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農村的艱辛生活(2 / 2)

累了一天的一家人,吃過晚飯後,都說著今天的收成,母親是最開心的一個人了,今年家裏大豐收,稻穀比往年多。驍從來就沒有幹過這麼累的活兒,有點兒犯困。以前小時候是在學校,長大後就到外掙錢去了,所以從來沒有幹過這種活兒的,挑了一天的稻穀,四十多旦,現在肩膀痛到骨子裏,可是他沒有說出來。天氣慢慢的變冷,起風時,人們都很早睡了。累了一天的吏家人,也都早入夢香。唯獨,驍的心裏還在想著事兒,他睡不著,並不是不困,隻是隱隱作痛的肩膀,像要與身體分開一樣的,讓他無法入睡,於是他想著農村的生活,村民們每家每戶都有五畝左右田,可是每一家人日子過的不是很富裕,種田,累死累活隻能添飽肚子,就算是大豐收,那也得是賣穀子,這裏都是村子,價錢都不會高到那裏去。所以說種地,是不會讓日子過的更好,隻能是養活家人,想著想著他入睡了。

第二天,他起來時,家裏沒有一個人,因為已經是快10點了,家裏人都到曬稻場曬稻穀去了。他顧不上吃飯,一個人也去曬稻場,遠遠就看到自己母親還有田娣拿著掃把在掃稻子上的小小的稻草,妻子已經累了,喘著粗氣,坐在陰影旁邊,休息休息,肚子上下起伏,顯然孩子早已成形了,就是不知道是男的,還是女的。驍兒從妻子那拿來了掃把,他也幹起來,他是一個勤勞的人,與生俱來的。

收完了稻穀,家門前一片空蕩蕩的,這是因為這空蕩蕩的東西,讓他很快把視線轉移到了池塘,於是心中多了一個想法。既然,種稻穀不能掙錢,那我就養魚,村子裏養魚的人,還真不少,多掙了不少的錢?可是他們卻從來都沒有養過魚苗,每次都看到村民們到集市上去買魚苗,經過路上的擔閣,一路的折磨,魚兒在放到池塘裏,成活率總是會下降。如果我來養魚苗的話,這不是一個很好的發財之路嗎?對了我就是作別人沒做過的事,我就走沒有別人走過的路,路本就是人走出來的。如果不冒這個險的話,自己永遠都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

有了想法之後,他就到書店買書去了,找了半天才找到幾本,水產養植的書,他如獲真寶一樣的,趕緊買回家了,白天做事,晚上一個個鑽研這本書。在家裏,沒有現成的池塘,他就想把水源好的三畝種中稻的田養魚(種中稻的田都不是肥沃的田,並且很深,水源都比較好,田裏的泥巴都是稀爛的,收成都比較不好)。他是一個很現實的人,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會用實際行動證明他的一切。白天他忙天整改池塘,用鐵鍬一鏟的,每天都忙天挖田造池塘,母親還有田娣都忙完地裏的活兒都幫著兒子幹,雖然母親,還有周田娣都不知道兒子能不能成功,可是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兒子,村民們都不知道驍挖田幹什麼,他們隻知道這個年青人,很不一般,有自己的想法,不象那些沒思沒想的其他人一樣,隻知道用自己的死力。

村民們都傳開了,三畝多地,對於人們來說這可是一個大規模的,因為村民們養魚都是上輩留下來人現成的池塘,也都是些小小的,養魚給自己做好事,或不好事時用的,村民們都沒有想過養魚來掙錢。村民一個個都不知驍兒在葫蘆買的什麼藥,可是他們誰都不會去問一句,隻是靜觀其變,等待著他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