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超越別人,先要超越自己(1 / 2)

4.超越別人,先要超越自己

越是沙漠中的跋涉,是逆境中的奮起,是夢想繽紛的希冀,是迎接死神的笑靨。它把每次失敗都歸為一個嚐試,不去自卑;他把每一次成功都想象成一種幸運,不去自傲。

超越,是對誘惑的藐視,是對傷害的豁達,是愛與愛的牽手,是生與生的謙讓。它把塵封的心胸敞開,讓狹隘自私逃亡;它把自由的心靈放飛,使寬容達觀回歸。

超越,是靈魂的淨化,是境界的升華,是心靈的後花園,是人生永恒否定與不斷發展的日臻完善。

把握自己,戰勝自己

有一對父子倆都是拉比。父親性格溫和,考慮周到;而兒子卻孤僻、傲慢,所以他一直沒有成功。

有一天,兒子對父親抱怨,老拉比說:“我的孩子,作為拉比我們之間的區別是:當有人向我請教律法上的困難問題時,我給他回答。他提出的問題以及我的回答,我的提問人和我都滿意;但是若有人問你問題,則雙方都不滿意——你的提問人不滿意,是因為你說他的問題不是問題;你不滿意是因為你不能給他一個答案。因此,你不能怪別人而必須放下架子鼓勵自己,才能成功。”

“父親,你是說我必須超越自己?”

“是的,”父親回答,“真正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成功的人。”

成功人士與普通人們的差別在哪裏呢?他們的差別就在心態。成功的人士比一般的人們富一千倍,難道他們就比普通人們聰明1000倍嗎?絕對不是!

現代科學表明,人的資質相差不多,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也是後天造成的。試想一下:你的中小學同學,大學同學畢業的時候大家的起點都是一樣的,而過了很多年後,同學再次聚會的時候,你會發現大家的變化,有的同學開著奔馳寶馬,有的開著帕薩特、寶萊,而還有人騎著自行車,大家的差距由此可見。難道你覺得同學間的智力差距就真的那麼大嗎?絕對不是!人生成功的關鍵是把握自己,戰勝自己。

當今社會,生存競爭日趨激烈,能否在社會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戰勝他人。無論如何,青少年必須麵對這個現實:若要戰勝他人,首先必須戰勝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這些弱點在與他人的較量中往往被對手利用或擊中,使自己陷於被動或失敗的境地。這種自我的局限性是人們戰勝他人的主要障礙,誰能超越它誰就會所向無敵。

劉墉曾說過:“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隻有超越自我,方可超越別人。”青少年隻有學會超越自我,才能戰勝他人。

超越一切,超越自己

張海迪小名叫玲玲。出生於1955年的張海迪在5歲之前,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快樂而活潑,成天蹦蹦跳跳地跑來跑去。可惜,蹦蹦跳跳的時光是那樣短暫。還不到6歲的時候,她突然得病了。經過反複檢查,醫生確定她患的是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複發作,非常難治。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術,脊椎板被摘去6塊,最後高位截癱。這樣,原來天真活潑的玲玲,現在隻能整天臥在床上。一天,玲玲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就對媽媽說:“媽媽,我要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