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漸漸的停了下來,朱輔仍有不到一萬人,許多人身上帶著傷,張懋率領的神機營士兵隻有不到五千人,損失過半,剩下的士兵,大都帶傷。
也先的大軍雖然已經被擊敗,四周的形勢仍然不清,大雨仍然下著,道路泥濘,難以長途行走,一旦在遇到蒙古人,將很難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張默看到眾位大臣都束手無策,一把將子默拉了過來,對他說,“子默公子,你有什麼意見,快跟大家講。”
眾位大臣都愣了一下,驚愕的看著這個陌生的年輕人,子默問朱輔,“朱輔公子,你現在有多少騎兵?”
朱輔雖然跟子默接觸不多,從他爺爺朱勇口中聽到不少關於子默的事情,而且他爺爺已有所交代,一切行動請從這個叫子默的指揮。
朱輔像子默拱拱手手,“我原本帶來一萬五千人,剛才的戰鬥中折損了五千多人,又新招募了近二萬逃散的士兵,現在有三萬人。”
子默說道,“你向皇上請旨,立刻率領所屬的三萬人馬向宣府進發,找到阿剌,擊潰他,如果不能擊潰,就拖住他。”
在說話的空子,士兵們已經搭起了一個臨時的帳篷,最重要的一些將領和大臣簇擁著皇上走進大帳,子默剛才說的話,這是人都聽在耳朵裏麵,朱輔看了一眼皇上,又看了一眼兵部尚書鄺埜。
小皇帝朱祁鎮眼皮也不抬一下,下旨說,“眾位愛卿,朕已經疲倦,抵禦蒙古人的軍務,交由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埜和朱輔三位愛卿全權處置,在找回成國公朱勇之前,京營所屬大軍暫由英國公張輔節製,朱輔統領三千營,神機營交由榮國公張懋節製。”
由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埜、榮國公張懋和朱輔急忙向小皇帝朱祁鎮跪拜,“臣領旨,謝恩!”
四個人拉著子默,來到另外一個臨時搭建的帳篷,兵部尚書鄺埜好奇的看著子默,當前任務緊急,不方便詳細的查詢,張輔急切的看著子默,“小兄弟,你有什麼主意快說。”
子默現在想到的隻有一件事,趕快返回京城,救出凡雅。也先雖然已經被擊潰,阿剌部的仍在攻打宣府,如果不把這個定時炸彈拆毀,大軍在返回北京的路途中,隨時會遭遇他的襲擊。
子默說,“我們現在應該立刻派出一支騎兵找到阿剌所部,將他們擊潰,然後大軍全部返回北京,以防止京城發生變亂。
四個人聽到子默的話,都十分驚愕,北京城怎麼會出現叛亂?
英國公張輔雖然覺得子默的話過於聳人聽聞,但是,他的判斷每每得到驗證,因此,不敢掉以輕心.兵部尚書鄺埜覺得子默的話,簡直是胡說八道,看到其他三個人都一臉嚴峻的看著子默,不敢當場斥責,隻得說,“京城由郕王輔助太子監國,怎麼會出現叛亂,我們應當收攏逃散的士兵,一方麵做好大同一線的防務,並派兵增援遼東,然後,再護駕啟程返京,以確保大同和遼東的局勢平穩。”
張輔和朱輔都連連搖頭,雖然他們都不明白子默為何有此一說,但是他們相信,眼前的這個少年實在是太神奇了,不聽他的話,遲早是要吃虧的。
由於皇上已經下令,軍務由他們三個人全權負責,有二個人同意立刻護送皇上回駕北京,一人反對,根本無效,隻得聽從。
子默又說,“應該派得力的大臣留守在宣府,尋找成國公以及其他將士的下落,收攏逃散的士兵,以三日為限,三日期滿,立刻率領所有收擾到的將士返回京城待命,並再留下相應的大臣在此收拾殘局。
這又是一個讓所有人都感到驚訝和不解的指令,四個人都楞楞的看著子默,子默好像也沒有想解釋的意思。英國公張輔苦笑一聲,向兵部尚書鄺埜、朱輔和他的兒子張懋看了一眼,鄺埜總算是看出來了,即使他搖頭反對,也根本沒有用,幹脆,一言不發,張懋和朱輔則連連點頭。
朱輔對於子默提出派人尋找他爺爺下落的指令,十分感激,對他的信任和好感更深了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