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勇敢地麵對、改正自己的錯誤
常言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一個人再聰明,也總有失敗犯錯誤的時候。人在麵對錯誤時,往往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拒不認錯,找借口辯解推脫;另一種是坦誠承認錯誤,勇於改正,並找到解決的途徑。
古訓雲:“見善則遷,有過則改”、“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當代青少年在學習和生活中,由於知識和生活經驗不足,犯一些錯誤是難免的。要記住,有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誤卻沒有勇氣承認,沒有改正錯誤的決心!隻要能誠懇地承認錯誤,及時地改正錯誤,在承認錯誤的基礎上,在改正錯誤的主觀願望下,不斷汲取別人的優點和長處,錯誤才會升格為錘煉品格、提升境界的契機。
犯錯後,不要為自己找借口
很多青少年在麵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時,往往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過失,還會尋找各式各樣的借口,試圖逃避自己應承擔的責任,試圖安慰自己內心中的愧疚。如果你如願地做到了,那麼你很可能會第二次犯同樣的錯誤並能夠再次找到“更好的”借口。所以,青少年應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將尋求借口的路堵死,勇敢地麵對錯誤,承擔責任。這樣才會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從失敗中學習和成長。
喬治·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任總統,他小時候聰明好動,對什麼事情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心。有一次,他為了試試自己的小斧頭是否鋒利,竟把父親心愛的一棵櫻桃樹砍倒了。父親發現後非常生氣,厲聲問道:“這是誰幹的?”
華盛頓心裏有些害怕,站在一邊緊張地盯著父親。過了一會兒,他鼓起勇氣走到父親身旁,滿臉羞愧地說:“對不起,爸爸,櫻桃樹是被我砍斷的,我隻是想試試自己的斧子是否鋒利。”
父親看著他,問道:“難道你不怕我知道後打你嗎?”
華盛頓勇敢地抬起頭,說道:“可是,無論如何我也應該告訴您真相。”
父親聽了華盛頓的話後怒氣全消,語氣溫和地對他說:“親愛的,我很高興你對我講了真話,我寧願不要1000棵櫻桃樹,也不願聽到你撒謊。”喬治·華盛頓從父親的眼神裏看到了原諒和期望,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和鞭策。本著父親的教導,華盛頓一生都把勇於承擔責任作為人生的基本信條。
古人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實踐證明這是一條真理。試想,世上每個人誰能保證自己一生不會犯錯誤?所以,作為一名青少年,你沒有必要害怕犯錯誤,關鍵在於你如何對待錯誤。一個敢於承認錯誤、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是值得信賴和重用的。
做一個誠實的人遠比做一個優秀的人更重要。英國哲理詩人塞繆爾·科爾裏奇曾教導自己的兒子:“當你做錯什麼事情的時候,就應該像個男子漢似的立刻去承認錯誤。你的抱歉也許體現出你的愚拙,但是,他們卻能夠猜測得到你是一個非常誠實的人。一粒誠實,要遠比一磅智慧強得多。我們可能因某人的聰明和智慧而羨慕他,但我們更因他所具有的美好品質而尊敬他、愛戴他。”德國著名作家歌德說過:“最大的幸福在於我們的缺點得到糾正和我們的錯誤得到補救。”英國的生物學家達爾文也說過:“任何改正都是進步。”青少年朋友應以這些偉人們總結出的經驗和教訓共勉——勇於承認錯誤,敢於承擔責任,做一個對自己負責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