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矛盾向來是最家長裏短的,也是閑話最多的喙頭。可是,在她們之間,這種矛盾似乎不見了,反倒體現出互相關心、理解和體貼,這讓鄰居的老人們都羨慕得交口稱讚。其中,樓下的朱姨和她們家走得最近,也最熟悉。
事實上,作為媳婦的她,也確實很懂事,知道跟婆婆鬧矛盾並沒有任何好處,不如多些關心和體諒為好,彼此其樂溶溶豈不人間美德?天倫之樂善莫大焉。
婆婆的六十大壽快到了,她準備給婆婆買禮物。那麼,買什麼好呢?她知道婆婆一直羨慕樓下的朱姨有隻玉鐲子。每天清晨鍛煉身體時,朱姨那隻白裏透綠的玉鐲子在婆婆麵前來回跳動,婆婆便心潮澎湃。
婆婆沒有工資,靠公公的退休金維持。因此,盡管心下十分喜歡,也隻能笑笑。看著婆婆的這種笑容,她決定給她買一雙同樣白裏透綠的玉鐲子。與其說她想借此機會討好婆婆,不如說她是有心之人。平時大家都誇她是賢媳婦。
正巧有次公差到新疆,她早就聽聞新疆的和田玉十分出名,也看過有本史書上曾經說過,和田玉是帝王心目中的真玉。她雖然不理解其中的道理,但知道真正的和田玉很貴重。她想,如果能買一雙玉鐲子給婆婆,她一定很高興。
於是,她特意走進商店,看到琳琅滿目的玉鐲子擺滿櫃台,連街道上的路攤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她還看到許多和田玉價錢都很貴,不是她所能承受的那種。最後,她左挑右選,終於在一家商店裏買了一雙比較滿意的玉鐲子。
這雙玉鐲子標價是三百八十元,經過她討價還價後以六十塊錢成交,在開發票時,她交代營業員在後麵多添上兩個零。她給營業員10塊錢的稅收補貼。
她想象著當婆婆看到這雙玉鐲子的情形,尤其是當她看到發票上的價錢時那種驚訝得合不攏嘴的樣子,簡直讓她太開心了。不過,她正揣摩著要不要把發票給婆婆看,或者告訴她真相。她覺得這樣做有點像欺騙,不過,也不算太過分。
“媽,這雙玉鐲子是我特地在新疆為您買的,請您收下。”看到婆婆瞪大眼睛驚喜的樣子,她的心情開花了,一切都和她原來的想象一模一樣。
“這雙玉鐲子太漂亮了,一定很貴吧?”婆婆說。
“媽,您就戴著吧,別管價錢,這隻是兒媳盡到的一份孝心。”她回答說。
“可是這一定很貴的,您不該花這錢。”
“隻要媽喜歡,花多少錢不要緊,隻要我們付得起。”
“哎呀,您真是不該花這錢。”
“媽,您就戴著吧,這是和田玉,非常有名的和田玉。”
“哦,哦,哦,那我就收下了。”
……
自此以後,婆婆對她比以前更疼惜了,總是煮好吃的東西給她吃,要是她上班回來晚了,婆婆還會重新為她溫熱飯菜,生怕太涼了不好吃。
她看見婆婆每天都帶著那雙玉鐲子,一手一隻。每天清晨去鍛煉身體時,再也不用羨慕朱姨的那隻白裏透綠的玉鐲子了,甚至還故意顯擺給朱姨那些人看。
“哇,你這雙玉鐲子真漂亮,哪裏買的,我看看。”朱姨果然被她手上的那雙同樣白裏透綠的玉鐲子吸引住。
“這是我媳婦去新疆時特意為我買的。”她顯然有點得意。她小心地脫下手上的那雙同樣白裏透綠的玉鐲子給朱姨那些人看。
朱姨那些人圍在一起仔細地觀看著,反複把玩著,也愛不釋手的樣子,這讓她更加得意。
“你這雙玉鐲子多少錢買的?嗨,真漂亮。”
“我媳婦說,這是和田玉,非常有名的和田玉。”
“那一定很貴吧?”
“我也不知道價值,我媳婦說,隻要我喜歡,花多少錢不要緊,付得起。”
“你真是娶了個好媳婦,這麼孝順。”
“可不。你家媳婦也很賢慧孝順。”
“哎,別提了,說到我家那媳婦,真是快要把我氣死了,以為她家有錢就了不起,不把我放在眼裏不說,總是在我麵前耍小姐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