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從交際與工作中的習慣看性格(2 / 3)

在交往中習慣沉默寡言的人。和不愛開口的人交待事情實在是非常吃力的一件事,因為對方太過沉默,誰也沒辦法了解他的想法,更無從得知他對你是否有好感。這類人為人也是沉默寡言,根本就不像是個職員。不論你和他說什麼,他總是沉默以對,你真是拿他沒辦法。當有人給他介紹客戶時,他也隻是淡然地說聲:“哦!是這樣啊。”然後手持對方名片,呆呆地看著。對這種人的使用,你最好采取直截了當的設問方式,讓他選擇表示“是”或“不是”,“行”或“不行”,盡量避免迂回式的談話。比如不妨這樣直接地問:“對於A和B兩種辦法,你認為哪種較好?是不是A方法好些呢?”

在交往中習慣死死板板的人。這種類型的人,就算你很客氣地和他打招呼、寒暄,他也不會作出你所預期的反應來。他通常不會注意你在說些什麼,甚至你會懷疑他聽進去沒有。你是否也遇到過這種人?和這種人交際,剛開始多多少少會感覺不安,但這實在也是沒辦法的事。遇到這種情況,你就要花些工夫,仔細觀察,注意他們的一舉一動,從他們的言行中,尋找出他們所真正關心的事來。然後就可以隨便和他們閑聊,隻要能夠使他們回答或產生一些反應,那麼事情也就好辦了。接下去,就要好好利用這一話題,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每一個人都有他感興趣和所關心的事,隻要你稍一觸及,他就會開始滔滔不絕地說,此乃人之常情,因此,你必須好好掌握並利用這種人的性格和心理。

在交往中習慣深藏不露的人。我們周圍存在有許多深藏不露的人,他們不肯輕易讓人了解其心思,或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有時甚至說話不著邊際,一談到正題就“顧左右而言他”。雙方進行交談的目的是在了解彼此情況,以使任務圓滿達成,但他卻經常挖空心思去窺探對方的情報,力圖使對方露出其“廬山真麵目”來。因此,當你遇到這麼一個深藏不露的人時,隻需把自己預先準備好了的資料拿給他看,讓他根據你所提供的資料,作出最後決斷,其他不必多說。人們多半不願將自己的弱點暴露出來,即使在你要求他作出答案或提出判斷時,他也故意裝不懂,或者故意言不及義地閃爍其詞,給你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其實這隻是對方偽裝自己的手段罷了。如果要用人,就把他派外勤,肯定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在交往中習慣毫無表情的人。人的心態和感情,常常會透過臉部的表情顯現出來,故在交際的時候,表情往往可供作判斷情況的工具。然而,有些人的臉上卻是毫無表情可言的,也就是說,他的喜、怒是不形於色的。這種人若非故作深沉,就是思維呆板。當你和這種人進行交際時,最好的方法就是特別注意他的眼睛。常有人說“眼睛是會說話的”,誠然,眼睛是靈魂之窗,“觀其眸子”自然可以知道他的心思。此外,你還可以從對方的表情中,看出他對你所持的印象究竟如何。如果自己因厭惡得連表情也很不自在,此時,你不妨看看對方的反應:是不加注意、無動於衷,還是已然察覺、麵露質疑。留意他的眼神,你一定可以得到答案。有時候,適度的緊張和放鬆,也可以在交際之中,形成一種理想的氣氛(局麵)。隻是,當你明白對方的反應是受自己的應對態度所影響,進而影響到交際的結果時,就不得不特別注意,研究一下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得當了,特別是與臉上毫無表情的人交往時更應注意。

在交往中習慣行動遲緩的人。對於行動比較緩慢的人,最需要的是耐心。你與這類人交往時,可能經常會碰到比你想象還要過於遲緩的人,此時你絕對不能著急,因為他的步調總是無法跟上你的速度,換句話說,他是很難達到你的思維速度的。所以,你最好按捺住性子,拿出耐心,盡可能配合他的情況去做。此外應該注意的是:有些人言行並不一致,他可能處事明快、果斷,隻是行動不相符合罷了。

在交往中習慣頑固不通的人。頑固的人是最難應付的,因為無論你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隻知堅持自己的意見,死硬到底。跟這種頑固分子交手,是最累人且又浪費時間的,結果往往徒勞無功。因此,在你不得不和他交往的時候,千萬要記住“適可而止”,否則,談得愈多、愈久,你心裏愈不痛快。對付這種人,你不妨及時抱定“早散”“早脫身”的想法,隨便敷衍他幾句,不必耗時費力自討沒趣。

接打電話的習慣反映性格本質

還記得老電影裏排隊打電話的情景,隻是這種情景隻能在電影裏看到了,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安裝有電話,這就是現代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引致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方便和快捷。現代的通信設備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它們的作用將隨著現代化程度的提高而日益顯著。由於經常性地使用通信工具,與麵對麵的溝通大相徑庭,人們逐漸養成了屬於自己的特定習慣,而這些習慣同樣是人性格本質的反映,而且往往都是他們不自覺地表露出來的。

習慣在走動中接電話的人。通電話的時候從來不坐在同一個地方,或是在廳堂中走來走去,或是繞著電話來回踱步。他們不喜歡任何刻板的工作,更有甚者在熊掌和魚肉不可兼得之時寧願放棄高薪的工作,隻為了尋求到身心的自由和灑脫,也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好好工作,將自身的潛力發揮到最大限度。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這也是他們無法麵對單調工作的原因之一,新鮮的事物最能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

習慣性地亂塗畫的人。他們畫的東西不是亂七八糟,而是包含著一些韻味在裏麵。這種動作雖然發自於無意識,不是主動行為,但卻展露了他們藝術才能和氣質,讓別人刮目相看。他們往往有著豐富的想象力,是成就藝術家的重要條件之一,而他們之所以難以成為藝術家,主要是因為這些想法不切實際,但樂觀的天性會使他們經常可以輕鬆地走出希望破滅的陰影。

習慣不將聽筒貼住耳朵的人。這類人的行動能力和社交能力相當強,頗有領袖人物的氣魄,讓人肅然起敬;他們有很強的自信心和好勝心,同時也希望周圍的人能夠注意到他們,他們出色的工作業績往往讓他們夢想成真。也許是生活和工作當中有太多的堅強讓他們禁受不住,所以這樣的人一旦遇到令他們傾心的對象,則會一改堅韌不拔和任性,變得溫柔貼心,既可愛又可心,讓對象有強烈的親近欲望。相對而言,用這種方式握聽筒的男人比較少見,一般都是以女性為主。

習慣以最自在的姿態接電話的人。有句俗語說: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倒著。打電話隻需要一隻手、一張嘴和一隻耳朵,其他的都屬於自己支配。所以他們在通電話的時候舒舒服服地坐著或躺著,一派悠閑自得的樣子,甚至袒胸露背,反正對方看不到。愉悅的心情和舒服的感覺有助於更好地進行交流,圓滿地完成通話內容。其實這是沒有心理負擔的一種表現,他們生性沉穩鎮定,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所以根本不用擔心通話當中會有什麼意外。

習慣用筆撥號的人。習慣用鉛筆或圓珠筆代替手指撥號碼的人,既不是故作姿態以顯示與眾不同,也不是有什麼忌諱而遠離號碼鍵,而是他們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也許是剛才正忙於工作,冷不丁有了接打電話的需要,結果沒來得及放下筆就開始按鍵或撥號,顯示出他們非常急躁的一麵,也讓別人知道了他們為了工作不讓自己有片刻的休息。

習慣用電話訴苦的人。當然這類人的絕大多數是女人,她們整天抱著電話短話長說,通常是想借電話發泄自己無法外出的苦悶。她們不用擔心對方是否願意聽自己的嘮叨,因為她們選擇的對象大多和自己屬於同一種類型,有著同病相憐的共同感受;也不用擔心電話費用,因為她們認為這是自己從事家務的報酬,理所當然歸自己支配,而不到外麵消費則又增強了這種心理,所以通電話時會將一腔苦水傾瀉一空。

習慣性地將電話線玩弄的人。常見於一拿起電話開始卷電話線的女人。她們喜歡幻想自己美好的生活、工作和情人,於是大腦中閃爍著不盡的風景線,而能夠實實在在地擺在她們麵前的卻少得可憐,所以她們的想象其實都是不合邏輯的空想。她們多愁善感,而且脾氣很倔,往往讓有意的男人小心翼翼,假如倆人已經有了婚約,男人更要提防她們莫名其妙地發脾氣。用這種方式接打電話的男人則少之又少。

習慣性煲電話粥的人。往往感覺到憂鬱和壓抑,迫切希望找個對象傾訴一番,否則就有如同坐牢的感覺。他們通常有爭強好勝的性格,總是沒完沒了地對他人傾訴,不管對方愛不愛聽,或能不能把他們的事當回事,總之他們就是想讓對方聽,而且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習慣性地將電話握緊的人。雖然通話沒有什麼重要內容,聲音和表情也沒有什麼反常變化,但通電話時手緊緊地握住話筒,表示他們外弱內強,給人一種表麵怯懦溫順的感覺,所以不會吸引太多人的注意;他們也很少在乎別人的目光和評價,因為他們清楚要想得到他人的青睞,必須有出色的成就,於是養成了堅毅的性格,一旦確立了目標和下定決心辦成某事,不但不會輕易改變,而且會勇往直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習慣將電話夾在肩和頭之間的人。習慣把聽筒夾在頭和肩之間的人,倒不是因為工作繁忙而騰不出手來握住話筒,或是有其他的事情需要用手處理,而是這就是他們的習慣。他們或許空著雙手什麼也沒幹,隻把手交叉著放到自己的肚子上。這種態度給人一種自負的感覺,但這其實是他們謹慎的生性在起作用,他們對任何事情必先考慮周詳,之後才做出決定,犯錯誤的幾率十分小。

習慣在接打電話的過程當中辦多件事的人。通電話是進行人際交流、維持人際關係和拓展業務的重要方式,所以通話者應該嚴肅對待,切不可以因為沒有麵對麵而肆無忌憚。但他們則認為打電話需要的是耳朵和嘴,外加一隻手,除此之外都是屬於自己的,屬於自己支配。於是便在與人通電話的同時進行著一些瑣碎的工作,如擦桌椅、整理文具等。不難看出他們富有進取心,愛惜光陰和分秒奪爭,而且還有很強的交際能力。

接電話時沒有任何習慣的人。沒有特殊的習慣,一切動作均出於自然,想怎麼接打就怎麼接打,怎麼方便和合適就怎麼來。千萬別把他們歸類為沒有性格或性格不明顯的那種人,他們往往有著充沛的自信心和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夠對自己的生活控製自如,而且能屈能伸,有實現偉大夢想的可能,而前提是他們要樹立遠大的目標。他們生性友善,能夠體諒他人,在別人困難的時候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所以可以和他們進行深交。

外向的人的接打電話方式。外向型的人一開口說話聲調就富於節奏感,給人一種爽朗而活潑的感覺。他能夠禮貌周到地報上自己的姓名,雖然說話多少快了些,但是能夠很快地說明他打電話的用意。這一種外向型的人,都希望麵談的時間越快越好,至於見麵的地點,他也會配合著對方的意思,很快做出決定。

內向的人的接打電話方式。內向型的人在開始的“喂……喂……”時就叫人覺得聲音低沉而渾濁,好似是在打探這邊人的情緒似的。如果你回答:“你有什麼事情?”他往往會一時為之語塞,然後再以緩慢的口吻開始打招呼,這種招呼聽起來聲音細小,很難聽清楚。“你有什麼事嗎?”加強語氣問他時,他也不會立刻“言歸正傳”,他的“舌頭”特別冗長,非常懂得禮節,噓寒問暖之情很周到。此外,這種人說話的內容也很冗長,時常在反複,他常常很關心對方的事情,盡量使用一些恭敬的詞句與之交談,至於他自己的事情則暫時擱下來,因為一拖再拖,當然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因為拘泥於細微的事情,以致整個頭腦塞得滿滿的。不過,在電話中,內向型的人比外向型的人問話更為細心。

從寫字簽名習慣參透性格

美國微軟集團以開發電腦軟件知名世界,但該公司招收職員時,卻有一項硬性規定:必須抄一份20萬字以上的產品質量推介手冊,從這個規定上敗下陣的優秀人才不計其數,並不是這些應試精英不會抄寫,而是這些電腦高手,不知該公司的真實意圖,20萬字抄下來,他的性格已被微軟公司的心理學家參透了大半。

筆跡作為人們傳達思想感情,進行思維溝通的一種手段,也是人體信息的一種載體,是大腦中潛意識的自然流露。自20世紀70年代以後,筆跡分析技術在德、法、英、美、日、以色列、澳大利亞、蘇聯等國家廣泛地應用於人才招聘領域。如在以色列,由於立國之初其國民來自多個不同的民族,沒有共通的語言,要判斷一個人,惟有分析筆跡。在法國,60%以上的擇業者在應聘時都要進行筆跡分析。在我國,隨著各種科學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筆跡分析技術在人才招聘中也嶄露頭角。

筆跡作為人們傳達思想感情,進行思維溝通的一種手段,也是人體信息的一種載體,是大腦中潛意識的自然流露。宏觀上講,人作為社會化的高級動物,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不但能感知事物,而且能把感知的事物記下來,經過大腦複雜的思維活動,形成各不相同的世界觀和個性特征,進入潛意識,在一定的條件下,通過一定的形式表現出來。文字,是其中表現形式的一種。具體地說,筆跡與遺傳有關。研究中發現,直係親屬之間,盡管字體的大小、力度、肥瘦等具體特征不盡相同,但有些筆跡的神韻、構架、運勢等方麵卻有著驚人的相似,說明筆跡像人的秉性、健康等一樣有遺傳性。筆跡還與人的生活經曆、生活背景、所受教育的程度、與人交往的密切程度、所從事的社會活動等有密切的關係。如一個從小就擁有充裕生活條件人的字,與從小在艱苦環境下長大人的字,其字體在字態、字勢、風格等很多方麵存在著差異。人的字是經常變化的,不同時期的字,特征不一樣。一般來講,學生時代的字體,由於沒有徹底定型,筆畫稚嫩、拘謹;中年時期的字體,筆畫熟練、流暢、個性突出;老年時候的字體,筆畫特重、筆鋒老辣、略顯僵硬。

不同心境的人,筆跡也不一致。但在長時期內,字體的主要特征,如運筆方式、習慣動作、字體開闔是不變的。隻是近期的字更能反映出最近的思想、感情、情緒變化、心理特點等。筆跡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性格、能力、品質特征等內容,是客觀現象,也是被許多事實所證明的。

古人雲,“意在筆先”“求字正,先得心正”。這些話說明了一個道理,字是心靈的折射,從寫字的姿勢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從筆跡上更易看出一個人的性格以及能力。字的美醜並不能說明一個人的心靈是否健全,但筆畫的舒展或改縮,卻可以見一個人的心胸、為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