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西飲食差異的原因
中國人一向以“和”與“合”為最美妙的境界。中國文化的精髓之一的體現就是和諧,同樣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也滲透著和諧。在烹飪中,“和合”的思想體現為“五味調和”,就是說,烹製食物時,“五味調和”的基礎是保留原味的自然之味,而指導這一調和就要陰陽五行的基本規律。“共享”的方式是中國人請客吃飯所采取的,大家喜歡圍聚一席,共享良辰美景,共品桌上佳肴,這種集體主義思想大概源於“飲食所以合歡也”,強調一個“合”字。
強調個人主義為英、美等西方國家的個人價值觀,個人價值觀與尊嚴對西方國家的人來說尤為重要,個體的特征與差異極其注重,這種與中國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取向也必然體現在西方飲食上。西餐中除少數湯菜,如肯德基裏麵的蔬菜鮮蔬芙蓉湯,是一碗裏麵是多種素菜原料集中在一起熬製而成之外,正餐中各種原料互不相幹,魚就是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及時有搭配也是在盤中進行。例如,肯德基裏麵的“黃金咖喱豬扒飯”,就是一個盒子裏麵下麵放一勺米飯,米飯上麵的一邊是豬扒,而另一邊則是煮青豆,加兩片番茄即可。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味道上各種原料互不調和,涇渭分明。“西方重分別”的社會文化都在以上體現出來。另外,西方人請客吃飯一分餐製奉行。首先是根據自己的喜好想吃什麼就點什麼,各點各的菜,按照自己的用餐習慣隨意添加調料,彼此互不影響,連極小的孩子都有專門的高凳子,自己的一份菜,一套餐具,這也表現了西方對個性得尊重。
三、結束語
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是明顯的,而且各有長處。西餐提倡健康,中餐重視美味、美觀。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中西飲食文化將在碰撞中融合,融合中互補。現在,西餐開始向中餐的色、香、味的方向發展,中餐也開始注重事物的科學性、營養性。即追求美味又重視健康的新飲食觀最終會深入人心,中西飲食文化也會在新的發展中融會貫通。
參考文獻:
[1]李鳳風. 由“佛跳腳”和肯德基炸雞看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J]. 消費導刊,2009
[2]單士坤,王敏. 民族文化心理與中西飲食文化之對比[J]. 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2)
[3]卞浩宇. 論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J].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2)
[4]張洪萍. 試論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J]. 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0
[5]滕延江,王勇. 民族文化心理與中西飲食文化之對比[J]. 濰坊學院學報,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