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MOOC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MOOC教學會隨著時間的演變而變得不斷完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也會不斷地得到提升。隨著MOOC的發展,一旦擁有學位授予權,就會對我國高校教育係統造成巨大的衝擊。目前我國高校在教育過程中正在逐步實現高校教育工作的信息化,其目的就是為了實現我國教育的教育內容、教育手段以及教育方法的現代化,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全麵提升。
教育係統中破壞創新性的複雜性以及特殊性緊密地聯係在一起,但是,截至目前為止,還無法預料到MOOC這種新出現的教育模式將對我國的教育係統產生何種影響。需要認識清楚的是,教學是一個複雜的係統,其中涉及方方麵麵的利益主體。應該認識到學校教育與市場經濟主體之間有著十分大的差別。我國政府也會對教育進行專項資金投入,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在使用破壞性創新理論來認識高等教育過程中出現的MOOC現象時,應該從深層次進行理解,避免從表麵上認識和看待問題。針對大學教育的特殊情況,不能用破壞性創新理論的原有框架對大學教育進行解釋。
Zhu(2012)比較了數字技術如何瓦解音樂工業與MOOC對高等教育的影響。他認為,信息技術在音樂領域的應用改變了音樂使用CD發行的傳統模式,新技術在音樂發布中的應用,降低了音樂發布的成本。但是也應該認識到學校教育與音樂發布相比有著本質的不同。MOOC所麵向的服務人群主要是沒有能力參加高等學校教育的學生,這種能力既包括文化水平方麵,也包括物質方麵。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在MOOC建立的初衷麵向的人群是職場人群,麵向已經工作但是沒有時間進行係統學習的人群。因此,MOOC無法像iTunes取代音樂工業的CD一樣替代傳統的大學。但是也不能否認,MOOC的發展與成熟為那些渴望大學教育,但是沒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的人群,提供了一個進行學習的機會。
從破壞性創新理論的角度進行審視,MOOC被Coursera和Udacity視為破壞性創新,其主要原因在於MOOC作為新的模式核心的市場,滿足了一部分學習者的求知需求。對於提供MOOC學習環境的高等院校而言,MOOC被當作進行網絡在線學習的實驗,來檢驗在線學習的效果,豐富學校的教學方式,完善已有的教學方法,開辟新的教學途徑。如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創建edX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在線教育服務於它們的校內學生。對於那些沒有提供MOOC的高校,也可以利用其他高校所提供的MOOC來改善校內教育。如聖何塞州立大學正在傳統教學中使用MOOC來實現“翻轉課堂”,即讓學生將MOOC作為家庭作業來完成,而在課堂中則鼓勵更深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