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珍愛自我,擺脫心靈的枷鎖 1.自尊自愛,擺脫心靈的枷鎖(1 / 2)

第四章 珍愛自我,擺脫心靈的枷鎖 1.自尊自愛,擺脫心靈的枷鎖

青少年時代是漫長人生旅途中的黃金時期,在為短短的最關鍵的幾年中,不僅在身體上有了質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心理上日漸趨於自覺、獨立與成熟。但麵對物欲橫流的今天,青少年很容易一不小心就陷入黑暗不良的旋渦中,因此,青少年隻有珍愛自我,才能從根本上擺脫賦予心靈的枷鎖。

1.自尊自愛,擺脫心靈的枷鎖

屠格涅夫說:“自尊自愛,作為一種力求完善的動力,卻是一切偉大事業的淵源。”青少年在青少年時期,應該是一段充滿著活力與自信的時期。可是,在生活中卻常常可以看到很多青少年的臉上寫滿了痛苦與無奈。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形成很好的自尊自愛的人格觀念,這個時候的他們確實不易,一方麵他們的人格畢竟不成熟,還有幼稚的一麵。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往往這些青年企圖擺脫在他們看來無需成年人保護和關心的地方,他們犯的錯誤也就最多。”獨立性與依賴性,自覺性與幼稚性的矛盾糾葛,使正在尋求獨立自主的青少年產生從未有過的煩惱、苦悶、惆悵和憂愁。因此,要求得解脫,順利地完成獨立性的發展,最重要的是必須學會自尊、自愛。

自尊,體現價值

所謂自尊,是指要求周圍群體尊重自己,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不容許別人歧視、侮辱自己;所謂自重,是指注意自己的言論和行為,不在周圍群體中產生不良影響。自尊、自重是富有積極意義的心理品質。青少年在生活的道路上,難免會碰到各種困難和挫折。麵對困難和挫折,不應該灰心喪氣、自暴自棄,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勇往直前,做生活的強者。青少年的自尊、自愛、自強品格不是由先天生就有的,而是靠後天的關鍵時期培育,逐步形成的。

青少年進入青春期以後,隨著自身生理方麵的成長發育和心理方麵的逐漸成熟,對自我的關注就越來越強烈,使自我意識得到高度發展。當感到能夠勝任某件事時,會感覺到恰恰,當受到別人的尊重時,會給自己積極的評價,然後就會形成相應的態度體驗。這種對個人價值的尊重和重要性所作的評價就是自尊。當青少年有自尊感受的時候,就說明他已經進入了一個開始成熟的人生階段。

自尊感的形成也是多方麵的,自尊不僅和社會評價有關,同時也和個人對榮辱的關心,即自尊需要有關。心理學家詹姆斯指出:自尊=成功/抱負水平,意思就時說人們對於自我價值的感受,取決於真實的獲得成就和內心深處對潛在自己的期望。但自尊需要的水平高低,卻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同學對自己沒有什麼抱負,因此,獲得一點點成功就感到沾沾自喜;還有一些同學對自己要求非常高,因而對自己的行為和取得的成績總感到不滿意。抱負水平過高或過低都對個體的健康發展不利,過低容易使人缺乏前進的動力,過高又容易使人缺乏自信。

在青少年時期,他們一方麵要求獨立、自由、自信、有成就和有名譽,同時也要求在自己所處的團體中有一定的地位、威信、被人認可和受人尊敬。也就是說,他既想要自己尊重自己,也需要別人尊重自己。這種自尊如果可以得到滿足,他就會充滿信心的去生活,並能夠在生活中體現自己的生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