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AH-64——“阿帕奇”(3 / 3)

2002年4月美國國防部宣布可能在當月末向科威特出售16架AH-64D。波音與科威特就AH-64采購問題已談判多年。最初科威特於1997年提出以8億美元的價錢購買16架AH-64D,但因為財政問題被迫拖延。預計這次購買數量在14到18架之間。

據悉科威特已經準備好10億美元資金用於購買飛機、訓練設備和“長弓”雷達。此外科威特還應購買配套的火箭彈和導彈。據稱科威特還打算購買相應的“毒刺”導彈。

2002年5月,美國政府批準出售台灣30架AH-64D,按之前的美台“軍售案”,可望於2005年交付第一架,2006年完成戰備。台陸軍原計劃采購共75架AH-64D,按美國陸軍編製組成一個中隊,含三個連。

2002年7月,以色列計劃在以軍的AH-64D上采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先進目標獲取指示/飛行員夜視係統(M-TADS/PNVS)。該係統綽號“箭頭”,以色列可能會成為第一位用戶。“箭頭”係統可大大增強AH-64D的TADS/PNVS係統的探測範圍、清晰度和可靠性。美國陸軍目前已有足夠的資金預算,將為所有501架美軍AH-64D裝備“箭頭”。

實戰表現

阿帕奇1989年在巴拿馬首次參戰,1991年海灣戰爭和空襲南聯盟以及最近的伊拉克戰爭中阿帕奇均顯示了很強的作戰能力,對坦克和裝甲車以及其他車輛和人員等軟硬目標均有很強打擊力。

AH-64“阿帕奇”是美國第二代武裝直升機。據外軍飛行試驗證明,“阿帕奇”的機載航空電子設備等技術都優於俄羅斯的卡-50。

從實戰經驗看,“阿帕奇”更是功勳卓著。如海灣戰爭,美軍一個武裝直升機營一次戰鬥出動就擊毀伊軍坦克84輛、防空係統4個、火炮8門、輪式車輛38輛。這些足以說明AH-64“阿帕奇”是當今世界技術最先進、火力最強的武裝直升機之一。

海灣戰爭中阿帕奇打響了第一槍。1991年1月17日淩晨,“沙漠風暴”空襲行動前22分鍾,美軍的8架AH-64武裝直升機以低空飛行方式巧妙地躲過伊軍雷達網,隱蔽進入伊拉克南部。

發現伊軍的兩座重要預警雷達站後,8架AH-64直升機分成兩組,向著伊預警雷達站猛衝過去。駕駛員按動發射鈕,一枚枚“地獄火”導彈噴著橘紅色的火焰從天而降。伊預警雷達站在連續不斷的爆炸聲中飛上了天。這為多國部隊空襲打開了一條安全通道,使大批戰鬥轟炸機從缺口進入,突然出現在巴格達上空。“沙漠風暴”行動由此展開。

海灣戰爭期間,多國部隊部署武裝直升機幾百架,而AH-64“阿帕奇”就占274架,約為美國陸軍裝備總數的一半,可以看出它舉足輕重。

2003年3月24日伊拉克戰爭美軍進攻巴格達的行動中,32架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對駐守在卡爾巴拉的伊拉克共和國衛隊“麥地那”師發動的猛烈攻擊打響了巴格達之戰的第一槍!並且在短時間內擊毀了伊軍的10輛坦克。

但是AH-64的維護複雜性在海灣戰爭中暴露了出來,由於海灣地區風沙很大,因此幾乎在每次出勤後AH-64都要徹底清潔其發動機、旋翼以及武器,否則就會出現因為故障而墜機的現象。

在1999年轟炸南聯盟行動中,美國幹脆取消了AH-64的作戰行動。因為南聯盟擁有大量肩抗式防空導彈,速度較慢的AH-64直升機剛好成為了這些導彈的活靶子。

技術參數

外形尺寸

旋翼直徑:1463米

尾槳直徑:279米

旋翼槳葉弦長:053米

尾槳槳葉弦長:0254米

機身長(尾槳旋轉):1554米

機長(旋翼、尾槳旋轉):1776米

短翼翼展:523米

(包括武器掛架):582米

機高(至垂尾):355米

(至尾槳):430米

(至旋翼槳轂頂部):384米

(至空速管頂端):466米

全高(AH-64D):495米

主旋翼離地高度(旋轉):359米

掛架中心線間距:

內側武器掛架間距:320米

外側武器掛架間距:472米

平尾翼展:340米

主輪距:203米

前後輪距:1059米

麵積

旋翼槳盤:16811㎡

尾槳槳盤:613㎡

平尾麵積:306㎡

垂尾麵積:297㎡

重量及載荷

空重

AH-64A:5165千克

AH-64D:5352千克

最大內部燃油重量:1108千克

最大外掛燃油重量(4個油箱):2712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裝-701發動機):9525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裝-701C發動機,轉場任務,滿油):10107千克

主要任務重量:6552千克

設計任務總重:8006千克

最大槳盤載荷:059牛/平方米

性能數據(A:AH-64A,重量6552千克,裝-701發動機;B:AH-64A,裝-701C發動機;L:“長弓阿柏支”,重量7530千克,裝-701C發動機。國際標準大氣)

最大允許速度:365千米/小時

最大平飛速度和最大巡航速度

A:293千米/小時

L:261千米/小時

最大爬升率(海平麵)

B:165米/秒

L:123米/秒

最大垂直爬升率(海平麵)

A:127米/秒

B:129米/秒

L:75米/秒

實用升限A:6400米

實用升限(單發)

A:3290米

B:3800米

懸停高度(有地效)

A:4570米

B:5240米

L:4170米

懸停高度(無地效)

A:3505米

B:4120米

L:2890米

最大航程(內部油箱燃油,30分鍾餘油)

A:482千米

B:407千米

L:407千米

轉場航程(最大外部和內部燃油、無風,45分鍾餘油):1899千米

續航時間(高度1220米,35℃):1h50米

最大續航時間(內部油箱燃油):3h9米

極限過載(低高度、空速達到304千米/小時):+35/-0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