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金投資須戒“驕兵”心理(1 / 1)

話說北宋開國之初,也曾有真正一統天下的機會,可惜宋太宗當年在平定北漢後隨即忘乎所以,犯下了輕敵冒進的錯誤,竟以為能輕而易舉地蕩平幽雲諸州。在獲得前期幾次小勝後,宋軍更是驕兵怠惰,在幽州遇到遼軍的堅決抵抗後,既缺乏足夠的攻城器械和攻城決心,又不及時部署充足兵力搶占阻扼敵援的戰略要地。結果,遼國援軍毫無阻擋地進至幽州城下,宋軍就隻能抽調業已疲憊不堪、正在攻城的部隊匆匆應戰。可憐幾十萬宋軍反陷重圍,在高粱河邊全線潰敗,躊躇滿誌的宋太宗落了個乘驢車逃亡的下場。燕雲十六州也從此與中原遙相阻隔。

“驕兵必敗”,這是戰爭中不變的法則。如果宋太宗在滅北漢後適時修整,做好充分的準備,而不是心生驕狂,強令疲憊之師即行遠征,那之後的勝負則尚未可知。事實上,投資領域也是如此,越是在市場形勢一片大好之時,投資者反而越要保持謙虛謹慎之心態,這樣才能避免“驕兵必敗”的結果。

“去年7月買的XX基金,才一年就到3塊錢了,收益率200%!”,“今年1月買的一隻超級大牛基,現在賺翻番了,早知道就把所有的錢都砸進去了!”,“我是今年6月份剛入市的新手,買的xx基金也漲了30%多了,這錢真是太好賺了!”……這樣的言論,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隨處可聞。開放式基金掀起的巨大財富效應,讓普通投資者著實體驗到了投資的無限快樂。高收益、高回報,成為當時人們談論投資的最大話題。

不過,投資的收益永遠與風險並存。當年的基民們似乎有點過於樂觀而太過輕視風險了。彼時的A股市場牛氣衝天,從1000點到6000點,隻花了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中國的投資者已習慣把高收益看作理所當然的事,麵對動輒翻番的股票,對基金收益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人似乎早就忘記了2005年之前A股市場長達5年的大熊市,也不願意相信,在5000點之上這樣一個曆史高位,A股未來的收益率難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典型的“驕兵”心理,無疑已造就了後來沉重的失敗陰霾。

要知道,投資的收益和風險永遠是成正比的,你要求的回報越高,需要承擔的風險也越大。一個清醒的投資者,在勝利麵前切不可喪失基本的警惕,那就是隨著指數的日益走高,A股市場未來的震蕩波動都會加劇,投資者蒙受損失的風險也會不斷加大。

宋太宗本來擁有大好的形勢和強大的軍隊,就是因為在接連的勝利麵前萌生了驕傲之心,沒有預計和防範可能到來的風險,導致了無可挽回的敗局。同樣,許多投資者在當年大牛市中驕兵突進,忘了風險,致使在後來的單邊暴跌中遭受了重大損失,甚至從此談“基”色變。如果對市場心存敬畏,戒驕戒躁,穩紮穩打,這樣的結果其實是可以避免的,至少可以把損失降到一個較低的程度。

在投資理財已經成為人們必修課的今天,普通投資者選擇投資基金,隻要能端正長期投資的心態,對收益持有合理的預期,那基金就是一個很好的投資幫手。時刻保持對風險的一分清醒,克服“驕兵”心理,永遠不要孤注一擲,充分依靠多元化的資產配置組合策略來有效分散風險,你的幸福投“基”之路,一定能走得更平穩更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