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北遊一路向下,果真如徐琰所言,所有的守衛陰兵都已經被調走,滿目漆黑的陵墓空空蕩蕩,原本危機四伏的路途變得一路暢通無阻,隻是越往下走,陰氣也就越重,陰風吹過的間隔時間越來越短,徐北遊也就走得越發艱難,竟是出現了陰氣入體的症狀,身體酸麻無力,頭暈目眩,徐北遊自劍道修為小成以來,這還是首次出現這等情況。
這可不是個好兆頭,細細算來,徐北遊入陵時間也有好幾個時辰,因為陵內陰氣濃重的緣故,他非但沒有恢複修為,反而越發處境艱難,好比是一方被抽走了所有存水的湖泊,恰好又遇到一個大旱的年景,別說指望著雨水將湖泊重新填滿了,就連湖底的淤泥都被烈陽曬幹。
徐北遊硬著頭皮咬牙前行,通過第七層陵墓和第八層陵墓的這段路程度日如年,當他終於來到第九層陵墓的入口處時,眼前豁然開朗,一片光亮刺目,讓他不得不以袖遮目,眯眼望去,見到在這裏有兩扇緊緊閉合的巨大石門,上麵鏤刻著密密麻麻的各種銘文符篆,在其中央位置則有一條盤龍,口中銜珠。
徐北遊稍稍猶豫之後,伸手去推兩扇巨大石門,石門如山,紋絲不動,而且他有一種感覺,就算此時的他還有地仙八重樓的氣機,用盡全力去推石門也是同樣的結果。
徐北遊還不死心,又從劍匣中取出天嵐刺了一劍,結果不出所料,沒能在石門上留下半點痕跡,反倒是徐北遊被反震了一下,向後倒退數步距離,胸口氣血翻騰,幸好他此時體內沒有半分氣機,若是他全力斬上一劍,恐怕單憑石門的反震之力就能要了他的半條小命。
不得不說,這座由大齊朝廷和道門聯手建成的帝陵不愧是窮舉了半個天下之力,其中玄機甚至可以比擬帝都皇城和道門玄都。這兩扇石門作為蕭皇留下的最後屏障,必然大有玄機,絕不是僅僅靠蠻力就能打開的,或許需要一個契機,也或許需要一把鑰匙,就像用霜天曉角才能打開明陵。
徐北遊站在石門前,仰頭望去,剛好看到鑲嵌在盤龍口中的珠子,熠熠生輝,隨著珠子的閃爍,石門上的各種銘文符篆也隨之明暗不定,再仔細一看,那顆珠子中似乎隱隱有一方浩瀚星空,其中又有銀河湧動,星轉鬥移。
徐北遊內心震撼,以前他一直對佛門中類似“一葉一菩堤,一沙一世界”的說法懷有疑慮,可見識到這顆珠子的玄妙之後,忽然有些懂了,世上果真有奪天地造化之玄奇的東西。
就在此時,陵墓中忽然響起一陣哢哢哢的機簧之聲,徐北遊回頭望去,隻見在他的不遠處,一麵石壁緩緩向上升起,其後竟是一條由上往下的通路,伴隨著一陣沉悶的撞擊地麵之聲,兩尊金甲神將緩緩走出通道,在其後則是跟著一行四人。
四人分別是皇帝陛下蕭玄、平安先生張百歲、太妃秦穆綿,以及徐北遊的妻子蕭知南,此時四人身上籠罩著一層金黃色的氣息,將漫天陰氣隔絕於外,比起徐北遊現在的淒慘境地不知要好上多少。
此時徐北遊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蕭家皇室果然有進來的辦法,隻有自己這些外人才會花費這麼大的力氣一層一層走下來,諸如青塵和冰塵等人,甚至還要麵對數不清的陰兵和八位守陵人的層層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