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 2)

2003年夏,我的弟弟一歲多了。一歲的孩子可以幹什麼?爬還是走?但是對我的弟弟來說,別說走了,就是爬,都是天方夜譚。我的爺爺終於發現了不對勁了,因為我的弟弟連翻滾的動作都做不出來。他似乎就是一個病小孩。

那個時候村子裏麵隻有一部電話,我的父母大約兩個月會給家裏打一回電話。而在這一年秋天,我的父母則在電話裏被我爺爺給叫了回來。

我的父母再一次回來了,還是因為我的弟弟。

他們先是帶著弟弟去了島上最大的醫院,然後又去了南昌的醫院,再後來輾轉去了北京和上海。這麼一晃,就是過了兩年的時間,於是我也就有了將近兩年的時間沒有再去見過他們。也沒有再聽到有關他們的任何信息。我的爺爺有一個很好的習慣,那就是他從來不講過去,也不談未來,更不會把現在發生的事交由小孩子來陪他一起承擔。因為他覺得過去的已經是無法改變的,所以沒有必要再去提起;未來的事情還沒有發生,所以也無須去猜測;至於現在的事情,就不是小孩子能夠承擔得起的,所以他從來都不對我和堂哥說家裏發生了什麼事情。

起初我還是有些高興的,因為我終於可以和其他的孩子一樣在放學之後就去玩了,但是到了後來我才發現我和他們已經變得很是遙遠了。他們玩的遊戲我也想玩,可是我卻都不知道該怎麼玩。所以站在他們的身邊的我就變得有些格格不入。其實隻要稍微花一點兒時間就可以學會的遊戲,但是我卻不想去這樣做。因為就那個時候我已經感覺到了我是多餘的那個。玩遊戲的話,他們的玩伴已經夠多了,有我無我其實都是無所謂的。所以對於和他們一起玩遊戲這種事情,我就覺得有些意興闌珊了。也是從那個時候,我才最終下定了決心與書為伴。

在那一段時間我真的看了不少書,尤其是武俠。我現在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梁羽生的那一本《彈指驚雷》,其實劇情什麼的我都差不多忘了,隻是記得那裏麵有那麼一句話,我特別喜歡——君不信,向西風回首,百事堪衰。上麵說這句是納蘭容若寫的。我那個時候還不知道納蘭容若是誰,也不知道這句話好在哪裏,隻是覺得這種文縐縐的東西讀起來特別有感覺。後來我就開始看這種文縐縐的東西,起初是《三字經》、《百家姓》之類的,後來就是詩詞曲賦。因為很多字我都不認識,所以我就買了一本字典,每天晚上看書的兩個小時,其中有一個多小時在查字典。

2003年9月1日,我的爺爺再次拉著我去小學報名,由於我還是沒有到年齡,所以校長還是回絕了我爺爺的申請。

我就記得那個時候我的爺爺急了,他對校長說:“你別想再把我的孫子扔進幼兒園那種地方。我也不和你講什麼大道理。我們使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讓我的孫子和你們二年級的學生比一比,如果我孫子要是考試輸給了他們,那麼我就甘心讓他繼續去讀幼兒園。”

後來校長沒有說話,隻是讓我做了一套一年級考試用的卷子。我究竟考出了怎樣的成績我並不知道,但是最後的結果就是我順利進去了小學的校園。但是我的堂哥卻是沒有進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