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遇(1 / 3)

三年前,北鎮將軍與懷安王政見相佐,在朝堂上針對東麵鄰國天契國在邊鏡的侵犯問題爭論了起來。北鎮將軍主戰,認為天契國這是在對我朝的藐視,當予以嚴重的警告與打擊。懷安王主和,認為現在還不到與天契國正麵作戰的時機。但朝中有不少人支持北鎮將軍這一派,這讓懷安王十分頭疼。

懷安王,尊名安言,當今聖上的表弟,先帝最小的弟弟與太後親妹妹兩人唯一的一個兒子,文武兼備,有大成之才能,是聖上較為看重的一位王爺。

回到王府,懷安王心中抑鬱不發,臉色陰沉。手下的一門客夏誠見懷安王這般神色,唯恐他仟怒了無辜之人,遂大膽向懷安王推薦說:“王爺心中不快,何不外出解悶?”

懷安王臉色仍是不好,皺著眉問:“你可有什麼好去處?”

夏誠見此,涎著臉說:“今日乃初七,正逢京中一些文人散客在崇淵山桃花林的聚宴之日,名為桃花宴。王爺何不去此宴,正好山中踏青,也可尋覓更多良才為王爺分憂。”

桃花宴?聽起來還不錯,朝上受了氣,去看看桃花也是好的,懷安王這樣想著。

崇淵山是京城近郊一處山勢較為和緩的山峰,據傳是因有人在此山中得道羽化飛仙而出名。山裏有一處道觀,香火很盛,名曰自在觀。在此觀中,最吸引人的就是那片開起來如雲似霞的桃花林,很是美麗,遂以京中文人雅士常在此處聚集,賞花飲酒,奏樂吟詩,其樂融融。

懷安王與夏誠穿上尋常服侍帶上幾名侍衛,駕著馬車去到了崇淵山腳,登上自在觀的時候,已近正午,桃花宴已進行了一半。很多人與懷安王一行一樣,雖是晚到,卻也興致勃勃地進了自在觀,尋到了桃花林。

在遠處,眾人看著桃花林宛如天上飄下的一片粉霞,都不由讚歎此處的桃花林果然名副其實。山上的微風徐徐吹散正午時刻的炎熱,空氣裏清新地飄蕩著桃花的芬芳,明媚的陽光照著粉嫩的朵朵桃花,分外妖嬈。

眾人邊看邊向桃花林邁進,一陣絲竹管弦之聲傳來,其中能聽出一琴一笛之聲在合奏中吹奏得甚是清脆響徹,入耳皆覺一震,像是仙樂一般引領著眾人。

懷安王等人尋著樂聲加快腳步走入桃花林的中心地帶,入目的是一片很大的圓形空地。中間有五人在演奏著,很多人隔出一段距離圍繞在四周鋪著一層席子坐於其上,有的席前放置著矮桌,桌上有瓜果酒水之類的物品,大家都飲酒歡笑著聽著樂聲。席間有人認出了夏誠,笑仰著頭問:“夏老弟,許久未見,你也來了這桃花宴?來,快到這邊與我們同坐!”

夏誠驚喜回道:“曲賦,是你!你也在這兒,太好了!”

夏誠與懷安王一齊坐入了曲賦等人為他倆騰出的一席上,盤膝坐在了一桌前,侍衛們守在不遠處。

夏誠與曲賦閑談了起來,懷安王不知不覺地把視線投到了中間五個演奏者的身上。五個人隻有一個是女子,她橫執著笛子,一身粉色裙裝,飄然玉立,猶如桃花化成,甚是惹眼。在其身旁,端坐著一白衣男子,彈著其前的七弦琴,懷安王在這個角度隻能看到他的側身,已覺這人風姿出眾,琴藝超群。其餘三人,演奏平平,素服於身,木簪束發,也是一幅不錯的畫麵。

曲賦好奇地打量了一番懷安王說:“夏老弟,這位兄弟是哪位?”

夏誠躊躇了一下子才說:“這位是嚴安,和我一樣是王府中的門客。”

曲賦聽後,倒了兩杯酒,一杯遞向懷安王,熱情地說:“原來是嚴安,在下姓曲名賦,你我從未謀麵,今日有緣,來,飲了此杯,今後就都是朋友了!”

懷安王氣度不凡,形貌昳麗,曲賦對他很有好感。

接過酒杯,懷安王與曲賦碰杯,心情略有緩和地說:“愚弟嚴安,敬曲賦兄!”

夏誠見懷安王這麼謙和,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了地。

兩人對飲一杯後,懷安王斜瞟示意著中間已演奏完將要撤離的五人問曲賦:“曲賦兄可知這幾人是誰?”

曲賦剛才就看見懷安王盯著中間那吹奏琴笛的兩人直看,心中已知他有興趣,現下經他一問,曲賦便道:“那吹笛少女名喚喬菲兒,旁邊彈琴的是他的兄長喬宇,兩人是城北喬家的一雙兒女,這次宴會的酒水提供方便是喬家新開的酒樓,兩人也是趁此次宴會為其酒樓宣揚美名的。其餘三人是王秀才,李秀才和喜愛揚琴的我的表弟俞知賀。”

夏誠在一旁疑問:“芳菲的菲?春雨的雨?”

“不對,是‘振宇內而禦長策‘的‘宇’。”

懷安王默默念了一遍喬菲兒,喬宇的名字,隨後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夏誠瞄見這笑,暗暗揣度著他的心意。

這時中間又走出一人,沉穩溫和地開腔道:“各位,接下來按慣例是楹聯作對。由我開始出題,隨意指定一人來對。對不出者罰酒一杯後,這裏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幫忙對接著最受大家認可的人再往下出題;對出但他人有更好之對者可替掉此人往下,對出無異議者可往下出題。”

此項活動不在賞罰,旨在調動大家文才的自由發揮。但這可是在京中數百文人雅士麵前一展其才學的大好機會,這些文人大多氣節清高,這樣的比賽很能激發他們的鬥才之致。

說話者很快指定一人拋出簡易的上聯:“釣魚”。在眾人一通猜測時,那人很快給出了回複:“打虎。”

說話者讚許地帶頭鼓掌,眾人也都拍手稱讚,這一對“釣魚”“打虎”看著簡單隨意,但妙在其中所隱含的山水之對。開了這麼一個好頭,大家的興致高了起來,好奇地屏息而待下一聯。

那人很快脫口而出:“鬆下圍棋,鬆子每隨棋子落。”看來是有備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