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真假玉佛(1 / 2)

“你那箱子是百寶囊,還是機器貓的胸兜呀?”

等了好一會,可那中年男人依然半蹲著在木箱裏翻找,似在猶豫著拿出來哪個,才能讓吳戈相信他“傳世奇珍”的鬼話。

直到吳戈有些不耐煩了,他這才咬了咬牙,就跟下了什麼決心一樣,滿臉悲壯的選了一尊玉佛,捧著擺到了攤子上。

“客官,您看看吧,這就是我家先人數代珍藏的寶貝,傳世奇珍,若不是……”

“好、好,我先看看!”

擺手攔住了他的胡吹,吳戈嫌棄的退後了一步,躲開了他噴出的口水,這才蹲了下來,仔細的打量了一番這尊玉佛。

黃晉生教授平生兩大嗜好,不煙不酒,唯愛書法和古董收藏。耳濡目染,吳戈對這兩方麵,也略有涉獵。

隻不過書法沉下心來便可練習,但收藏界卻不是誰都可以入門的。拋開其他不說,單是經濟基礎一項,便已經隔絕了大部分的愛好者。

在京大時,開創了四海快餐的吳戈,也曾小有收益,可距涉足收藏的門檻還是差得太多,而且,那時的他,也誌不在此,關注收藏,更多的還是因為恩師的喜好罷了。

但這並不代表吳戈對古玩一無所知,恰恰相反,有黃教授的指點,還有恩師家的收藏供其觀賞把玩,吳戈要還是個門外漢那才是奇了怪呢。

髒布上的這尊玉佛是尊坐相,上半身偏長,肉髻平緩、麵相肥瘦適中。而佛座六出花口形,蓮花瓣豐滿呈盛開狀,皆符合遼代佛相的典型特征。

而且,這玉佛的玉質雖然一般,並不是上品的和田玉,但雕工精細,佛相的表情亦是端莊穆靜,微含笑意,整個看起來便有一種肅然之感。

“這簡直……就是個大開門的遼代玉佛呀!”

吳戈端詳了許久,很是驚訝。受玉質所限,這尊玉佛雖稱不上絕品,更與老板所說的“傳世奇珍”完全不貼邊,但一個江湖騙子能拿出來這樣品相的古玩,也足以令人相當意外了。

“怎麼樣?客官,我所言非虛吧?”

一直在觀察吳戈臉色的中年男人,見吳戈久久沒有說話,眼中的神色更是驚喜皆有,不由得臉上泛出得意之色。

這玉佛,是他在一個山村中收來的,賣佛相的那個人似乎有些神智不清,傻乎乎的。他隻出了十塊錢,就將其買到了手。

可是這尊寄予了他很大希望的玉佛,在經問了幾個行內人後,都說玉質太差。雖然年代足夠,但一看便不是“出身富貴”。

話說,在遼代,契丹王室所用的玉原料,皆是和田美玉。

古語有稱:西北方真玉。便是指和田玉才是“真玉”。

而這件玉佛的材質,很明顯是岫玉,產地就是距這紅河灘幾百公裏外的岫岩縣。與和田玉相比,岫玉……那簡直是小姐和丫環間的差距。

所以,在古玩市場上,這尊玉佛並不會為行家所推崇,當然也不排除這個中年男人問過的,都是故意壓他價的人。

一個江湖騙子,也不太可能接觸到真正的古玩大家不是?

在吳戈的眼裏,這尊玉佛也是價值有限。至少,是難與恩師家中的那些收藏相比擬的。

不過,若是這老板不太黑,價格合適的話,入手作為自己的第一件藏品,也是不錯。所以,吳戈確定了玉佛的年代之後,便抬起頭,“老板,你這……嗬,有些言過其實吧?”

賣主誇物,買家貶物。紅河灘還有句民間俚語,叫“莊稼都是別人家的好,孩子都是個人家的好!”

說的,也是這個理。吳戈有心入手,當然不可能一上來就誇這玉佛的好,若是讓老板知道他所謂的“傳世奇珍”真的是遼代玉佛,那還不喊出個天價來?

但吳戈終歸是個新丁,哪及得這以騙為生的中年男人老道!些許微露的神色,早就讓老板看出了吳戈對這玉佛,多有喜愛,頗有些勢在必得的意思。

對於他這樣的人來說,這種情形簡直是求之不得,當下便獅子大開口,說出了個他認為已經有些離譜的價:“一千,客官,這傳世珍寶就是你的了!”

一千塊,吳戈拿的出,但也是身上的全部家當了。他甚至有些懷疑,這中年男人真有些歪才,能隔著衣服看到他兜裏的錢。

這個年代的紅河灘,一千塊並不是小數目,便是那些在政|府機關上班的公務員們,每個月的工資也不過一、兩百塊左右。

吳戈兜裏的錢,還是他在畢業前夕,將“四海快餐”的股份全部轉給了一位學妹所得的。這次來縣城托鍾離晴找關係,怕有用錢的地方,這才全部帶在了身上。

按照吳戈的判斷,這尊玉佛並不是不值這個價,中年男人到底是目光短淺,他根本想不到如果拿到帝都,光是個正宗遼代的雕工,就遠遠不隻一千塊了。

但吳戈也不想把錢全部給他,一是他對這種江湖騙子根本沒什麼好感,另一個原因則是……一會去鍾離晴的家,不還得買些禮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