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勒石載功(2 / 3)

喊殺聲起,蠻子們驚慌躍起,不知從何處飛來大股的敵人,更可怕地是這些人根本看不出來路,一個個身著怪異的綠色花紋衣服,頭上戴著式樣古怪的帽子,臉上繪著一道道斑紋,象極了祭祀祈福時巫師們扮演的蛙神。

蛙神在蠻人中有著神聖無比的地位,搞不清狀況的蠻子敢跟數萬官兵對抗,卻不敢和神靈動手,等到他們看清楚這些神靈也要用刀殺人、也會流血死亡,醒悟出這些人十有**是官兵假扮地神靈時已經大勢已去,守關蠻兵中僅餘的三百名精銳被殺的七零八落,其餘老弱一哄而散。

這些狼兵並不急追,一邊縱火燒寨,一邊四處劫掠。外圍各路官兵到了指定時刻便一齊起攻擊來,這一次他們不但全力搶攻,而且軍中全用了蠻人地大銅鼓擂鼓助威。代表著自已這一族戰神之靈的銅鼓在對方地軍營中響起,給各路蠻軍造成了不的恐慌。

官兵事先都學了幾句蠻語,此時齊聲呐喊起來:“諸葛武候作法,神已經拋棄你們啦,快快棄械投降,九絲城已經被攻破了!”

回望九絲城方向,果然一股濃煙衝霄而起,本來最是鼓舞軍心士氣的銅鼓,此時卻聽得令人慌:漢人請來了諸葛亮,九絲城都破了,這仗還能打麼?各路蠻軍再也不聽蠻將指揮了,撒丫子便尥。十處險關,至少有八處不攻自破,漫山遍野都是追殺的官兵和跑路的蠻兵。

九絲雙壁上地蠻軍隻抵擋了片刻功夫,前方銅鼓一響,後寨火光一起,山上拋下的巨石擂木便寥寥無幾,官兵一鼓作氣,衝過九絲雙壁,殺向九絲城大本營。

蠻人大敗,官兵進了九絲城,一邊放火燒屋,一邊揮軍掩殺,阿大王聞聽報告驚駭莫名,他穿上自製的龍袍皇冠,揮舞著大刀親自率心腹死士衝出大王殿迎敵,奈何他地人雖然悍勇,卻架不住蜂擁而至的明軍官兵。

從淩晨殺到中午,阿大王已退守到西關口,此時城中處處失火,官兵把大王倉也點著了,那裏邊儲薦了堆積如山的稻穀粟米,這糧倉一燒,就算阿大王請了蛙神上身,奪回九絲城,也無法在這裏堅守了。

這時候阿大王的皇冠已經不見了,身上的龍袍也碎成了一條條的,眼見大王倉燃起熊熊烈火,阿大王淚流滿麵,隻好率殘兵棄城而逃,出西關口,逃入了莽莽叢林當中。

楊淩和二王子、李森等主將趕到九絲城時。大王倉仍是烈火熊熊,城中殘存地反抗者不多了,官兵正在收攏俘虜。九絲城是阿大王盤踞多年的巢**,大王殿內有不少金銀器物,都被官兵們搜羅了揣在身上,所以一個個雖然渾身浴血。大戰剛畢,可是身材都臃腫了不少。

大殿內居然還有來自景德鎮的上好瓷器,可見這位阿大王雖然是蠻人,倒也識貨,知道享受,隻可惜這蠻人識貨,那些官兵反不識貨,這些其薄如紙、其色如玉地珍貴瓷器,大多在亂兵中被摔的粉碎。

楊淩站在被洗劫的空蕩蕩地大王殿上,下令道:“阿大阿二方三。一個都沒有抓到,立刻命令官兵搜索追剿,各路關卡要隘加緊盤查,不可逃走一個。”

朱讓槿緊跟著道:“把九絲城被抓的蠻將帶來,立刻加以盤問。一定要找出我王兄的下落。”

楊淩暗叫一聲慚愧:這碴兒我倒忘了。於是忙叫伍漢、宋愛去提人。經過一番盤問,伍漢帶了一長串的俘虜進殿,楊淩本想坐下盤問,可是扭頭一瞧,這位阿大王學皇帝倒學個十足。大王殿裏除了他那把石頭做的大王椅,一隻馬紮都找不到。

細看那石頭椅子,上邊有不少的撬痕。估計原來也鑲著金銀珠寶,都被亂兵撬走了,可那椅子上畢竟刻著龍呢,雖那雕龍的工匠手藝差點兒,開心就好整理這石龍長相有點可磣,楊淩仍不願給人留下什麼把柄,隻得站在殿中,叫人用蠻話一一詢問。

眾蠻將聽了都閉嘴不語,楊淩使人問了兩遍不得要領。朱讓槿火了,喝道:“爾等再不供出我王兄下落,便把你們全拉出去砍頭!”

其中一個年紀較老的蠻人嘮嘮叨叨地了幾句話,然後閉起眼睛不屑地扭過頭去,楊淩問道:“他什麼?”

懂蠻語的那個士兵嘴巴張了半,才吃吃地道:朝廷這是要趁機滅了他們,才找借口攻山,世子早被漢人的諸葛亮悄悄救出去了,卻還一口咬定在他們手中。”

“什麼?”楊淩和朱讓槿齊齊變色,一齊搶前一下,把那兵嚇地倒退了兩步:“被人救出去了?什麼時候?”

那士兵又向蠻將追問幾句,威逼利誘一番,蠻將這才答道:“都都寨被攻破的消息傳來,阿大王就想用世子來交換九絲城的安全,可是……你們漢人救走了他,然後卻又派人上山來跟我們要人,這不是明擺著找借口要滅掉我們麼?”

楊淩和朱讓槿聽了麵麵相覷,過了半,朱讓槿才結結巴巴地道:人,真是你救了我的王兄?”

“沒有哇!”楊淩莫名其妙,忽又一眼瞧見宋愛,這妮子滿臉崇拜的表情,楊淩不禁又好氣又好笑,他頓了頓腳道:“看什麼看?我又不會飛,怎麼摸進九絲城救人呐?”

“可是……從都都寨被剿滅,到現在也有近一個月地時間了,王兄如果被救出去,為什麼沒有去找我們?為什麼官府方麵一點消息都沒有?大人,您一定要幫忙找到王兄呀”,朱讓槿又喜又急地道。

楊淩點點頭,忽然想起方才頓地有異,他低頭瞧了瞧,一下子矮身趴了下去,眾人好奇地看著楊淩的動作,隻見楊淩撥開地麵亂七八糟的東西和碎瓷,仔細端詳半晌,忽地驚叫了起來:“金磚!這是金磚!”

旁邊一個士兵聽了頓時痛苦地閉上了眼睛:“懷裏揣那倆銀項圈兒才值幾個錢呐?早知道這是金磚我撬一塊藏起來,還用當兵嗎?”

“金磚?”宋愛也好奇地蹲下來,拔出刀來用刀柄敲了敲地麵,道:“非金非木的……不象是金子呀,大人。”

楊淩撫著那細潤光滑的巨大磚麵,兩眼出神地喃喃道:“沒有錯,這就是金磚!是金鑾殿上才能鋪地禦磚。原來在這裏,原來是這裏……原來是這樣……這阿大王倒學了個十足。”

眾人都不知道他在念叼些什麼,不過卻都明白了這種金磚是什麼意思,敢擅用皇帝才能使用地禦磚,這位阿大王還真的把自已當皇帝了。

那個痛苦莫名地士兵也一下子從地獄又回到了堂,他滿足地摸摸懷裏兩個粗重的銀項圈,輕輕籲了口氣:“知足……真好。”

“原來這金磚竟是一心想在山裏當皇帝的阿大王重金買來的。這麼蜀賢王造反,竟是子虛烏有了?也是,廠衛地人要是打聽到四川方麵有人購買金磚,唯一想到的可能就是蜀王造反,誰會想到居然是的都掌蠻酋長在買金磚?這下好了,解決了這個問題,總算可以馬上回京交差,讓皇上放心了”,楊淩想到這裏,心中歡喜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