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工作(1 / 2)

三人在風陵渡留宿了一晚,第二日一大早先去墳頭祭拜了秋碧曳,懷衫想著自己已經有幾個年頭沒來母親墳前探望,心懷愧疚,在墓前站了很長時間。

林椴衣將墳上的草拔了些,又堆了些泥土,看天色不早了,目光轉向懷衫,“衫兒日後就和我們一塊兒吧。”

懷衫抱著孩子搖了搖頭,“此次爹爹已幫了我很多,日後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分離也不急於一時,我們何不一塊兒走段路程?”康玥衫笑著提議道。

懷衫想了想,目下還不知道要去哪兒,索性先和他們走一段。

小船沿著瀟瀾河一路順流之下,於夜色中抵達鍾熟城外,三人在郊外歇了

夜,第二日一早進了城。

找一處地方用過早膳,他們雇了一輛馬車在城中大街上一處普通的屋舍前停

了下來,懷衫隻見一扇陳舊的木門半掩著,門楣掛著一塊漆黑而後厚重的模板,上用刀筆雕刻出“濟婦堂”三個朱紅大字。屋外分外冷清,康玥衫在皇宮裏關了將近十八年,卻對外界的食物分外熟悉,另她分外驚訝。

似是猜透了她的心思,康玥衫淡淡地笑了笑,“這濟婦堂是我母親生前創辦

的,目的在於幫助那些被丈夫狠心拋棄了的女子,幫她們找回生活的自信或學一

門獨立生存的手藝。我雖與世隔絕了這麼多年,卻不曾忘記了這個地方,出來一

陪椴哥一路打聽你的消息,濟婦堂也幫了不少忙。”

三人走進僻靜的前院兒,穿過大堂,就聽見女子的低聲細語伴隨著唆唆的聲音,走進後院兒,懷衫隻覺得進入了另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院子中央縱橫加錯架著幾根竹竿兒,五顏六色染好的濕布掛在上麵迎風微微搖擺,井池子邊則有幾個素衣婦女佝僂著腰,舀水倒入染缸,一個看似瘦弱的女子拿著粗重的木棒在裏麵均勻攪和,廊簷下幾個女子雙手靈巧地在織布機上活動,她的視線裏之間梭子來回轉動,幾乎看不見線的穿梭,而一匹匹布便是這樣在織布機上慢慢出現。

林椴衣看著滿院子熱鬧的場景,麵色尷尬地看了懷衫一眼,這些年他們兩個你追我趕,自己又是個大男人,根本就無暇顧及她的針織女工,現在即使到了這兒,隻怕她什麼也做不了。

“這些我也做得來。”懷衫看著他們笑了笑,“雖然隻在皇宮裏學了一個多月學得不太精通,熟練確是沒什麼問題了。”

康玥衫和院子裏的女子們一一打過招呼後,來到了內屋,裏麵別有一番洞天,幾乎可以看成一個小型的繡莊。十幾位繡娘無聲地耕織著自己 麵前繡架上的作品,他們之間針線飛舞,如筆走龍蛇,矯若遊龍,翩若驚鴻,卻聽不到一絲聲音,每個人的神情都是那麼地專注,仿佛麵前的繡架成了她們唯一的世界。

鍾熟城濟婦堂的堂主劉大姐最後將她們偏房,懷衫向她講述了番自己的特長,相信在這兒能夠憑借一技之長混個溫飽。劉大姐聽完她的話,卻溫和地笑了笑,“林姑娘無論織布染布還是刺繡都無暇顧及孩子,故老身另有事物安排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