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決定放他們一馬。其實我是決定放自己一馬。最後我說:“如果大家不舉手提問的話,我們換個方法,大家可以拿出紙筆,可以寫紙條給我,什麼都可以問,寫上自己的名字。我不會念出來的,但是我想知道你是誰。”
說完之後,大家沉默了幾秒。或許是覺得我這個人太難搞,明明看我的臉色是打算放棄的,可到最後仍然不死心。先是一個同學打開書包,拿出本子,“唰”的一聲,撕下一張紙,開始寫。然後陸續有同學問他借紙,慢慢地,三張紙條遞上來,五張紙條遞上來……於我而言,鬆了一口氣,我安慰自己說,隻要有一張紙條,回答完一個問題,這一次的見麵就不虛此行。
翻開第一張紙條,上麵寫:你們這樣的人為什麼要和我們這樣的人做朋友?
我看著這張紙條,在心裏揣摩該如何回答,最後說:“我在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和你們大多數人一樣,覺得看不到未來,生活似乎也一成不變。偶爾遇見一個和我生活不一樣的人,也不敢交談,我怕了解之後,他繼續過他的生活,我繼續過我的生活,除了讓自己難過和羨慕之外,沒有其他的結果。我們成為朋友並不是朝夕相處在一起,而是希望你們能看到一個真實的我,然後對未來和自己都有一個參照物。”
我不知道這樣的回答他們是否能聽得進去,但是我看到傳上來的紙條越來越多,十幾個十幾個的傳,一捧一捧的傳,還沒來得及回答第二個問題時,講台上已經擺了滿滿一桌。我看著紙條,再看著他們,又看看紙條,又看看他們,大家已經不似剛開始那樣橫七豎八地趴在座位上,而是認真又任性又堅定地看著我。我特別想笑,可不知為何剛開口就有一些哽咽。
我佯裝選取問題趕緊低頭,把麵前的紙條一個一個打開,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80%的問題都極其相似。
“劉同哥,我很自卑,我該怎麼辦?”
“周圍的人都不理我,我覺得自己很孤獨,朋友為什麼那麼難找?”
“我總覺得融不進周圍的環境,又沒有勇氣,很自卑。”“怎樣才能找到真正談得來的朋友呢?”好在紙條上麵都寫了自己的名字,於是我說:“剛才我收到一張紙條,大概意思是說覺得自己很自卑,不敢與周圍人聊天。我想知道這位同學是誰?請舉手。”
一秒,兩秒,三秒,底下的同學超過一多半都舉起了手。那一刻,我眼淚下來了。“你們看看你們的四周,有多少同學都舉了手。因為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自卑的,別人瞧不起自己,認為世界把自己拋棄了。其實真相是,每一個人都希望和對方成為朋友,隻是每一個人都不敢邁出那一步。”
同學們先是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然後自嘲地笑,然後如釋重負地笑,然後對著彼此燦爛地笑。我拿著紙條繼續回答問題,但之後的之後,已經是陽光下的風景,留在了過去的回憶裏。
每個人都有不能說出口的秘密,這些秘密或許在多年之後才發現是如此雷同。打開自己,交出內心,或許容易被傷害,但更多的可能是收獲另外一顆真心。今天的我,對於很多事都采取這樣的方式,交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那麼得到的是打擊,也無所謂。拿合作來說,我總是抱著聽噩耗的心情打每一通電話,“如果你覺得沒希望我們就放棄了……”“如果這一次不行你就告訴我,下一次我提早要求……”“沒關係,你現在告訴我我還能想別的方法……”,30歲後的人生,我似乎一直拿著自己的坦蕩去逼迫別人的坦蕩,原以為人生路會越來越窄,沒想到心境卻越來越開闊,收獲的朋友也越來越多。
2014.4.15
幹杯啊,朋友
有一種孤獨是你羨慕他們的生活,卻不得不回到自己的生活。
滿眼一樣的木製招牌,一樣的書寫方式,一樣的小情小調,一樣的姑娘穿著一樣的民族服裝,打著一樣的傘,端著一樣的碟子,裏麵放著切得一樣大小的鮮花餅,餅上都插著一根一樣的牙簽。她們用一樣的普通話說著:“麗江鮮花餅,請你嚐一嚐。”
穿戴一身配飾的老人等著你相機的焦距,聚焦之後,你便能看到他用你聽不懂卻明白意思的方式告訴你:請交錢。
有些小店門口有很大的寵物狗,你蹲下來拍照,便能清楚地看到旁邊的紙箱子上寫著:爸爸養我很辛苦,能不能給我們一些生活費。
大同小異,意興闌珊,街邊的小吃並不豐盛,土豆餅與玉米的排列組合也不算新鮮。你舉起相機,隻想給麗江之行留下一些自然色彩,大嬸仰起頭對你說:“要給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