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誤中埋伏(1 / 3)

對趙率教來說,時間同樣至關重要!

因此他一收到八旗軍入關的消息,便一麵派探子向正在中前所巡視的薊遼督師袁崇煥報告,一麵做好了隨時出發的準備。很快探子回來了,同時帶來了袁督師的命令:

留下副總兵朱梅及一千兵馬把守山海關,其餘立刻出發,用最快的速度馳援遵化,爭取在八旗軍之前進入遵化,助王元雅大人一臂之力,如不能及時趕到,則回師薊州,途中一定要派出探子查明前方的情況,千萬不要中了敵人的埋伏,切記!

其實不用袁崇煥提醒趙率教也明白,遵化是八旗軍入關和出關的必經之路,隻要守住遵化,八旗軍就不敢揮軍南下。

而且他也知道,他手中隻有五千兵馬,能帶去增援的隻有四千,而八旗軍至少有七八萬,另外還有蒙古人的軍隊,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像他上次守錦州一樣憑堅城、用大炮,如果被迫在城外決戰,即使不中埋伏,他也必敗無疑。

所以他一定要搶在八旗軍的前麵進入遵化,否則隻能退守薊州,但薊州並不是八旗軍南下的必經之路,他們可以繞過薊州奔襲京城,到那時要想堵截他們可就難上加難了。

為此他隻能輕裝前進,無法讓士兵帶上哪怕一尊令八旗軍聞風喪膽的紅夷大炮。

“朱兄,再見了。”趙率教跟前來送行的朱梅拱手話別。

副總兵朱梅心頭一陣沉重,感到趙率教的這番話仿佛要跟他永別似的,忍不住再次懇求道:

“趙總兵,還是你留下來吧,讓我去!”

趙率教搖了搖頭:“朱兄,你太看不起我了,我也跟辮子兵打過仗的。你放心,我不會有事的。”

“可是……”

“這是袁大人的命令!”趙率教的口氣嚴厲起來。

朱梅咬緊牙關:“趙總兵,一路保重!”

“你也保重。”

說罷,趙率教翻身上馬,發出命令:

“上馬!立刻出發!”

在趙率教發出命令的同時,山海關的城門在夜色中緩緩地開啟,緊接著四千關寧鐵騎像一陣旋風般衝出了山海關,衝入茫茫的夜色中,衝入冰寒的空氣裏,急驟的馬蹄聲仿佛雷鳴:

轟隆隆……

王老漢半夜所聽到的“雷聲”,就是這四千關寧鐵騎的馬蹄聲!

在這次出行之前,經過趙率教的動員,每個人都已知道這次的目的是馳援遵化,他們是第一批入關部隊,是先鋒,他們將要麵對的是八旗軍的全部主力,人數是他們的二十倍!

但即便如此,他們的心裏並沒有絲毫畏懼,有的隻是一股壯士一去不複返的悲壯情緒,像一團熊熊烈火在他們的胸間燃燒,燃燒著他們的鬥誌,沸騰著他們的熱血!

轟隆隆……

蹄聲如雷,冷風如刀,在黎明前最深、最沉的夜色中,四千關寧鐵騎宛如黑色的長龍,沿著山海關往西的一條官道高速奔馳!

一天一夜!

整整一天一夜,趙率教和他率領的四千關寧鐵騎沒有下過馬,也沒有停下來休息片刻,渴了就抓起水壺喝一口水,餓了就從懷裏抓一把炒米往嘴裏塞,為的隻是多爭取一點時間!

趙率教在馬上不時地暗暗祈禱,希望遵化巡撫王元雅王大人至少要堅守兩天,否則他們就算插上翅膀也不能及時趕到,而如果不能及時趕到,他們的努力就白費了。

他在奔跑中不時地左右掃一眼手下的士兵,看到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堅毅、嚴峻的表情,既感到無比安慰,又感到非常難過,因為他們都已竭盡了全力!

但人,畢竟不是無須休息的機器。

經過大半天的急行軍之後,隊伍的速度漸漸有所下降,如果是平時,他一定會讓他們停下來休整一下,但現在他別無選擇。

整整一天之後,隊伍的速度更是明顯地下降,表明無論是馬還是士兵都已接近透支。

一天一夜之後,隊伍已經連續奔馳了三百餘裏,無論人還是馬都已是強弩之末,這時就算上陣打仗,也有心無力。

幸好距離他們的目的地遵化隻剩下一百餘裏,隻要好好休息一下,補充一點糧食和水,很快就能抵達,而且這個時候離八旗軍越來越近,他必須把探子派出去了。

於是他一麵派出探子去前麵探路,一麵把隊伍帶向附近的一個城池——三屯營。

然而當他們趕到三屯營的時候,卻發現城門緊閉,城樓上站著一些明軍的士兵。趙率教派人喊話,叫上麵的士兵打開城門,那些士兵卻充耳不聞,反而對他們指指點點。

趙率教怒火填膺,衝到前麵大聲喊道:“我是山海關總兵趙率教,快叫你們的長官出來!”

過了好半天,城樓上終於出現了一個身穿官服的人,對身邊的一個士兵囑咐了幾句,接著那個士兵衝著趙率教大聲喊道:“我們朱大人問你們是什麼人,跑來我們這裏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