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AH-64——“阿帕奇”
概述
AH-56“夏安”計劃被取消以後美國陸軍獲準展開AH-56的替代計劃,這項計劃就是所謂的“先進攻擊直升機”。“先進攻擊直升機”計劃目的是要提供陸軍一種全天候全能型攻擊直升機,並可用來對付敵人的裝甲與其他強化過的目標。
陸軍挑選兩家主要的國防承包公司參與這項計劃,一是貝爾直升機公司的YAH-63,另一個是休斯公司的YAH-64。75年9月和11月,由休斯公司研製的兩架YAH-64試飛原型機分別進行了首次試飛,與此同時一架地麵試驗機也完成了試驗任務。
1976年5月開始,兩種原型機進行對比試飛,美陸軍認為休斯直升機公司設計的機型在飛行表現、駕駛艙配置和係統整合上都比較優秀,最後正式宣布休斯YAH-64方案獲勝。後休斯直升機公司並入麥道公司,而麥道後又並入波音公司。1981年正式命名為“阿帕奇”,1984年1月第一架生產型AH-64A正式交付部隊使用。
性能指標
起飛重量6552千克,最大允許速度365千米/小時,最大平飛速度與巡航速度293千米/小時,最大爬升率(高度1220米,35℃)432米/秒,實用升限6400米,懸停高度(有地效)4570米,(無地效)3505米,航程(內部燃油)482千米,續航時間(高度1220米,35℃)1小時50分鍾,最大續航時間(內部燃油)3小時9分鍾,極限過載(低高度、速度304千米/小時)+35/-05g。
結構特點
總體布局4片槳葉全鉸接式旋翼係統,采用鋼帶疊層式接頭組件和彈性體擺振阻尼器。尾槳由兩副兩片槳葉的旋翼裝在同一叉形接頭上。機身裝懸臂式小展弦比短翼,可拆卸,每側短翼下有兩個掛點。
後三點式輪式起落架,起落架支柱可向後折疊,尾輪為全向轉向自動定心尾輪。
動力裝置兩台通用電器公司的T700-GE-701渦軸發動機,單台功率1265千瓦,應急功率1285千瓦,從第100架AH-64A起裝T700-GE-701C發動機,單台應急功率1417千瓦。
武器裝休斯公司的XM-230-E1型30毫米機炮,備彈量1200發,正常射速652發/分,可攜帶16枚“地獄火導彈”,可選裝70毫米火箭彈,每個掛點可掛一個19管火箭發射巢,最多可掛4個發射巢,共76枚火箭彈。
尺寸數據旋翼直徑1463米,尾槳直徑277米,機長(旋翼、尾槳旋轉)1776米,機高(至垂尾)352米,(至尾槳)430米,短翼翼展523米。
重量及載荷空重5092千克,最大起飛重量9525千克,最大外掛載荷771千克,主要任務重量6552千克。
“阿帕奇”機頭圓筒狀物體是目標截獲/標識係統和飛行員夜視係統等。包括一台高分辨串電視、一台“直視光學裝置“望遠係統、自動跟蹤器和激光光點跟蹤裝置。PNVS與目標截獲/標識係統相類似,它使飛行員在各種速度和高度條件下都具有夜視能力,實現貼地飛行。PNVS安裝在機頭上方,它可以使飛行員(正或副駕駛員/炮手)在夜間能通過頭盔顯示瞄準係統,景物圖像顯示在飛行員頭盔的單鏡片上,而且在這種景物圖像上可以疊印直升機的空速、飛行高度、方位等簡單飛行數據。
TADS位於PNVS下方,它可以在白天或黑夜為飛行員提供放大了的目標圖像(放大圖像有利於識別和攻擊),不同的是這種放大圖像在前艙是顯示在副駕駛員/炮手的頭盔鏡片上,在後艙則顯示在正駕駛員前麵的顯示屏幕上,飛行員能看到機外原大景物和放大的目標圖像。
美軍新型直升機從設計之初就有抑製紅外線訊號的裝置。紅外線導彈是低空飛機的最主要威脅,敵人發射的紅外線導彈彈頭上的尋標器,主要是尋找燃氣渦輪發動機的熱排氣管。
想要減少這種導彈尋標器的功效,方法之一是把直升機發動機排出的熱氣和大量的冷空氣混和,把它們排除到機身外,同時隔絕排氣管,如此,導彈才不會“看到”熱金屬。AH-64A阿帕奇的“黑洞”紅外線抑製器在這方麵的功能很強。
直升機也需要電子反製器才能在現代戰場中生存。電子反製器是一種高度機密且一直在演進中的技術,而這方麵的儀器與性能通常都是保密的,但一個典型的“黑盒子”大概包括以下幾種儀器和設備:
1、雷達警告接收機——用以警告機上人員,使他們知道自己已遭到敵人雷達的追蹤,如此才能采取規避行動。
2、雷達幹擾器——會發出幹擾訊號,用來妨礙並幹擾敵人的雷達。
3、幹擾絲散布器——會發出一團包覆金屬的雲團,可以強吸射特定的雷達頻率,幹擾敵人雷達幕,隱匿真正的目標。
4、熱焰彈發射器——可以用來“誤導”紅外線導彈。
5、紅外線幹擾器——一般來說,這是裝在直升機尾部的一個電子加熱“磚”,可以發射出很強烈的特定波長的紅外線,使敵人導彈彈頭上的敏感尋標器被迷惑而產生困擾。現有的紅外線幹擾器的機型是ALQ-144,同時,由於它的外形獨特,使它被取了一個綽號,就叫“迪斯科球”。
以上種種先進的裝備,使得美國直升機成為世界上最好的直升機。這並不是說它銳不可當,而是和越戰時期的美軍直升機比較起來相當堅固。至於載重量方麵,東南亞叢林的作戰經驗,已勝得在炎熱氣候下作戰的能力,成為所有新直升機設計的必要條件之一。
“4000/95”這個神奇的數字,被用來衡量直升機的性能。這個數字代表一架直升機在標準載重量下,在華氏95度(攝氏35度)氣溫中以95%有們垂直爬升的性能。這種狀況接近最惡劣的發動機狀況(燃氣渦輪在冷空氣中才能產生最大的馬力,在炎熱、潮濕的氣候中,所產生的馬力最少),而且可能在波斯灣和巴拿馬地區遭遇到。如果考慮到全世界動亂地點的地理位置,這種規範是很合理的。
技術特點分析與述評
AH-64生存能力非常強,其旋翼采用了玻璃鋼增強的多梁式不鏽鋼前段和敷以玻璃鋼蒙皮的蜂窩夾芯後段設計,經實彈射擊證明,這種旋翼槳葉任何一點被12.7毫米槍炮擊中後,一般不會造成結構性破壞,完全可以繼續執行任務。
機身采用傳統的蒙皮-隔框-長衍結構,其95%表麵的任何部位被一發23毫米炮彈擊中後,仍可保證繼續飛行30分鍾。前後座艙均有裝甲,可抵禦23毫米炮彈的攻擊。
兩台發動機的關鍵部位也有裝甲保護,而且中間有機身隔開,兩者相距較遠,如果有一台發動機被擊中損壞,也還有一台可以繼續工作,保證飛行安全。提高直升機的生存能力,等於是提高了直升機的作戰效率和部隊的戰鬥力。
AH-64A也有不少缺點:
首先是光學和紅外觀瞄係統在惡劣氣象或煙塵中受到極大影響;
其次發射地獄火導彈時必須露出機頭並進行製導,容易被敵人擊中;
三是操作複雜,開關多達1250個,盡管在陸軍中率先裝上了1553B數據鏈,但整合得不夠好。
因此麥道公司推出了一個“阿帕奇”的多階段改進計劃,先後出現了AH-64B和AH-64C兩種型別。AH-64B是根據1991年海灣戰爭的使用經驗提出的改型,與AH-64A相比主要加大了左前方的電子設備艙,具有發射AIM-92“毒刺“空對空導彈的能力,加裝了衛星全球定位係統和自動目標移交係統,具有目標交接能力,並改善了直升機的可靠性、適用性和維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