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勇敢地麵對、改正自己的錯誤(2 / 2)

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一次,丹麥物理學家雅各布·博爾不小心打碎了一個花瓶,但他沒有一味地悲傷歎惋,而是俯身精心地收集起了滿地的碎片。他把這些碎片按大小分類稱出重量,結果發現: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時,這些碎片的重量之間表現為統一的倍數關係,即較大塊的重量是次大塊重量的16倍,次大塊的重量是小塊重量的16倍,小塊的重量又是小碎片重量的16倍……於是,他開始利用這個“碎花瓶理論”來恢複文物、隕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體。雅各布·博爾的這一行為給考古學和天體研究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率。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哪個人不曾犯過錯誤呢?麵對錯誤,有人跺足捶胸,悔恨自己浪費時光與精力錯失大好時機;有人像扔掉一張廢紙一樣,將錯誤順手一“扔”,看都不看一眼;隻有那些獨具慧眼的人,才能透過錯誤的表象,發現蘊藏其中的經驗、教訓乃至智慧,並因此而受益終身。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是經驗的總結,是智慧的積累,是跌倒後爬起來的人對過去和未來的思考。錯誤和挫折教訓了人們,使人變得聰明起來了。善於吸取教訓,是自我總結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人們在不斷地總結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他人的失敗教訓的同時,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斷地得到升華,能力不斷地提高,人生不斷地走向成功。

那麼,青少年該如何從錯誤中吸取一些經驗和教訓來,使個人得到成長和進步呢?

站在客觀的角度認知與接納錯誤。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犯過錯誤,有趣的是,當人們越是不能客觀地認識、接納錯誤時,它就會越是牢固地附在你身上,與你作對。而如果你允許自己犯錯誤,並真誠地承認它、接納它,它就會逐漸遠離你。

善於調整、控製自己的情緒。在錯誤麵前,有些人常常感受到負麵的情緒體驗。殊不知,這恰恰是情緒帶給人的意義:它提醒人們要注意這個問題,要采取行動去解決它。情緒具有推動力,這也是錯誤具有推動人們前進的原因。

直接學習。在生活中,人們通過身體力行體會到的第一手經驗,可為今後的生活提供極為有益的借鑒。

心靈悟語

在錯誤麵前,青少年朋友要保持良好的精神與心理狀態。要明白,無論什麼事情,都有兩麵性,關鍵是你在看到不好的一麵時,找到和提煉出一些具體的改進方法,從而總結經驗一步步向前邁進,最終擺脫自己心靈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