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2 / 3)

吳傑不知什麼時候冒出來了,幽靈似的站在他背後,眼中含淚,滿臉帶笑,楊淩略一愣怔,才反應過來,驚喜地喚道:“吳老!”

吳傑一身青袍,便裝打扮,旁邊還站著幾個身形彪悍地便裝漢子。應該是他帶在身邊的人,看他的麵容,明顯有些憔悴,雙眼布滿了血絲,這幾這位大檔頭為了楊淩沒日沒夜的忙碌,也是勞累不堪了。

“吳老。苦了你了”,楊淩握住吳傑的老手,輕聲道。

“大人在外奔波,才是真的辛苦。恭喜大人彈指間平定倭三方之亂,載譽歸來,大人先去見皇上吧,咱們自家人,相聚地時間有地是。”

淩拍拍吳傑的手臂,對石文義道:“石大人,請吧。”

******

皇宮裏戲台上正在唱大戲。這戲應該就是後世的京劇《甘露寺》的原型了,不過甘露寺最有名的橋段是喬老閣“勸千歲殺字休出口”片段,這時由於受到大明時尚風氣的影響,主角卻是東吳公主孫尚香,現在演的是公主孫尚香聽要嫁給皇叔劉備的一段閨中少女的唱詞。

本來這一段是講姑娘聽要嫁給一位大叔。還是娶過老婆地,頗有些不情願,結果被大喬一陣勸,在閨房中獨自想想,覺得劉備乃當世英雄。又轉怨為喜的閨中獨白。

這一段本來是正德的拿手唱段,比宮裏專門唱戲的宦官們唱的好多了,但是今雖為了哄妹妹開心。正德勉強粉墨登場了,可是孫尚香該有地那種歡喜不見了。正德一身紅妝,水袖飛舞,打扮的喜慶,從頭唱到尾卻是一股哀怨的調兒,倒象是孫尚香多不情願似的。

永福公主*在椅子上,黛眉微鎖,清麗的臉上帶著淡淡憂傷,旁邊地太監們不住聲地拍掌叫好。她卻隻是輕輕歎了口氣,懶洋洋地拿起一塊點心,輕輕咬了一口,又無聊地放回盤中。

永淳公主吃了一嘴的東西,腮幫子都鼓了起來,唔唔呀呀地道:麼不吃呀,太醫不是看了麼,頭不疼腦不熱的,怎麼沒胃口呢?”

坐在主位上地張太後聞言也關心地道:“你皇兄為了哄你開心,唱的這麼賣力,就別讓皇上再擔心了,多少吃一點吧。”

永福公主微微垂目道:後,孩兒隻是身子乏,食欲欠佳,歇兩就好了。”

她輕輕一歎,手托著香腮幽幽出神:“楊淩被山給埋了,什麼人這般可惱,竟然對他……,以前也不覺什麼,怎麼聽他死的這麼慘,心裏忽然變的這麼難受……楊淩,楊淩然被亂石給砸死了……”

劉瑾對太後諂媚地道:“太後,長公主殿下不喜歡吃這些東西,老奴讓禦膳房馬上換幾樣來……”

張太後微微頷,劉瑾退了兩步,直起腰來正要喚黃門過來,內宮兼內務府大總管馬永成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跪在戲台前叫道:“皇上,內廠提督楊淩回京了!”

戲台上正德皇帝五官呆板,翹著蘭花指正咿咿呀呀地唱著曲兒,根本沒聽清楚,台下皇太後和永福公主也沒聽清,隻有永淳公主和劉瑾聽的真切。

兩人頓時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永淳公主張著嘴,半塊粉糕從嘴裏掉出來都不知道,劉瑾嘴角一抽一抽的,大有中風的預兆。

他身子晃了一下才一個箭步躥過去,緊緊扯住馬永成的衣領子,不敢置信地道:“你什麼?誰回京了?”

馬永成哭喪著臉道:“劉公公,是威武侯、內廠提督楊淩楊大人回京了沒死!”

瑾騰騰騰倒退了兩步,這回太後和永福公主也聽清了,二個人一齊站了起來,太後驚道:“你什麼?給哀家再一遍,你……楊淩楊卿家沒死?”

永福公主張了張嘴又馬上閉上了,可是巧地鼻翅兒翕動著,酥胸急促起伏,興奮地臉蛋兒都紅了。一雙俏美的杏眼放著光,緊緊盯著馬永成,生怕自已是聽岔了話兒。

正德看台下好象出了事兒,就沒精打彩地摞下身段兒,走到台邊兒上有氣無力地道:“什麼事呀,永成?”

後邊鑼鼓依然帶吹帶打。馬永成又對他了一遍,正德還是沒聽清,永淳公主得到確認,頓時歡呼一聲,返身和姐姐抱在了一起,永福臉上也綻開一片笑,就象一朵瑩光流動的玉百合。

張皇後瞪了永淳一眼,斥道:“你是公主,大呼叫的成何體統?”

正德就聽到“回京了”三個字,他不耐煩地揮揮袖子。鑼鼓聲戛然而止,正德又問道:“什麼事兒?誰回京了?”

馬永成剛張開嘴,永淳公主已搶著道:“皇兄,楊淩沒死,他回京來了!”

“什麼?”

馬永成剛剛扯平了被劉瑾揪成麻花的衣領。又被跳下台的正德一把扯住了,“杏眼”圓睜地道:“你楊淩沒死,是不是?是不是楊侍讀沒死?”

馬永成忙不迭地道:“是是是,皇上,宮禁關了。楊大人進不來,錦衣衛石大人到宮門傳訊,是楊大人回來了。正在午門外遙拜皇上。”

正德鬆開手,一臉地驚喜,他象沒睡醒似的晃悠了一下,忽然挺起胸來仰打了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朱大“花旦”唱完了“老生”,把水袖一甩,健步如飛,嗖嗖嗖地跑出了皇家戲園子。

永淳公主喜滋滋地道:“皇姐。咱們也去瞧瞧,這個楊淩好有趣,比皇兄唱大戲好玩多了,嘻嘻~~”

永福公主實在比她還想馬上飛奔到前宮,可她畢竟年歲稍長,懂得規矩,不禁看了一眼太後,太後果然把臉板了起來,斥道:“不許胡鬧,你們是堂堂公主,半夜三更的跑去前宮成何體統?你皇姐身子不好,趕快陪皇姐回去休息吧,哀家還要去看看太皇太後,你們想知道什麼信兒明向你皇兄打聽一下便是。”

永淳公主嘟著嘴兒,見姐姐也不敢表示意見,隻好答應一聲,牽著永福公主的手向太後施了一禮,告辭退下。

劉瑾又驚又怒,萬種滋味紛至遝來,可他是個越遇大事越能鎮靜下來的人物,還能追上兩步,向永福公主施禮道:“殿下,要不要老奴準備些點心,著人給您送過去?”

“不必了禦膳房準備兩碗…碗粳米肉脯粥送來,本公主和禦妹宵夜要吃。”

挺飽的……”

“飽了也吃,省得半夜跟我喊餓。”

姐妹倆象兩隻蜜蜂兒似的飛走了。

張太後看著她們翩然而去的身影,總覺著有點兒不對勁。永福畢竟是她的親生女兒,在身邊的時間又遠比太子多,母女感情很好,這女兒若有什麼異常她豈能覺察出來?

看到楊淩死而複生給永福公主帶來地變化,張太後越想越是不妥,女兒她不會是……?

張太後心裏不安起來,永福常住深宮大院之內,倒不怕她做出什麼有辱皇家體麵的事來,可是如果自已擔心的事是真的,終究不是一件好事。

女兒長大了,再過了年就是二八芳齡,換在民間都已成親了,目前為止,永福接觸過的男人隻有一個楊淩,那個楊淩大是一副討女孩子喜歡地模樣,估摸著……不行,是該給她張羅找個駙馬了,免得這孩子胡思亂想的。

兒把兩個兄弟召進宮來一起議議,他們是永福的舅舅嘛。”張太後一邊思索著,一邊擺駕慈寧宮,去探望太皇太後了。

******

楊淩站的離午門遠遠兒的,莫是他。就是任何皇親貴戚,宮禁期間也不得擅自*近宮闈半步,否則以謀逆論處。

石文義是皇宮大內地錦衣衛,有宮中當值的腰牌,即便如此宮門一上鎖也進不去了,送了犯人回來隻能在宮牆外邊兩側的門洞房裏暫歇一宿。不過他有禁宮當值腰牌可以越過侍衛,來到宮門下,順著門縫兒向裏邊喊話。

消息一直傳進後宮,因為皇上還沒睡,馬永成才急忙趕去稟報,這樣地消息,他也不敢承擔延誤的後果。正德一身紅裝,裙帶飄飄,從後宮一直到前宮,演了一出“紅拂夜奔”。

他習武練劍。體力甚好,後邊四個黃門可累的上氣不接下氣,這副不拘禮儀地情形以前後宮的太監宮女們常見,前宮的侍衛們卻隻是耳聞。

一路的侍衛看見皇上身邊的四個太監追著一個高挑的紅衣女子飛奔而過,口中還一迭聲地叫著“皇上慢著些。”仍是直到這些人消失在視線之內,才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