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壽捋了捋花白的胡須說道:“我今天六十有二啦,給大家夥出出主意還行,當不得這個領頭的,你們年輕人張羅吧,需要我張莊做什麼,支應一聲就成。”
李察又轉頭對劉秀才說道:“劉秀才,你來做這個領頭人可好?”
劉秀才趕緊擺了擺手:“不成不成,我隻會衝鋒陷陣,這動腦子的事我可做不來。”
哼哼,就知道你們都不願意當這個出頭鳥。李察朝王莊的王昌才拱手說道:“王大哥你能寫會算,是有名的明白人,張大爺和劉秀才既然都不願意當這個領頭人,我看這個領頭人非你莫屬了。”
王昌才支支吾吾地說道:“這個嘛,咳咳,我不太會這個,咳咳,還是你來領頭吧。”
李察把目光轉向剩下兩個村子的代表,不等李察說話,他們就趕緊說道:“李察你就不用謙虛了,這事最早是你李家莊提出來的,這領頭人非你莫屬哇!”
王庚在旁邊看得暗暗發笑。剛才嚷得挺歡的幾個年輕人麵麵相覷,當六個村子的領頭人,多有麵子,比當個地保裏長還光鮮呐,怎麼都沒人願意當?
李察咳嗽一聲說道:“如今賦稅繁重,尤其是這漕糧,不抗糧大家都沒活路!既然大家鐵了心的要抗糧,就要一直抗到底!我知道大家都擔心槍打出頭鳥,既然如此,我李家莊就來當這個出頭鳥!不過我先把醜話說道前麵,這次抗糧,是要硬抗到底的!誰都不能中間退出!誰要是不敢抗糧就提前退出,大家還是鄉親。但要是開始抗糧後誰再退出,那就是在坑我們這些繼續抗糧的,那就是大家夥的敵人,以後就別再想在這片混了!誰要是抗糧中敢私通官府,別怪我李察不講情麵。我話就撂這了,諸位有什麼意見沒有?”
祠堂裏半天沒有一個人說話,隻聽見偶爾有人咳嗽兩聲。張慶壽率先說道:“察伢子這話在理,無規矩不成方圓。既然決定抗糧了,就得立個規矩,我看察伢子做這個領頭人非常好。”其它幾個人紛紛點頭稱是。
王庚欣慰地點了點頭,李察雖然有點優柔寡斷,關鍵時刻還是不掉鏈子的。
李察擺擺手說道:“我李家莊願意做這個出頭鳥,但我能力淺薄,還是不太適合當這個領頭人,我結義大哥王庚文武雙全,智勇兼備,最適合當這個領頭人,諸位覺得如何?”
王庚麵帶微笑向眾人拱手行禮:“王庚,字仲田,江寧人士,長毛作亂後流落此地,和李察一見如故,結為兄弟,見過各位父老鄉親。”
張慶壽眯起了眼睛,和劉秀才對視了一下,暗暗點了點頭。隻要李家莊願意出頭,誰來當這個領頭人不太打緊,反正都是李家莊的事,眾人都表示同意。
王庚說道:“既然各位都這麼抬舉在下,我王某人也就卻之不恭了。張老說的好,無規矩不成方圓,今天大家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大家就商量一下這抗糧的章程。各村出人多少,出糧多少,以後官府來征糧該如何應對,這些都得拿出個章程來,也好方便行事。如果以後覺得這章程有什麼不對,大家夥再聚一塊重新商議,如何?”
經過一番唇槍舌戰,到了天快黑的時候,眾人最商議出了最終的結果,李家莊出人一百,王莊出人八十,劉家寨出人六十,張莊出人六十,組成三百人的護糧團,由王庚擔任總教頭,統籌管理全局,護糧團所需費用由各村按出人的人頭均攤。官兵一旦派人強行征糧,就由王庚負責帶人抗糧。
送走眾人後,李察和王庚都送了一口氣。李察臉上再也沒有了猶豫的神色,自信的說道:“有了這三百人打底,把朱家角,練塘兩鄉各個村子都聯合起來,起碼得有三千人,再去聯合嘉定縣抗糧的鄉親們,聚起上萬的隊伍,我倒要看看,官府能把我們怎麼著了!”
“就是這個道理,便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既然鬧了,就鬧大點。現在朝廷自顧不暇,哪有功夫管咱們這些草民,等朝廷真派大軍過來,咱力量已成,誰勝誰負,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