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劉宇就騎馬回金陵(是大明國的首都)了,聽說是因為南方的尼族國太子一行人馬已赴王朝商量和親事宜。尼族國和大明國常年征戰,使得邊境民不聊生,兩國都願意以和親政策來打開和平共處的大門。
身為宰相之子定然要回去做做貢獻,撈些政治資本,不然以後怎麼立足。在這府邸一住就是半個月,沈瑪和老夫人的感情日益深厚,在她身上沈瑪找到了久違的親情。老夫人非常喜愛沈瑪,基本上沈瑪是個掛牌婢女,不用幹什麼粗活。
沈瑪回報老夫人的就是給她唱唱現代流行歌曲,陪著老夫人下下五子棋,給她講講現代笑話。
老夫人見沈瑪沒有提弟弟的事,也就不再過問了,她也許覺得要找個小孩兒簡直是大海撈針,而且,沈瑪還說不清楚出事地點,這件事隻怕是有心無力啊,以此,老夫人覺得沈瑪特懂事,對沈瑪的‘懂事’她是更加心疼。
好幾次沈瑪都想跟她說清楚來龍去脈,可是每次一想到她對自己如此信任,如果知道一直以來自己都是騙她的,便害怕傷了老夫人的心而欲言又止。
雖然已近深秋,但是午後的太陽依然強烈,我們現正坐馬車往京都的路上,因為老夫人怕風吹,所以馬車被掩得嚴實,讓人覺得有點悶熱。
‘還有一天的路程,便到京都了’沈瑪從柳紅那裏得知這個令她振奮的消息,讓她稍稍掃掉了這三天坐馬車的疲憊。古代的馬車實在讓她不敢恭維,屁股被顛得發疼,車裏坐著老夫人和她們四個丫鬟,隻有她不斷地在左半邊、右半邊屁股之間來回換著坐。
古代的官道都是用青石磚鋪墊的,利於馬車行走。已經算是很不錯了,當然不能和水泥路和瀝青路來比了。
平穩的馬車突然急刹,因為慣性,我們一起向前邊衝去,幸好我們在馬車裏是相對著坐的,老夫人倒在一個丫鬟的懷裏,不至於傷得太重,我練過跆拳道,反應速度較快,很快就用手支撐著身體。
柳紅推開木板門,對著外麵的車夫喝聲問道:“怎麼這麼個魯莽,傷了老夫人,你們都得拿命擔著。”
外麵的車夫馬上顫聲解釋道:“稟老夫人,不知怎的剛有個老婦人倒在路中間,小的隻得急忙刹車。”
滿臉不悅的老夫人聽車夫如是說,便有點不耐煩地說道:“去看看那婦人現今如何?若是餓了便給些幹糧,若是渴了,便給些水吧。柳紅你也下去看看,若她無事,便趕快打發她離開,免得擋著道,耽擱了時辰。”
聽著老夫人的吩咐,沈瑪覺得老夫人雖然和藹卻也不是個博愛的人,但是在經曆了後麵的種種,才讓她意識到,在這人命如草芥的古代,能做到老夫人如此實屬不易了。因為在這個社會階級的不平等和身份的貴賤之分已經深入他們的骨髓。
然而過了幾分鍾,依然不見車動,反而覺得好像外麵人聲鼎沸,莫不是發生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