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男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帳篷隻夠兩個人睡,水隻有一瓶,萬一要爭起來,女孩子我可以讓著點,這男的,要是為了爭奪生存機會想害我呢?所以,我把刀拿到手,也就等於把所有主動權控製在了手中。”
乙女和丙男選的四樣物品相同:水、帳篷、火柴、繩子。
乙女解釋說:“鏡子在沙漠裏沒什麼用,就不要了;指南針呢,隻要有手表也就行了;刀不必要,在這萡茫的沙漠上,沒有一點活物,更別說是對人具有攻擊性的動物了;而水是必需品,雖然隻夠兩個人喝,但可以省著點,相信也能夠三個人一起堅持到最後;帳篷雖然隻能容納兩個人睡,但是可以三個人輪換著來休息;火柴也是路上必不可少的;而繩子可以用來把三個人綁在一起,這樣在風沙很大目不見物的時候,就不會失散了隊伍,而且如果遇到沙崩,有同伴掉到沙堆底下,還可以用繩子把他拉回來。”丙男給出的解釋與乙女相同。
最後,三位候選人中獲聘的是乙女和丙男兩位。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固然有道理,但在強調團隊協作精神的企業裏,卻不適用。如果在緊要關頭,一些人把同伴當成假想敵,心裏隻想著自己,結果是可想而知的。隻有通力協作,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用,才能讓整個團隊一起渡過難關。
旅遊
在春天的一個美好日子裏,許多人結伴到郊外去春遊。這些人都興高采烈,帶上幹糧、水壺便出發了。惟有一個有心人帶了一把雨傘。
郊外的山上繁花似錦,鶯聲燕語,令遊人們流連忘返。然而正當漸入佳境的時候,天空中卻飛來了巨大的烏雲,雷聲隆隆地從遠處滾來。眼看就要下雨了,那些沒帶雨傘的遊客,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弄得驚慌失措,再也無心遊覽,一個個抱頭鼠竄,跑下山去,尋找避雨的場所。
那位帶了雨傘的人卻不害怕,一把雨傘給了他充分的信心。他一邊譏笑其他遊客“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邊繼續往春之縱深踱去,飽餐春之秀色。
不一會,雨便下起來了。他撐開了雨傘。不料這一場春雨下得十分猛烈,沒等他回過神來,條條雨鞭便被風裹挾著,直撲他的懷裏,巨大的旋風將他及雨傘旋成了一個陀螺。雨傘不但不能給他提供一點保護,反而成了他的累贅。眼看就要旋下山溝,迫不得已,他隻有收起雨傘,跌跌撞撞往山下跑。待他趕到眾人避雨的地方,他已經被澆成了一隻落湯雞。而那些並未帶傘的遊客,目睹他此時的狼狽相,一個個笑得前仰後合。
很多時候,人們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因為缺陷常常給他們提醒,而優勢卻常常使他們得意忘形,從而失去了理智。優勢不是絕對的,優勢在某些時候會轉化成劣勢,而劣勢也可轉化成優勢。關鍵在於我們是否理智地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