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誌者,事竟成(2 / 2)

有誌者,必定成功

盲人威爾遜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業家,經過多年的奮鬥,他從一個普普通通的小職員而擁有屬於自己的公司和辦公樓,並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尊敬。

有一天,威爾遜在街上碰到一個盲人乞丐,他掏出100美元遞給盲人後正準備離開,盲人拉住他,喋喋不休地說:“您不知道,其實我並不是一生下來就瞎眼的,都是23年前布爾頓的那次事故!太可怕了!”

威爾遜一驚,問道:“你是在那次化工廠爆炸中失明的嗎?”盲人仿佛遇見了知音,興奮地連連點頭:“是啊,是啊,莫非您也知道?這也難怪,在那次事故中,光炸死的人就有93個,傷的人好幾百,那可是頭條新聞啊!”

盲人越說越激動:“您不知道當時的情況,火一下子冒了出來!仿佛是從地獄中冒出來的!逃命的人群都擠在一起,我好不容易衝到門口,可一個大個子在我身後大喊:‘讓我先出去!我還年輕,我不想死!’那個年輕人把我推倒了,踩著我的身體跑了出去!我當時已失去了知覺,等我醒來後,就成了瞎子,命運真是不公平啊!”

威爾遜冷冷地說:“事實恐怕不是這樣吧?你說反了。”

盲人一驚,用空洞的眼睛呆呆地對著威爾遜。威爾遜一字一頓地說:“我當時也在布爾鈍化工廠當工人,是你從我的身上踏過去的!你長得比我高大,你說的那句話,我永遠都忘不了!”

盲人站了好長時間,突然一把抓住威爾遜,爆發出一陣大笑:“這就是命運啊!不公平的命運!你在裏麵,現在出人頭地了,我跑了出去,卻成了一個沒有用的瞎子!”

威爾遜用力推開盲人的手,舉起手中一根精致的棕櫚手杖,平靜地說:“你知道嗎?我也是一個瞎子。你相信命運,可是我卻不相信。

這就是堅強而有誌氣的威爾遜先生,一個不屈服於命運的強者。威爾遜雖然目盲,但知道自立,終成一片光輝的事業,而一些健全者反倒用乞求博取路人的同情。人與人相比,真有天大的區別啊!

“櫪驥不忘千裏誌,病鴻終有赤霄心。”“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一句句警語告訴青少年:不論什麼時候都不應該忘記自己的誌向,自己的理想。“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賦有《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這些聖賢即使在落魄不得意時,也能創出如此偉績,就是因為他們始終執著於自己的誌向。“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蘇軾說過:“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也在告訴青少年:做人要做一個有誌氣的人。

人生路上不可能總是鋪滿鮮花的,關鍵是在遇到痛苦、憂愁和煩惱時,怎樣對待困境,如何保持清醒的頭腦,去戰勝重重的困難。

人貴有誌,有誌者事竟成。一個有誌氣的人,是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的。古人雲:“廉者不受嗟來之食。”跪著來錢雖然有時很容易,但得到金錢的同時卻失去了做人的尊嚴,失去了許多金錢買不到的東西。我們在不斷追求、奮鬥的過程中,必定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有時可能會放棄自己的信念,進而不思進取。其實,人生中的困難是難免的,關鍵是有誌氣,相信有誌者事竟成,隻有這樣,人生才會更加有意義。

俗話說: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對於青少年而言,隻要心中長存著“滄海可填山可移”的大誌,相信,在其人生路上,成功會一直伴隨左右。世上沒有恒常的失敗。在失敗之後,繼續保持奮發向上、百折不回的誌氣,成功定會屬於他。英國有句名言:沒有一種工作是曠日持久的,隻要你有誌氣去完成。誌氣不泯,你會體會到成功的快感,品味到“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