文化建設,尋求在稅收領域一致認同的精神追求、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凝聚人心,營造嚴謹、活潑、和諧的工作環境。

積極倡導人性化的管理,發揚民主,尊重個性,挖掘升職潛力,增強職業優越感,激勵個體價值的最大化實現,提高對稅收事業和團隊的認同感。領導層麵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理念,不斷提升領導能力和領導藝術,適應形勢,與時俱進。講求細部入手,推行人文關懷,特別注重關注對創新、積極行為的肯定和獎勵,對額外勞動如加班加點合理及時酬勞。關注個體差異,建立對弱者和處於困境中者的有效幫扶機製,使得人文氣息如同春風化雨般滋潤每一個幹部職工的心田。

四是樹立以納稅人為本的稅收服務理念,將納稅人的滿意度最為衡量稅收工作水平的基本尺度。

構建和諧稅收征納關係,離不開征稅人為納稅人的滿意服務。以人為本構建稅收征納的和諧,就必須樹立以納稅認為本的服務理念,使之落實到稅收工作全過程,並將納稅人的滿意度最為衡量稅收工作水平的基本尺度。日常納稅服務中,以納稅人為導向,講流程、設時限、重方法,適應形勢,不斷創新,追求和諧,把為納稅人服務、讓納稅人滿意作為稅收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要從服務機製和製度建設入手,創建“集約化管理、多元化申報、信息化監控”現代稅收服務平台,與工商、地稅、銀行等部門實現部門間信息共享,簡並機構,規範職能,拓寬稅收中介領域,積極尋求降低稅收成本的有效途徑。

積極探索把商業領域中的服務意識引入到納稅服務中來,把納稅人當成顧客,提供個性化、交互式納稅服務,打造情感工程,讓納稅人在納稅中感知親和、溫暖和自豪。應考慮設立專門的納稅服務機構,專司為納稅人服務之責,聽取、收集納稅人反饋意見,監督稅務人員的服務行為。注重提供及時、充足的信息谘詢,增加納稅服務透明度,簡化和減少審批環節,節省辦稅時間,提高辦稅精度,做到納稅服務質量與效率並重。

參考文獻:

1. [英]霍布斯.利維坦(黎思複黎廷弼譯)[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2. [英]洛克.政府論(葉啟芳、瞿菊農譯,下篇)[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

3. [日]北野弘久.稅法學原論(陳剛等譯)[M].北京:中國監察出版社,2001年.

4. 樊麗明、張斌.稅收法治研究 [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國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