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豆兒老奸巨滑地嘿嘿一笑,轉身去了……
******
楊淩慎之又慎,三千六百名精挑細選的精兵,仍然分成兩部分,六百名居前,先進入距蛤蟆嶺兩裏多地的密林中,另外三千人馬候在遠處,看到山頂火把轉了三圈兒,楊淩心中大定。立即一揮手,遊擊將軍焦貴親自率著三百名短衣襟、打扮,背負單刀,臂下配著袖箭的臨時特種兵,悄然向蛤蟆嶺出了。
等他們到了山下。山上的蠻人已經大多藥性作了,蠻人好酒的性子簡直強烈到不可思議,何況本來都是十碗地量,一兩碗酒不過是解解渴,所以就沒一個見酒而不喝地。這也保住了他們一條性命,否則守在洞外的蠻兵,劉浪必然要用刺殺手段全部除掉的。
這一來卻省了力氣。劉浪率人把這些呼呼大睡的蠻兵全都綁了起來丟進洞裏,然後急急忙忙趕到洞口,把十幾具浮梯全拋下山去,然後又扯下兩枝火把向山下一丟。
焦貴見了信號,先遣了十多名心腹死士登攀上去,看看果然控製住了局麵,這才向山下出自已人才知道的訊號,焦貴這才放心地讓全部士兵登山,三百名士兵悄然登上了蛤蟆嶺。劉浪連忙上前接迎。
焦貴笑嘻嘻地先給了他一顆定心丸吃:“劉守備,今日虧得你立奇功,避免了無數軍兵傷亡,告訴你,今兒領兵來攻的是欽差楊大人本人,你可是大大的露臉了,一會兒取五都都,隻要你再立一功,有楊大人的賞識,你子可就前途無量了。”
劉浪一聽喜出望外,連忙陪笑道:“楊大人親自來了?哎呀呀,大人親臨戰陣,這可真是……焦大人放心,在下一定竭盡全力。”
當下焦貴向山下又出訊號,劉浪則搬出些蠻人的衣服給這登山地士兵們換上。一個時辰後,全體官兵都登上了蛤蟆嶺,的蛤蟆嶺已是人滿為患,處處是兵。
阿歐和蠻人們已經醒了,一見自已全被綁了起來,又見劉浪和幾個漢人隨著官兵走進走出,頓時明白出了什麼事情,不由破口大罵。
此時楊淩也上了山,劉浪聽欽差到了,怕他聽見蠻人罵的難聽,忙叫人去堵那些人的嘴巴,可剛堵了幾個人的嘴,楊淩已步入山洞,焦貴和劉浪忙迎上去,對一片鬧哄哄地罵聲隻作充耳不聞狀了。
好在楊淩也根本不懂蠻話,他見了劉浪,先嘉獎了一番,要知道劉浪一降,可不僅僅是少折損幾千兵馬的事,山中火起,對明軍同樣造成很大的困擾,使他們進山之後的進一步攻勢有所遲緩。
而阿黑果斷地伐木除林,對繼續以火攻山也造成很大的不便。同時雖有宋愛守在九絲城和都都寨之間,可是誰知道蠻人是不是另有秘道?如果劉浪堅守五都都,九絲城再派出援兵地話,勝負仍在兩可之間,不定就會功虧一簣,此人實是立下了莫大的功勞。
劉浪得到欽差大人親口嘉獎,喜不自勝,眾人議論一番,便決定再取五都都。先,蛤蟆嶺上先搬出易燃之物放起火來,官兵們四下呐喊,作激烈廝殺狀,不一會兒,後山派出探子趕來詢問情況,人剛露麵,就被官兵製伏,隨即劉浪和幾個親信領著蠻子打扮的幾十個官兵向後寨摸去。
蛤蟆嶺和五都都主峰之間有道窄梁,山梁間被來往地人踩的寸草不生,山梁那邊也有蠻子把守,此處如果硬攻,倒也能攻得過去。隻是難免要浪費時間,同時傷亡也不可少。
劉浪先領著十多個人衝上山梁,一路用蠻語大聲驚叫。對麵地蠻子驚問情形,一聽全是認識的人,不由放下手中弓箭道:“出了什麼事了?”
劉浪一邊跑一邊道:“不好了,官兵造了乘雲梯。又用火箭攻山,我們快擋不住了,快快!得馬上通知阿當,派兵增援。”
領頭的蠻子從暗處跳了出來,驚道:“什麼?蛤蟆嶺失守了麼?”
劉浪大聲道:“還沒有,可是官兵攻的太猛了,為防萬一,得加派援兵呀,你是桑木吧?阿歐正在前邊……”
他著已衝到麵前,手起刀落。一聲,一顆大好人頭骨嚕嚕地滾了開去。驚呆了的蠻人還沒明白怎麼回事,緊跟上來的官兵手起刀落,袖箭橫飛,隻有兩個蠻子來得及向後跑出幾丈。也被冷箭射殺當場。
此嶺失守,前邊便是五都都地後寨門兒,官兵已可長驅直入了。劉浪又主動請纓,重施故技,帶著十幾個人先逃進寨去。用刀逼住阿當,用袖箭射殺了他身邊護衛地蠻兵,大隊的官兵一哄而入。到處掩殺逃散的蠻兵,阿當被擒,五都都失守了。
******
有見機得早的蠻兵搶先逃到四都都報訊,官兵疾撲四都都山時,山上箭矢如雨、滾木擂石紛紛傾下,射傷砸死一些官兵,焦貴趕到,擼擼袖子隻了兩個字:“放火!”
大火一起,山頭上便站不住人了。蠻人隻得趕下山來,在峽穀中阻擊官兵,這支精銳是楊淩親自帶領的,後邊有欽差督戰,前邊有悍將焦貴指揮,劉浪領著一幫蠻人打扮,一臂綁了記號的官兵混在交戰雙方中又不斷偷襲,弄得蠻兵暈頭轉向,官兵僅付出極的代價,就攻到了四都都主寨之下。
山寨都是木柵建成,如何防得火攻?這還是山路奇險,官兵的大炮運不上來,不然隻消兩炮,便可轟開一道坦途,可是四都都山的守將阿裏深知自已一敗意味著什麼,此人凶悍狠毒尤勝阿當,竟自斬妻後逼著全體蠻人死守山寨,和明軍在房屋、草坷、井口、輾房,展開了肉搏戰。
這是一場真正地血戰了,然而明軍三千多名戰士,都都寨上男女老幼一共才兩千多人,盡管蠻子抱著必死之意血戰不退,整座四都都山仍然漸漸落入明軍手中。
楊淩在後方指揮官兵搬運傷兵,看押俘虜和降民,前邊焦貴已經放火放上了癮,一路是見寨燒寨、見嶺燒嶺,行軍過處,一片焦土。阿黑聽五都都、四都都失守,又見夜色茫茫中四處火光衝,彼此力量懸殊過大,放於放棄四個都都山,命令三都都、二都都直接棄寨,連婦孺老幼也丟給了官兵,集中全部戰力保大都都主山,同時派人抄路奔九絲城以求援兵。
這一來官兵攻加快,第二日淩晨,兵圍大都都。
清晨,草葉上卻沒有清泠的露水,而是浮上了一層肮髒的黑灰。受傷的官兵在一部分士兵的攙扶下正退出戰場,俘虜地蠻兵和婦孺也被押出山去。山外鄢高才負責善後事宜。婦孺老幼將被分散入各州各縣的村寨,每村不過三五戶,著當地保甲裏正嚴密看管,以防他們再次串連集中,生出事端。
山裏,暫時進入了平靜階段。數萬大軍雲集大都都山下,山上也是靜悄悄的。已經大亮了,可是因為幾日大雨,淩晨大霧迷茫,十丈之外不見人影,此時不宜攻山,官軍也暫時進入了休整。
一夜不曾歇息,又跋涉不休,楊淩也有些疲倦了,可是這些日子練武不歇,尤其是正宗的武當內功,對於休身養性、強健體魄,實有不出的奇效,加上沒有親自作戰,楊淩看起來比許多士兵要精神地多。
安排了士兵守衛。同時令大部分士兵就地安營暫且休息,等一切忙完了,楊淩和彙聚過來的諸將登上了大都都山對麵的一座坡。霧氣仍不消散,
大都都高約四五百丈,雲霧繚繞中難見模樣,一個將領憂慮地舉手試了試風向。道:“大人,看這樣子,一會兒怕又要下雨,大雨一下,山洪便來,我軍在山下,敵人在山上,如果趁機冒雨攻下來,對我軍大大不利。依末將看,不能停歇。應該一鼓作氣,立即攻山。”
李澤也道:“如果戰事拖久了,恐怕九絲城地援軍就會趕到了,最重要的是,還有一座印耙山。由於在都都寨後,九絲山前的崇山峻嶺裏,我們一直沒有派兵圍剿,他們那裏有岔路通往九絲城和都都寨,距離這裏尤近。隻怕不久援兵便到了,想來他們頂多派出兩千人,正常地情形下倒不懼怕。可要是下起大雨來,那就難了。”
看那色,楊淩也覺得怕是又要大雨滂沱了,這時代沒有氣象兵,誰會在幾日之前就算出今的氣,可這種氣要攻山根本不可想象,現在漫大霧,什麼也看不見,蠻人隻管從上邊丟石頭就能傷人。官兵如何作戰?
周圍的地貌地況,以及印耙山和都都寨之間的路徑楊淩倒是全裝在心裏了,他閉目思索片刻,向李森問道:“我們帶了多少存糧?”
李森道:“夠吃一日半的。”
楊淩背著手踱了一陣,問道:“哪位懂的象,看這氣能下多久地雨?”
最先提出大雨將至的裨將拱手道:“大人,末將略知一些,看這氣象,恐怕又是一場暴雨,不過前兩日剛剛下過大雨,而且這場雨看來極大,不會下的太久,下上一,也就是最長了。”
楊淩目光閃爍,沉吟道:“大雨一下,山洪爆,遠在九絲城的蠻人,主要道路有宋總兵守著,他們是來不了地。可慮者唯有印耙寨而已。此時如果攻山,先傷亡難以計數,而且久攻不下,半途下起暴雨時,我軍如何自處?恐怕那時蠻子趁機下山,我軍就要全軍潰敗了,在這險惡的地形下,大軍一旦潰敗……”
他忽地停下腳步道:“用兵應出奇致勝,但是我軍勝利在望,此時冒著全軍大敗的風險,殊不值得。傳令,三軍立即移居大都都四周的高處,將它團團圍住,圍而不打,直待大雨過後。糧食要省著吃,萬一雨勢連綿,就不好辦了,糧食至少要夠兩至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