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米-26直升機(3 / 3)

外形尺寸

旋翼直徑3200米

尾槳直徑761米

機長(旋翼和尾槳轉動)4003米

機身長(尾槳除外)3591米

機高(到旋翼槳轂頂部)815米

機高(尾槳旋轉)1160米

水平尾翼翼展602米

主輪距717米

前主輪距895米

內部尺寸

貨艙

長度(裝卸跳板放下)1500米

(不包括跳板)1200米

寬度320米

高度295~317米

容積1210立方米

麵積

旋翼槳盤80425平方米

尾槳槳盤4548平方米

重量及載荷

空重28600千克

最大有效載荷(內部或外部)2000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496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56000千克

最大槳盤載荷068牛/平方米

最大功率載荷381千克/千瓦

性能數據(A:米-26;B:米-26M)

最大平飛速度A295千米/小時

正常巡航速度A255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

A4600米

B5900米

懸停高度(有地效)

A(國際標準大氣,載荷5100千克)1000米

B(國際標準大氣+15℃,載荷12300千克)1000米

懸停高度(無地效、標準大氣)

A1520米

B2800米

航程

A(2500米高度,國際標準大氣+15℃,載荷7700千克)500千米

B(2500米高度,國際標準大氣+15℃,載荷13700千克)500千米

A(海平麵,國際標準大氣,最大內燃油,最大起飛重量下,5%的餘油)590千米

A(海平麵,國際標準大氣,帶4個副油箱)1920千米

國內應用

2008年5月26日上午11:05,一架紅色米-26直升機吊裝了一台重約132噸的重型挖掘機前往唐家山堰塞湖壩體。

2008年5月25日15時50分許,由俄羅斯支援中國四川搶險救災的一架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飛抵四川德陽市廣漢機場,將執行吊運大型機械設備的任務,僅用兩架次就將唐家山堰塞湖230名受災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

2008年5月29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後形成的最危險的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搶險取得階段性勝利。在岷江主汛期到來之前,為確保天府之國的平安將立下汗馬功勞。同時,也凸顯國內對大型直升機的缺乏。

2009年6月10日下午6時06分,帶著巨大的轟鳴聲和四處飛揚的塵土,米-26在眾人的期盼中穩穩地降落在南川區水江鎮臨時機場的“十”字框上。這預示著挖掘機等重型機具將可以迅速進入武隆搶險現場,從而大大加快搶險救援的進度。

2009年6月11日,重慶武隆救援搶險工作已經進入第七天。早晨9時56分,米-26直升機成功將挖掘機吊運到武隆山體垮塌搶險救援現場。稍早前,米-26直升機調運了一台鼓風機到達垮塌現場,這同時也為調運更大型的挖掘機等設備做試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