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京九線鐵路通信網絡的優化(1 / 2)

京九線鐵路通信網絡的優化

信息科技

作者:李智

摘要 隨著鐵路現代信息業務對通信要求的不斷發展,鐵路傳輸網規模越來越大,圍繞提升網絡安全性、提升資源利用率、提高網絡維護效率,對網絡進行優化顯得尤為重要。結合這一實際情況,對京九線濟南路局管轄的北局界臨清站—南局界曹縣站間傳輸網絡進行優化改造。

關鍵詞 鐵路;通信;網絡;優化

中圖分類號TN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83-0205-02

由於鐵路各係統對通信業務的需求越來越大, 提升網絡安全性、提升資源利用率、提高網絡維護效率,對網絡進行優化非常重要。尤其對行車的重要通道和重要設備進行優化,能保證鐵路的行車安全,提高鐵路的運輸能力,需要對京九線臨清-曹縣間傳輸網絡進行優化。

1京九線臨清—曹縣間傳輸資源

1)現有光纜和電纜:原有京九光纜老20芯;京九線在電氣化建成後,又新增一條GSM-R光纜20芯;;聊城與菏澤間原有鐵聯12芯光纜;另外還有同京九老20芯光纜同溝敷設的7*4同軸長纜。

2)傳輸設備:中興S385、S330傳輸設備和烽火傳輸設備。

2 承載的鐵路重要業務

提供鐵路沿線各站TDCS、CTC、客票、TMIS、5T(THDS、TFDS、TADS、TCDS、TPDS)、數字調度電話的通道、視頻會議等重要電路傳輸業務。

3 對京九通信網絡進行優化

3.1京九中興設備保護

京九線中興傳輸係統采用骨幹層+中繼層+接入層組網方式,骨幹層采用中興S385傳輸設備,1+1線性複用段組網方式,最大傳輸速率為STM-16,管內包括聊城、梁山、劉廟三個站點;中繼層采用中興S330傳輸設備,最大傳輸速率為STM-4,濟局管內主要包括臨清、聊城、陽穀、梁山、鄆城、鄄城、劉廟、定陶、曹縣9個站點,中繼層和接入層組成通道保護環,接入層覆蓋局管內臨清至鄭州局界沿線各站,為各站提供電源監控、GSM-R、接入網ONU等2M傳輸通道,在臨清、聊城、陽穀、梁山、鄆城、鄄城、劉廟、定陶、曹縣9個站點與中繼層相連,組成9個通道保護環。目前各站點環內業務通過中繼層網元進行通道保護,出環至濟南的業務通過骨幹層2.5G設備提供VC12速率的通道保護。

3.2京九線五個站點的環保護

北局界、聊城、梁山、劉廟、南局界五個站點采用STM-64傳輸係統,其他站點采用STM-16傳輸係統,采用SNCP通道保護組網,在業務集中的聊城、劉廟兩個通信站與彙聚層西環係統對接,利用彙聚層傳輸設備實現業務的集中調度與保護。

通信通道利用京九老20芯和GSM-R的京九新20芯在鐵路線的異側優勢,采取纖芯主備互備,利用既有的資源,建立“光線路保護係統”,一旦光纜骨幹係統發生中斷,能迅速自動倒換。京九線利用“GSM-R20芯和京九老20芯光纜”給大通道的安全提供了充分保障。上述利用的光纜,已經全部分歧引入鐵路沿線各通信站,為建立“光線路保護係統”提供了基礎的安全條件。

3.3調度通信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