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峽”也叫“百丈崖””,是北峰回留客亭的必經之路,乃是一處危石聳峙,直插雲表,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若是尋常登山途徑,過“千尺幢”向北折即到“百尺峽”,它是登華山的第二個險境。百尺峽的兩壁欲合,卻被飛來的兩顆石塊從中撐開,人從石頭下鑽過,膽戰心驚,生怕石塊從兩壁間掉下來,這就是著名的“驚心石”。通過此石懸著的心才放下來,再回頭看原來此處卡著的兩塊石頭,是上大下小故能安然無恙,所以這顆石頭也被稱遊人趣稱為“平心石”。故古人詩中有“俄然神功就,殺氣見棱角””的描寫。而下麵的千尺幢,則是這一條峭壁上的大裂縫,陷在兩旁的巨石之間,共370餘級台階,坡度極陡,每級台階的寬度不過三分之一的腳掌,幸好兩旁都有可助攀爬的鐵鏈。在其中仰望天際,卻隻有一線天開。再俯視腳下,如臨深淵,更是讓人易生心驚膽裂之感。石級頂端有如井口,倘若把“井口”用鐵蓋蓋住,通往華山的道路便被堵塞,所以稱之為“太華咽喉”。這其間山路的驚險更有詩人雲:幢去峽複來,天險不可瞬。雖雲百尺峽,一尺一千仞。
山路一如既往的陡峭,險險可容一人通過的石板台階上還有著點點青苔,更是不易找到落腳之處,更不提兩邊高聳的峭壁,饒是向來自詡身手不弱的拭薇也總攀爬的不是很順暢。曆來一眾華山弟子早就養成了不依扶金繩攀爬的習性,故走起這條道來比之尋常人更是難上加難,平日裏小心翼翼尚還免不了磕磕碰碰之類的,更何況此番拭薇還是從這條險道下山。
拭薇這廂正兀自心神恍惚著,眼風裏卻呼啦啦飄過一片紫色衣袂,饒是自己是在背陰處走著也愣是被這顏色晃了眼。她匆匆忙忙避開,隻將身子牢牢貼在了山壁上,才穩住了差點沒摔下山崖的身形,頭也不回就直衝著身後人抱怨:“五師兄,你是真不知這條道從未有兩人並行過的,還是有心想讓我死那麼一回你才痛快?”
來人卻還是那副張揚傲囂的秉性,故作風流的捋了捋腮邊長發,隻是更湊近了打量她一眼,口裏嘀咕著:“十九,可是師父又招惹你了?把火氣撒到不相幹的人身上可不像是你的作風嘛。給師兄說說,那老頭又怎麼刁難你了。”
拭薇看他圖睜一雙星目,試圖作出長召師兄的溫潤神色,想討了自己的好去,哪知卻又招了自己一記白眼,瞬間臉色就有些低落了。拭薇不理睬他,一手扶了山壁低頭穿過“天井”,一手將腰畔長劍推到身後,這才得空回過身去拉他一把。爾後偏著頭擰起眉心努力回憶起那些言語,打定主意要蒙混過去:“說什麼讓我去尋往轉眼之主?”拭薇心知這事兒水太深,萬不能把他也一起拖了進去。
他卻借勢縱身一躍而上崖頂,輕悄悄落在了天井邊沿上,思付了一會,冷笑了聲:“我好辛苦打聽來的消息,偏生又便宜了你這懶丫頭。”說完還很是惋惜的搖搖頭,連連歎氣。
拭薇聞言雙眼微微眯縫起起,笑得更是燦爛,右手小指勾上劍鍔:“合計著,我費這老半天的勁原是又被你們給算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