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序章 餘波未了(全)(3 / 3)

“如此,就罰你一年的俸祿吧。”曹操下達了對夏侯惇的懲罰命令,同時下令嘉獎李典:“賞李典五百金吧。”

“多謝主公。”無論是夏侯惇還是李典都俯首拜道。對於夏侯惇來說,這一個稱法並不是很嚴重,自在他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而對於李典來說那賞賜卻是十分豐厚了,就自己這麼一個敗軍之將來說,僅僅是因為一次合理的建議就被賞賜如此眾多的東西,這著實讓李典對曹操感激不已。他當下跪伏於地,頭扣得震天響,心中對曹操更是忠誠不已。

“唉,有什麼好謝的。這其實是你應該得到的東西。說實在話,你們這次兵敗我實際上也有一定責任才是。當初我心中存在這那麼一個萬一,而沒有阻止你們的進兵,這實在是我的過錯。”曹操淡淡笑笑,臉上竟有些許苦澀:“你們都知道荊州牧劉表遣韓嵩來此的事情吧。他是想和我們簽訂和約的。這事情對我們來說並不是太好,但卻也在我們可以忍受的範圍之內。我之所以把他涼在那兒不去理會他,一邊是為了通過這樣的舉動落下劉表的麵子,一方麵則是想通過這麼一個時間差給劉備一個好看,以擺脫我們在談判桌上被動的局麵。畢竟,宛城是我軍南線一個很重要的據點,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我實在不願意看到這個據點落在劉備的手裏。所以我默許了元讓的出征,我原以為憑借著元讓的武勇和兵勢是可以將宛城重新奪回的。但由現在看來,這是我估計的錯誤。不單單是有了一個我們從來也沒有想過的年輕人李晟的出現,更重要的是劉備自己也已經成長到了一個令我們刮目相看的地步。劉備比以前強了很多啊。昔日的英雄就現在看來依舊是寶刀未老。”曹操歎息著,他頭幽幽的看向外頭:“軍隊一敗再敗,看來宛城暫時是拿不回來了。我必須迅速和韓嵩簽訂和約才行。”

“對不起,主公。讓您如此的憂心,這都是我們的過失啊。”見曹操如此寂落不已的說,曹操手下的眾人不禁有些誠惶誠恐的拜服於地。在他們的心中,以臣子的身份為主公分憂乃是份內之事。如果作不好這份內之事,而因此讓主公擔憂,那絕對是自己的過失。他們因此而向曹操請罪。

“算了,這樣的事情,誰也想不到,怎麼能因此而怪罪你們呢?諸位休要再請罪了,我曹操可不是因為這區區的一點挫折便會亂發脾氣的人。眼下還是輕快把南方的陣線給穩定下來,好讓我們能騰出手向北邊的袁尚發動進攻。吃掉袁家的勢力,這才是我們最關鍵的事情。”曹操深深的吸了一口起,把腦海中那種種自責、傷心之類的負麵情緒全然拋之腦後,重新又恢複了他身為一番霸主的從容不迫。他迅速的讓人告訴皇帝,說明日早朝會見自襄陽而來的荊州使者韓嵩。

時是建安八年七月。曹操與荊州劉表的使者韓嵩在許昌簽訂了和約:雙方約定以宛城為邊界,互不侵犯;荊州牧劉表向漢帝進貢上表;漢帝冊封劉表為荊侯。

和約簽訂,劉表令劉備停止北進,並斷絕對劉備軍進行補給。這其中的理由自然是冠冕堂皇的。劉備雖然知道這是對自己不利,卻也無從反駁而起。作為補償,他從劉表的手裏獲得了新野到宛城之間的領地。這原本就是他自己打下來,隻是劉表從法律上給予他承認的名份而已。劉表是荊州牧,他自然是有這個權利的。

看著一車一車原本被放在新野倉庫裏的糧草物資被運走,不要說關羽、張飛了,就連一向沉穩的陳到也心中暗暗的隱含著火氣:“這算什麼?是打算徹底的拋棄我們嗎?居然一點糧食也不給我流。這樣的統治者,如此的摳門,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呢。還說什麼寬大仁慈,純粹就是要利用我們的時候說得比什麼都好聽,目的達到了就翻臉不留人嘛。”三員虎將狠狠的盯著離去的車隊,那擇人欲嗜的火焰不約而同的在他們的眼底打轉著。如果不是劉備親自下令阻止他們,隻怕他們三個立馬就要操家夥把來拉東西的人全都斬了。

“大哥,您就這樣什麼也不管嗎?沒有了這些軍糧,我們倒時候去和西北風啊?”張飛的大嗓門總顯得怒氣衝衝。這也難怪他生氣,畢竟劉表這樣做實在是有些絕了。

“由他們去吧。劉表大人想來也是沒有任何辦法。這樣的要求,恐怕是曹操在與劉表大人簽訂的和約總特別要求的吧。”劉備強顏歡笑著說道。這隻是他給手下人的解釋而已。其實他自己也知道事情滿不是那麼回事。“自己的兵力太過龐大,自己展現出來的實力太過強悍,這才是劉表大人對自己這邊作出這樣決定的原因啊。其實,他是在限製我的發展。”劉備心中頗為苦澀。他再一次感到了寄人籬下的悲哀。

“還是想想怎麼解決眼下的問題吧。”劉備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轉身會問自己這邊的“後勤部長”孫乾:“公佑,我們現在還剩下多少糧食?”

“五萬餘石,隻夠我軍就食一個月的。”孫乾苦澀的搖了搖頭說道:“兩戰的勝利,我們俘虜了曹軍近兩萬人。這使得我軍所要負擔的糧食大大增加了。雖說現在已經是七月,離收獲並不是太遠,但劉表大人的撤資,卻讓我們很可能連收獲都看不到。還有兩個月啊。”

“是這樣嗎?”劉備更加苦澀了:“那怎麼辦?把這些人都放回去嗎?那可是會再次增加曹操實力的。對此,我可是舍不得阿。”

“說的也是。如今已是七月了,就算是讓他們都去屯田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把他們全都留下,劃歸我軍,卻又是讓我軍無法承受的。怎麼辦呢?”孫乾頓時一籌莫展起來。

“能不能向城裏的商人求助呢?我聽說城西的泗水居曾經把一批糧食直接存放於店後的倉庫裏。”思考了良久,孫乾向劉備建議道:“主公治理新野對百姓頗是有恩,此刻主公有難了,城裏的百姓,應該不會對主公見死不救吧。”

“這有可能嗎?這世上都是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啊。”劉備有些懷疑,雖然他也看得出來李晟是一個重感情的人。

“總之還是去跑一趟吧。多少還是有些希望的。”孫乾說道。

“那也是……”劉備點了點頭,深深的看了孫乾一眼:“還是我親自去吧。為了表達我的誠意。”

“這不太好吧。畢竟那邊都是些商人。”孫乾有所遲疑。

“商人怎麼了。隻要能夠解我軍大難就可以了。”劉備不以為然的說道。

他真的直接去了一趟泗水居,也真的拿到了被李晟留下的糧食。整整二十萬石白花花的大米,足以度支他軍隊四五個月的用量了。

麵對非常好說話的泗水居掌櫃,劉備有些懷疑:“這還是商人嗎?不是說商人都是趨利嗎?怎麼他一下子就肯把這麼多糧食給我,還不收我一文錢呢?”

劉備好奇的打量著泗水居的掌櫃,卻見他從櫃台下掏出一封信來,直接交給了劉備:“這是我們老板交代下來的事情,他讓我把這封信和這批糧食都交給您。”

“哦?你們的老板?”劉備低頭看了看那信封,一下子卻是呆住了。隻見那興奮之上書寫的幾個拇指大小字“玄德叔父親啟 侄兒李晟拜上”讓他一下子明白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