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五行真君(1 / 2)

當時的海外仙島千門萬派,尤如一團散沙,這五行真君確是非同凡響,投入了一個不起眼的小門派後,竟以三百年時間從練氣期直接修成元嬰,掌握了門派大權,然後廣結各方強者,改門派為五行門,又以百年時間,斬仙滅教,融門並派,終於將五行門發展成當時海外仙島上的第一修真大派,從此名揚天下。

雖然五行真君飛升後,五行門也隨之煙消雲散,但此人無論從哪一方麵來說,都可算得亙古難見的一代奇才。隻是不知為什麼,後世卻很少有人提及,典藉中所載也遮遮掩掩,淩蒙從上百本有關的典藉中尋蹤覓跡,才算了解了冰山一角,當然,他對這位數千年前的天才所作所為並不太感興趣,他真正想挖掘的是有關五行真君修練方麵的具體介紹。

因為根據一些典藉中的隻言片語,他了解到五行真君似乎自行研創了一種五行同修的法訣,這種法訣是以逆五行,轉生死,奪造化之理,巔倒陰陽,扭轉氣機,還複混沌一氣,最後完成渾然太極本相的道法,直指三仙大道,也就是說可以直接修至人仙、地仙乃至天仙。

可惜的是他翻遍了典藉,別說是修練法訣,即使是一些具體的描述都未找到,不過即使這樣,淩蒙也有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之感,要知如今仙魔兩道,由於受天賦所限,大多都是以本體的最強屬性為根本,練氣、築基、結丹乃至成嬰,而如果本體能夠擁有兩種相生屬性,便會被視為天生的修練奇才。

因為兩係相生屬性同修,雖然所耗費的精力會比正常情況大一倍,但不論是修練速度還是修成後所據有的威力,卻都會成倍增加,而如果自己能五行同修,豈不是會增加十倍,更何況根據典藉中的簡單提示,淩蒙對五行同修之法已有了一條大略的思路,在他想來,無極生太極,太極為一,一氣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動極則靜,靜極為動,是故陰極必陽,陽極生陰,陰陽互為其根。

既然是逆轉五行,巔倒陰陽,返還一氣太極本相,那麼凝丹後是不是可以凝成金木水火木五顆金丹,然後五行化四相,四相合陰陽,最後化為太極本相,豈不是就可成就先天無極純陽元嬰,當然,無論是凝丹還是元嬰,這等境界離他太遙遠了,淩蒙也不過是一時想想,具體如何實行根本沒有任何思路。

真正讓他動心的是按他的理論,五行同修達到築基之後,便能夠在丹田內凝結出金木水火土五顆五行相生的靈氣丹球,隻想想這種情形,淩蒙便已經被震撼住了,因為據他估計,一旦修成,即使十個普通築基期強者,也不見得是自己的對手,即使麵對金丹強者,怕是也有了自保之能。

其實淩蒙也知道,想法是一回事,但自己畢竟不同於五行真君,以沒有靈根之身,要想走通這條亙古以來,罕有人走過的修真之路,不知會有多難,不過他同樣知道,修真之道本就是天下第一大事,也是第一難事,不僅需深明造化,通曉陰陽,還需立天地不移之誌,畢竟從古至今,修仙煉道者可謂多如牛毛,但真正修成者卻比麟角還稀,所以他已下定決心,要走一走這條無人走過的路,不管是成是敗,反正以自己的資質,無論走到哪個高度,都可以說是賺的了。

淩蒙雖然打定了主意五行同修,但卻一直沒有機會弄到其他四種靈氣的修練法訣,所以這想法才不得不一拖再拖,這次打敗了吳風三人,他之所以第一時間便搶了他們的儲物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那個不知名字的英挺青年修練的是火屬性靈氣,吳魁是土屬性,而吳風則為水屬性。

這一察看,他雖竭力保持鎮靜,但一股巨大的喜悅卻仍忍不住從心底湧起,幾十枚玉簡之中共有三種紫靈殿高級靈氣修練法訣,分別為赤霞訣、地蒼訣和黑水魔功,都屬性陽屬性功法,隻是有些可惜的是隻黑水魔功有七層法訣,而赤霞訣和地蒼訣卻都隻有前四層。

不過這也在淩蒙意料之中,紫靈殿的高級法訣雖不像禦靈訣那般口口相傳,但控製得也相當嚴格,弟子們隻有突破了某層的高原屏障後,才能夠領取下一層的修練法訣,所以能有這四層法訣,已足已讓他歡喜不已了,畢竟隻要將五行法訣全修到四層,整個內穀怕是也將任他予取予求了。

將其他玉簡和儲物袋匆匆收起,淩蒙平靜了下心情,隨後立即催動了記載著赤霞訣第一層法訣的玉簡,逐字逐句的仔細閱讀起來,赤霞訣與他主修的輪回訣都屬於紫靈殿的高級法訣之一,雖然一個是火係法訣,一個是木係法訣,但從根本上並沒有太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