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官僚主義作風對我國民生、經濟的影響分析(2 / 2)

2、現實層麵的原因

現實層麵的原因同樣導致了官僚主義現象的產生。從經濟層麵來看,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市場經濟還相對脆弱,計劃經濟體製下殘留的理念和製度依然能夠產生某種影響力。眾所周知,計劃經濟是一種命令式的經濟模式,以長官意誌和行政命令實現經濟運轉,與之相應地,必然會形成一個龐大的官僚階層,他們掌握了幾乎所有社會資源,並對全社會發號施令。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計劃經濟的殘留因素導致了一些黨員幹部依然存在濃厚的官僚主義思想。

從政治和法律的現實製度來看,黨員幹部是人民群眾的公仆,而不是所謂的“父母官”,他們應在政治道德的指引下,嚴格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要求,服務於人民群眾。遺憾的是,我國目前的社會主義政治和法律製度框架才剛剛形成,現有的製度尚未充分實現“將權力關進籠子”的目標,官僚主義現象在一定範圍內還廣泛存在。

四、反官僚主義的建議對策

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攻堅階段,麵臨著產業轉型、產業升級的艱巨任務,需要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深化司法行政體製改革的決定,堅決反對官僚主義。

1、優化製度安排

行政體製改革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的重頭戲,反對官僚主義,首先需要對現有的行政體製進行改革,實現製度上的優化安排。當前行政體製改革的重點是簡政放權,取消不合理的審批項目,實行權力目錄製度,一旦行政機關超越職權行使權力,即會構成行政違法,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之所以認為優化製度安排,改革行政體製的關鍵在於簡政放權,是因為經濟的轉型和升級,應由創業者和企業享有更大的自主權,政府應減少行政幹預,做好服務工作,構建服務型政府。在這樣的製度安排下,黨員幹部是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服務員”,做好各項保障、後勤工作將是他們的職責,從而有效地鏟除滋生官僚主義的土壤。

2、擴大公民參與

公民參與的意義在於強化公眾的主人翁精神,並引入一股強有力的監督力量,約束黨員幹部的行為,促使黨員幹部嚴格依照法律行事。公民參與還是協商民主的體現,能夠使公眾分享話語權和決策權,避免“一把手”一手遮天,杜絕官僚主義現象。公民參與的領域是廣泛的,如立法聽證、環境保護、公用事業價格調整等領域,都應實現廣泛的公民參與,促使公眾能夠積極行使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有助於落實社會主義民主。

3、密切聯係群眾

密切聯係群眾是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我黨取得革命勝利的保證。政治與經濟改革是一項更為嚴峻的革命任務,我黨在新的曆史時期不但不能拋棄這項優良傳統,還應不斷強化密切聯係群眾的基本原則。密切聯係群眾的方針路線要求黨員幹部們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拋棄官僚主義,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4、強調宗旨教育

官僚主義現象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與某些黨員幹部思想腐化墮落有關,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理念得不到張揚。因此,我黨還應加強對黨員幹部的宗旨教育,強化黨性觀念。必須使各級黨員幹部明確社會主義建設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在這個偉大的曆史進程中,黨員幹部究竟如何服務於人民。黨員幹部必須牢記黨的宗旨,要正確認識新時期下黨的宗旨的重要內涵,充分認識當前為人民服務的時代新特征,自覺與官僚主義作鬥爭。

【參考文獻】

[1] 梁柱.官僚主義是人民民主的大敵.紅氣文稿,2013.17.

[2] 沈小平.官僚主義脫離群眾.黨建,2013.7.

[3] 歐陽覓劍.官僚主義:易被忽視的重大危害.理論學習,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