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負利率時代“421家庭”如何理財(1 / 2)

理財案例

陳先生今年32歲,在北京一家事業單位任部門經理,稅後月薪21000元,除了四險之外,公司還提供補充醫療保險。妻子31歲,就職於一家國有企業,月薪平均約5000元,有醫療保障。他們的兒子今年3歲,即將上幼兒園,費用約為每年3萬元。雙方父母均為老國企員工,有退休金及醫保。

上有4老,下有1小,陳先生家是典型的“421家庭”。

陳先生家庭每月生活費約4000元,其他花費每年約40000元,另外每年投資3000元基金作為兒子上大學之前的教育費用,已投資3年,市值約10000元。家庭購120平米住房一套,現在總市值約240萬元,貸款100萬元,20年,月供6000元。他們有私家車一輛,市值6萬元;家庭有定期存款7萬元,活期3萬元,無股票投資;在朋友的生意裏投資20萬元,預計年分紅6萬元,風險較大。陳先生夫婦曾為女兒購買5萬元的意外險,自己沒有購買其它商業保險。

陳先生希望能在理財方麵做一些合理的安排,實現家庭資產的保值增值。計劃3年內換一輛15萬元以內的車,並希望通過長期投資,能在50歲左右積累足夠的養老金,提前退休。

資產分析

1、陳先生家庭的主要資產來自貸款購買的住房,當前年度支出為16.3萬元,考慮兒子上幼兒園後每年將可能增加支出3萬元,年度結餘為11.9萬元,儲蓄率約38%。支出較大,日常開支控製方麵有待進一步加強。財務結構一般。夫妻二人工作較為穩定,未來家庭收入穩定。

2、陳先生家庭總資產277萬元。從家庭資產的分布情況來看,房產占了家庭總資產的87%,其次是投資、現金及銀行存款、汽車、開放式基金。陳先生投資的20萬元回報較高,但流動性欠佳且屬中長期固定投資,存在經營性風險和契約風險,需要進一步完善。陳先生家庭資產配置為單一的銀行存款,無資本利得和定投習慣,與其年齡和風險偏好不符,應盡快加以彌補。由此看出,陳先生家庭的資產缺乏流動性,一旦家庭有重大變故,他們將麵臨一定的財務危機。

3、家庭保障方麵。陳先生及妻子現有的基本保險,隻能滿足基本的養老和醫療保障要求。小孩3歲,年齡尚小,保障應當從意外、醫療等方麵加以考慮,目前僅有5萬元的意外險,隻能部分滿足日常的保障需要。

4、陳先生家屬於“421家庭”結構,雙方父母是國企退休職工,均有退休金及醫保,短期內雖無財務和生活方麵的壓力,但要提前儲備部分資金用於贍養老人;隨著父母年齡越來越高,醫療健康費用將會隨之增加,也需要為此提前做好準備。

理財目標

1、製定合理的理財計劃,實現家庭資產的保值增值;

2、為孩子儲備教育金;

3、完善家庭保障體係;

4、買一輛15萬元左右汽車。

理財建議

1、準備家庭應急資金

建議陳先生準備50000元左右的備用資金以備不時之需。而目前陳先生家庭定期存款7萬元,活期3萬元,由於沒有其他的流動資金可以利用,建議轉出2萬元定期存款來補足5萬元備用金。5萬元的備用金,建議以貨幣市場基金的形式留存。貨幣市場基金免手續費,收益免稅,流動性強,這部分現金可以盡可能在保證流動性的前提下獲得更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