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擊 掌
羅成是唐朝的一員非常有名的大將。羅成能有這樣的功名,一是由於他武藝高強,一是由於他聰明過人。事實上,羅成的聰明在兒童時代就已經顯露出來啦!
羅成5歲那年,他的父親是一支部隊的將領。一天,父親去看士兵操練,也把羅成帶去,讓他見見世麵。
士兵們密密麻麻地集合在操場上,旁邊堆著成堆的武器。父親問手下的眾將士們:“你們當中誰能在十擊掌的時間內,查出士兵多還是武器多?”
眾將士麵麵相覷,他們覺得這麼多士兵、這麼多武器,要點清數目,必須得查半天。在十擊掌的時間內怎麼能辦到呢?
這時,立在一旁的羅成走上前來說:“父親,我隻須三擊掌便可查清楚。”父親大驚,他同意羅成試試。
羅成對台下的士兵發令道:“一擊掌,全體士兵必須每人去拿一件武器;二擊掌時,拿到武器的人必須馬上集合到我這裏!”
士兵們按照命令,迅速地集合起來。到第三次擊掌時,可以看到,操場上隻剩幾十名士兵空手站著。羅成報告道:“士兵多,武器少。”
羅成的名聲立刻傳遍了全國。
機智的彼得
彼得是個10歲的小男孩,他又聰明又機靈,因而父親幹什麼總帶著問他。
有一天,父親帶上彼得去做生意。他們搭了一輛公共馬車,此時馬車上已坐滿了人,這些人中有商人、醫生等。
馬車走啊走,走到一個山林裏時,馬車夫突然發現,一隊強盜正從遠處向他們奔來。
“強盜來了!咱們要被搶啦!”一時間,馬車中的人驚慌失措,亂成一團。
“別慌張!大家聽我講……”彼得迅速將自己的計策給大夥講了一遍。
“這能行嗎?”人們驚疑不定。
“沒時間啦!隻有這麼辦啦!”彼得的父親勸說大家道,“這孩子有時的確很有辦法。”
很快,強盜們攆上了馬車。
“把錢交出來!”強盜們喝道。
“我們全是窮人啊!我們沒錢!”人們可憐地說。
“給我搜”!強盜頭子下令。忽然,他看見一個小孩被綁在一個座位上。
“咦,這是怎麼回事?”強盜頭子詫異地問。
“他們都是窮鬼,我剛才偷偷翻過他們的錢袋。誰知錢沒偷到,反被他們抓住了。”彼得哭喪著臉對強盜們說。
強盜們覺得很倒黴,便拿著搶來的一點錢跑了。大家藏在彼得身上的錢保住了。
機智的彥一
很久以前,有一個小孩名叫彥一,人們都說他很聰明。有一天,彥一跟著父親去一個親戚家做客。親戚聽人誇彥一很聰明,就想考一考他。
“彥一,”親戚說,“這兒有兩條狗,它們當中有一個是母親,有一個是孩子。這兩條狗長得幾乎一模一樣,除了我,沒人分得清誰是老狗,誰是小狗。你有辦法區分出來嗎”?
親戚讓人把兩條狗帶到麵前。果然,兩條狗在外表上幾乎一模一樣。彥一的父親一看,叫道:“這太難分出來啦!”可彥一一點兒也不急躁,他想了一下,便拿起一塊白骨頭,扔在地上,骨頭很小,根本不夠兩條狗吃的。奇怪的是,兩條狗沒有爭鬥,而是一條狗蹲在一旁看著,另一條狗獨自享用骨頭。
彥一說:“我分出來啦!母親都疼愛自己的孩子,無論有什麼好吃的東西,她寧願自己餓著,也會讓給孩子吃。母狗也具有母愛,因此那條蹲在一旁看的狗,是老狗;吃骨頭的,則是小狗!”
親戚對彥一的機智讚不絕口。
神童應試
從前,有個神童名叫丘逢甲。12歲那年,他就讓他父親領著他去參加科舉考試。丘逢甲很快作完文章,第一個交了卷,走出考場。
丘逢甲畢竟還是個孩子,考完後感覺十分輕鬆,便蹦蹦跳跳地拉著父親向家走。恰巧這時一隊巡視考場的官兵過來了。領頭的是名姓丁的大人。
丁大人一看丘逢甲嘻笑跳躍的樣子,便喝道:“嘿,大膽頑童,竟敢在考場附近嬉戲,難道你不知考場內外不許閑雜人進出嗎?”
丘逢甲並不慌亂,他抬頭看看,認出麵前的這位是丁大人,便上前施禮說:“我並非在此笑鬧的頑童,而是前來參加考試的考生。”
丁大人很吃驚,他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才學,竟敢來應試?”
丘逢甲從容不迫地說:“大人,您這話說的不對。書上不是說,隻要讀書,人人均可應試嗎?並沒有規定,年紀小便不可應試呀!”
丁大人一聽,心想:“咦,這個孩子還挺機靈!”他又說,“你挺會講大道理。我出個對聯考考你吧!上聯是‘甲年逢甲子’。”
父親一聽,很為丘逢甲擔心,因為這對聯可不容易對呀!誰知丘逢甲略一思索,脫口說道:“丁歲拜丁公。”這年正是農曆丁年,丘逢甲恰巧此年拜會了丁大人。丁大人聽罷,讚許地笑道:“真是神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