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去來辭》(1 / 1)

《北去來辭》

新書

編者按:長篇小說《北去來辭》是著名女作家林白曆時三年創作的最新長篇小說,小說以女主人公柳海紅為主要線索,講述了兩代,不同知識層次的女性由南方到北京打拚的坎坷經曆與精神升華,並圍繞她們,講述了她們的親人、戀人及家族諸多人物的命運,尤其是在社會變革大潮衝擊下各色人等的浮沉悲歡。該作寫出了一係列鮮活的人物,也展示出中國半個多世紀的社會變遷。

《北去來辭》結構大膽另類,如行雲流水般穿插跌宕,給人以陌生化效果。其敘述語言之細膩,折射與描摹人物心理之真實,對愛情的無奈思索之椎心,無不給人以獨特的感受。應該說,這是林白文學創作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作為一位具有強烈個人創作印記的當代作家林白,盡管她本人拒絕“女性主義”標簽,但在小說主人公柳海紅身上,還是有著很明顯的‘女性主義’特質:對逃離家鄉和家庭的渴望,對身體的自主把握,對情感的渴望,同時也有對現實的妥協,尤其是對婚姻。在小說裏,沒有幸福完美的婚姻,相反,婚姻成了自由的枷鎖。我們認為,這種情感與家庭的二律背反問題,與世界女性作家伍爾夫、杜拉斯、萊辛甚至門羅關注的意義具有某種一致性。

被譽為“20世紀樸素派之父”的法國著名畫家亨利·盧梭,以其清澄而雄渾的詩意畫風贏得畢加索的讚許,林白也感受到了“精神血脈”上的共振,她的故事同樣在純真樸素的情感中湧動、升華,獲得了靜水深流般的藝術魅力。著名評論家賀紹俊認為,主人公史道良這個文學形象應該是林白在這部小說中給予文學最大的貢獻。史道良的典型意義在於,他展示了曾緊緊追隨新中國風雨歲月的一個知識分子群體的精神世界。他們最突出的精神特征是對理想、信仰的執著依賴,以及在社會變革麵前的尷尬迷惘。小說中的人物形成種種對照,鮮活靈動,一層層展示了作品的豐厚內涵,帶給人們無盡的回味。另有文學評論家說,這部小說是通過女主人公海紅的經曆“來呈現一個廣袤的起伏不平的內心森林”, “許多細節如珍珠般飽滿圓亮,充滿了真摯動人的力量”…… 《北去來辭》的語言依然“自由而妖嬈”,但已不僅僅是對“女性經驗”的書寫。林白以一個個更具時代感與精神力度的人物穿透曆史,進入到更為廣大的人的內心世界,展示出更為深邃、複雜的現實情懷,並為文學畫廊增添了新的人物與精彩。如同她自己所說:在我的文學經曆中,《北去來辭》是一部具有總結意義的長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