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嘎,難道遇到了神仙?或許,鬼子指揮官會這樣大叫。然而鬼子軍官不知,他們真還遇到了神仙。
當然,李遠白永遠也不會承認自己是神仙的,最多,他屬於時空穿越者。至於係統,貌似從科學上也能解釋得通。
悟透了當前形勢,以及敵我動態,李遠白開始調動部隊。
鬼子的部隊,從裝備的角度看,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騎兵,二類是裝甲兵,三類是步兵,四類是炮兵,至於其他形態的部隊,可以不在考慮之列,戰鬥形態,主要會發生在與這類部隊之間。
根據鬼子的動作及電報聯絡,估計鬼子的騎兵會來得更快。
因此,李遠白第一步,便是向外撒出偵察部隊,一個班為一個偵察小組,攜帶一個班的步兵裝備,步槍、衝鋒槍、班用機槍等,具體裝備為MP-3型班用機槍1挺,35式狙擊步槍1支,C1型衝鋒槍2支,35式步槍5支。
這樣的偵察小組,李遠白將塔河支隊的自然人戰士與係統戰兵進行混編,麵向東西南北,總共派出了12支。他們的任務,便是偵察敵情,不到萬不得已,不得與敵接火。
為了讓這些偵察小組免受損失,李遠白在他們出發時,就開通了係統的“情報即時共享”功能。
這個由李遠白偶然激發的功能,平時的情報即時共享,隻是“由下至上”的方式,也即下級獲得了情報,上級會即時得知,包括上上級也可即時得知,但相鄰兩支平行部隊,卻必須經過“轉發”才能獲得這個情報。
李遠白開通“情報即時共享”,也不是所有平行機構都可共享,而是類似於後世的QQ群或微信群,隻有群中的人才可共享。
也就是說,派出的12支偵察小組,可以互相共享其敵情情報,又可與指揮部共享相關情報。這個“相關”,就是“有關”,上級或指揮部的情報,下級人員未必能全部知道。
重要的不是這些偵察小組,而是這些偵察小組中的係統戰兵,他們在傳遞戰場情報時,並不需要特別的電台之類的裝備,而是由自己的意念發出即可。
僅憑這一招,就是日本人永遠也具備不了的。
也因為如此,哪怕這場運動戰,李遠白打不贏,最終也不會輸。如果李遠白想要跑路,日本人是絕對沒辦法留住他的。
鬼子要打鐵嶺,是先到達的敵人,必定是沈陽之敵。
但是,沈陽的敵人,也就是在前丘嶺圍剿紅星戰隊的敵人,包括河邊虎四郎也在這支隊伍之中。因為有了前丘嶺及沈陽被襲的敗績,沈陽的敵人,雖然經過了半個月的恢複與整訓,但其戰鬥力還沒有恢複到頂峰,所以,沈陽的敵人在關東軍司令部發出圍剿鐵嶺的命令初期,並沒有行動,隻是在沈陽原地加強防守。
說起來,沈陽的防守也非常重要,畢竟,它是東北屈指可數的大城市,城裏有軍工、重工企業若幹,而且還是偽滿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