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大汗派來的,你們趙大人說要向我們大汗投降,快點把籃子放下來吊我們上去!”
“投你媽個頭,誰說要向你們投降了?你們向我們投降還差不多。”
“你們一個姓趙的使者說的,不信你去問他。”
“問你媽個頭,我們這裏隻有一個人姓趙,就是咱們趙大人,哪裏來的姓趙的使者?”
“幾個時辰之前上去的那個人就是。”
“是你媽個頭,老子今天從天亮站到現在,連個鬼影子也沒看見,你們是不是大白天見到鬼了?”
“可是我們明明……”
“明你媽個頭!你們走不走?不走我就放箭了!”
皇太極的兩個心腹嚇得落荒而逃,回到營中一五一十地講給皇太極聽,皇太極聽了之後氣得七竅生煙,心想好你個趙率教,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騙於我,我不把你撕成碎片才怪!
忽然轉念一想,趙率教之所以一反常態變得這麼勇敢,一定是因為他相信守在寧遠的袁崇煥會派人來救他,隻要我攻下寧遠,把錦州變成一座孤城,我看你還投不投降?
於是皇太極隻留下一小部分人馬包圍錦州,率領其餘的大部隊繞過錦州,直奔寧遠。
然而當他趕到寧遠的時候,看到的情形讓他大吃一驚:
袁崇煥居然沒有像上次那樣龜縮在城裏,而是在城牆下麵擺開了陣勢,像是要跟他在城外決一勝負!這不是在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嗎?袁崇煥難道不知道明軍從未在野戰中贏過滿州的八旗軍嗎?難道他因為上次的僥幸取勝變得趾高氣揚忘乎所以了嗎?難道他跟以前的明軍主帥一樣也不過是個百無一用的書生嗎?
吃驚之餘,皇太極感到迎來了一個千載難逢的複仇的好機會,於是他毫不猶豫地率領手下將士像餓狼一般向寧遠撲去——
戰鬥打響了!
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更讓皇太極出乎意料:
袁崇煥的部隊不僅沒有退縮,反而勇敢地迎了上來,與此同時城樓上炮火齊鳴,隨著每一聲炮響,他手下的八旗將士就會齊刷刷地倒下一大片,兩軍接觸以後,明軍的炮火又向他們的後方延伸,使得後麵的部隊無法向前麵增援,前麵的部隊在與袁軍的麵對麵較量中也沒有占到半點便宜,反而越來越少……
打了整整一天之後,皇太極無奈後撤,這時他才發現自己比先汗努爾哈赤輸得更慘,努爾哈赤差一點就要破城而入,而他連寧遠的城牆都沒有摸到!
這也是皇太極第一次領教袁崇煥和他的關寧鐵騎的厲害,雖然這個時候關寧鐵騎僅僅創建了不到兩年而已。
更讓皇太極惱羞成怒的是,趙率教居然趁他不在時出城打了幾個勝仗,逼著他不得不回師錦州。
回到錦州以後,皇太極發現部隊的士氣已經低落到了極點,如果再不打一個勝仗的話,恐怕難以收拾,於是他決定全力進攻,不顧一切也要拿下錦州城!
不過在攻城之前,他還是照例寫了一封勸降書用箭射入城中,這一次很快就有了回信,上麵隻有七個大字:
城可攻,不可說也。
下麵還有一行小字:大明平遼總兵趙率教敬贈皇太極汗。
皇太極看了之後對趙率教恨得咬牙切齒,立刻傳令下去:不攻破錦州絕不回去,臨陣脫逃者一律斬首!
戰鬥再次打響——
第二天天還沒亮,皇太極對錦州發動了開戰以來最猛烈的一次進攻,以往他總是站在距離戰場五裏之外的地方指揮,但這一次他決定身先士卒,跑到距離錦州隻有不到二裏的地方指揮戰鬥,借著從城上傾瀉下來的炮火把戰場上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一隊又一隊八旗將士冒著明軍猛烈的炮火前赴後繼地向城牆下麵一條又深又寬的壕溝撲去,但隻要他們過了那條壕溝,十有八九就會變成一具屍體,他們所攜帶的雲梯和楯車不是被焚毀,就是被炸得四分五裂,連城牆都無法靠近!
那條壕溝是明軍利用皇太極率領主力去攻打寧遠的時候挖成的,此時仿佛變成了一條分割陰陽兩界的生死線,很快填滿了八旗將士的屍體,如同一個熊熊燃燒的焚屍爐……
皇太極看在眼裏,痛在心上,可是被趙率教狠狠戳傷的尊嚴卻使他不願主動放棄。然而其餘的三大貝勒卻頂不住了,他們輪番在皇太極的耳邊苦苦勸說:
“大汗,不要再打了!”
“大汗,快命令兄弟們撤吧,再打下去我們就完了!”
“八弟,別像上次父汗一樣!”
“八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八弟,聽我的話……”
不知不覺,夜色終於降臨了。這時的皇太極已經被痛苦折磨得近乎麻木了,耳朵裏再也聽不到戰場上的廝殺聲,眼中卻看到一幕幕血與火交織而成的美麗而又殘酷的畫麵……
伴隨著一陣晚風吹來,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意突然鑽入他的腦中,刹那間他仿佛從噩夢中驚醒,發現自己在打一場根本不可能打贏的仗,不禁仰天長歎:
“趙率教,算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