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
這幾天整天都坐在電腦前弄微信公眾平台,什麼一級菜單、二級菜單的,腦袋根本不夠用,越是漸漸進入製作這個平台的深處,就越有種力不從心的失敗感,本來是交給專門的網站托管公司給做的,可人家不了解你這個行業的具體情況,我也沒法用他們的專業術語進行溝通,就隻好盡可能多的把運動、減肥、營養、損傷等等的素材準備充分後提交給他們;接下來涉及到“動態教學”的訓練動作拍攝,一百多個訓練動作,光線、角度、聲音等等拍攝技術問題又搞得我總發脾氣,好不容易拍完了必須自己編輯,截圖、加背景音樂、儲存、藍牙傳輸......又是一腦子漿子,煩死了都!網速還死慢!
死活是熬過了“動態教學視頻”這一步,該建立“微社區”了,這是個跟大家動態交流的平台,先不說別的麻煩,就光“網絡語音”這一塊兒我就快憋死了,這麼多年我帶組運動、帶著減肥,疏導大家心理,就是平時和大家聊天也多是相關的話題,可在微信平台上不僅有以前的老隊員,還有更多的新朋友,人家用的都是“互聯網格式”,她們相互流暢地聊著,有的措辭我甚至都不知道是啥意思,能感覺到自己傻乎乎地坐在電腦前哪兒都不敢碰的囧態;再想想平時帶組,幾十人跟著我的口令統一著動作;統一著呼吸;幾十雙眼睛地隨著我的動作而移動;每周一次的稱完體重後,隊員高興地拉著我的胳膊,跳著說這周又減了多少、多少......。你能感覺得到作為教練,此時我的心跳嗎?你能理解每當我一想起那些場景都會眼眶紅潤嗎?那不僅僅是因為享受到了信任而有的存在感,而是我作為這個社會的個體,能夠實現自我價值的,幾乎是全部的托付。
可現在,坐在電腦前,心裏有這麼大的一個構思,因為自己知識麵的局限性,手卻不知道放哪。生活角色稍一轉變,立刻就歸零了。
在這段跨界的工作中著實體會到了連環創業的辛苦,就像是為了尋找答案我進入了一間屋子,漆黑的什麼也看不見,摸索著好不容易找到牆上的電燈開關打開一看,這屋子裏麵有好幾個門,當我打開其中一個門再看,又是漆黑一片,再繼續摸索,錯了再退出來重新找,真的是脾氣也沒了,牢騷也沒了。
其實一個電腦外行也沒必要非得把平台做得那麼可心,像別人一樣交給管理公司弄得差不多就得了,可我是跟我帶過的幾千名隊員承諾過的,答應了他(她)們可以在手機裏隨意就可以看到我平時帶大家訓練的所有動作,以便在家可以方便自己運動,方便大家回憶起在訓練營的生活情景,就憑大家這份依戀,我一步就跨進了這片陌生的領域,既然是跳進來了,退回去又嫌太丟人,就得低頭忍往前著趟,缺啥補啥吧。
這份苦楚我也沒地方傾訴,就寫到這個書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