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戰爭的智慧 13.(2 / 3)

雖然從戰爭史的角度來說,這次戰役的規模並不算大,但它卻足以使英國相信,用軍事手段是無法征服一個團結起來反抗他們的民族的。

[我還想知道]

在約克鎮戰役中,弗吉尼亞人民表現出了高尚的愛國精神和參戰熱情。他們不僅積極捐錢捐物,參加修築工事,幫助運輸物資裝備,而且還忍受了巨大的物質損失和人員犧牲。

弗吉尼亞州州長納爾遜先生是一位極富獻身精神的愛國者,自這場戰役開始籌劃以來,他派出了大批民兵前來助戰,並號召全州人民為戰爭作奉獻,他本人更是身體力行。

列寧格勒保衛戰的勝利打破了

德軍奪取列寧格勒的美夢嗎?列寧格勒是蘇聯最重要的海港和重要的工業、文化中心。

1941年7月,希特勒就決定將列寧格勒和莫斯科夷為平地。8月底,西北方麵的德軍進逼列寧格勒。9月8日,德軍完成了對列寧格勒的包圍,並開始收緊夾攻的鐵鉗。

負責駐防此城的蘇軍統帥伏羅希洛夫徹底感到絕望,蘇軍士兵的士氣也極為低落。斯大林不得不重新啟用朱可夫,交給他死守住列寧格勒。

朱可夫上任後立即著手整頓士氣和紀律問題。他頒布命令,凡是失職者都要處決。

經過整頓,部隊的戰鬥力大大提高了,朱可夫精心製定了一個加強城防的計劃。蘇軍在最危險地段和戰略要地集中了大量的高炮、艦船,並調集兵力建立了縱深梯次防禦。

朱可夫的精心防禦有效地阻止了法西斯德軍的進攻步伐,這使希特勒大為惱怒,他下達命令猛攻列寧格勒,即使不能用武力取勝,也要用封鎖的辦法把城裏的人餓死,然後將城市摧毀。

為了加強防禦,朱可夫把全城分為6個防禦地段。每個地段都建立了以營防禦區為基礎的堅強陣地。此外,又組織了所有的婦女在全城修建路障,在城周圍挖防坦克塹壕。

由於固守列寧格勒的蘇軍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盡管蘇軍在城市周圍某些地段發起的反攻未獲成功,但他們得以與進攻的德軍對峙達50天之久,打破了德軍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攻以奪取列寧格勒的計劃。

德軍為了“徹底摧毀”列寧格勒,除了陸地上封鎖外,還進行了係統的炮轟和飛機轟炸。

到9月底,敵人終於相信,列寧格勒的防禦十分堅固,依靠現有兵力是無法摧毀它的。剩下的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圍困列寧格勒,企圖使蘇軍喪失戰鬥力,不戰而勝。

可德國的企圖最終還是失敗了。1943年3月初,蘇軍開始全線反攻,終於結束了長達1年多的列寧格勒保衛戰。

列寧格勒保衛戰的勝利,其意義是空前的,它不僅堅定了蘇聯人民必勝的信心,打擊了德軍的氣焰,而且牽製了德軍大量的兵力,對其他方麵戰場形勢的轉變起了重要作用。

[我還想知道]

列寧格勒原叫彼得堡,是彼得大帝在1703年建立的“西方的窗戶”,此後一直作為俄羅斯帝國的首都。

德軍的空襲給守軍造成了極其困難的局麵。特別是糧食的需求狀況更加惡化。9月至10月,居民的麵包定量先後降了5次,10月20日降到最低限量,即高溫車間的工人每人375克,一般工人和技術人員250克,職員和兒童125克。

莫斯科會戰打破了希特勒

“閃電戰”不可戰勝的神話嗎?1941年10月上旬,德軍知道列寧格勒是攻不下的。於是,集中了100多萬人、1700多輛坦克和1900門大炮,在空軍掩護下,又對莫斯科發動了猛攻。

斯大林又一次將這場關係蘇聯生死存亡大戰的指揮棒交給了朱可夫。

1941年10月30日,德軍發起了對莫斯科的總攻,企圖通過占領蘇聯的心髒而使這個社會主義國家一舉崩潰。

在莫斯科會戰最激烈的日子裏,朱可夫的嚴厲粗暴幾乎達到了無法讓人容忍的程度。

與此同時,莫斯科幾十萬居民不分晝夜地構築保衛首都的防禦工事。他們用雙手挖出了300萬多立方米土壤,建立起了一個頗為壯觀的環形防禦圈。

這種軍民同仇敵汽的團結精神,是蘇軍取得莫斯科保衛戰勝利的鼓舞力量和堅強支柱。

11月上半月,蘇德軍隊雙方都作了新的調整和補充,莫斯科附近一場更大規模的生死決鬥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