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業黨建工作與經營契合模式探討
經營管理
作者:高誌偉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黨建工作與經營實際契合形態下建立的內在機製,闡述了二者契合基礎上的黨建工作模式定位與模式構建,並進行了實證分析。指出其內在機製包括:黨建工作促進職工思想意識的提升,促進經營團隊理念的提升。圍繞著這一內在機製,黨建工作模式可從定期進行企業發展狀況的調研互動;努力創新企業思政教育形式;不斷增強企業基層組織的工作績效三個方麵進行構建。
【關鍵詞】 石油企業;黨建工作;經營;模式構建
作為大型國有企業的石油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僅需要追求經濟效益目標,同時還需要滿足社會效益目標。對於後者而言,其不僅是該資源型企業的社會角色所決定,也是國有企業發展中的內在要求。然而,單靠依托市場機製來進行企業經營管理,則往往因過分重視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社會效益,諸如負外部性現象的發生將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生產與生活。為此,還需要在企業內部建構起一隻“看得見的手”,來最大化的調和二元目標下的企業經營活動。為此,建立企業黨建工作與經營實際契合下的模式,便構成了本文立論的出發點。
黨建工作是一項係統工程,其涵蓋了黨的組織建設、思想意識建設和工作方法建設等領域。特別對於石油企業來說,在企業的長期發展中也形成了一係列的工作方法,但與企業經營實際相結合則屬於新課題。本文將就此展開討論。
一、黨建工作與經營實際契合形態下建立的內在機製分析
結合我們的工作體會,二者契合形態建立的內在機製可從以下兩個方麵進行分析。
1、黨建工作促進職工思想意識的提升
在黨建工作中涉及到職工思想意識建設,該建設內容不僅包括了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還包含了強化崗位意識的元素。這就意味著,以“企業黨總支——基層黨支部”為結構的黨建工作層級上,將在“黨員職工——非黨員職工”的扇形分布上,傳遞著企業經營管理中的經濟效益目標和社會效益目標。在此基礎上,借助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崗位培訓和企業思想文化建設,來提升職工的思想意識。可見,這將形成企業經營的內驅動力。
2、黨建工作促進經營團隊理念的提升
石油企業在經營中不僅依托職能部門之間的協作,也依靠工作項目組成員之間的合作。由此,二者都可以被看作為經營團隊。團隊與群體的不同點就在於,團隊具有明確的行動目標和管理者。這就表明,黨建工作中的組織建設將為經營團隊工作目標的確立提供平台,並在民主集中製下進行決策。
二、黨建工作與經營實際契合基礎上的黨建工作模式定位
在上述分析基礎上,黨建工作的模式定位可設置為以下三個方麵。
1、黨建工作的經營調研方麵
需要指出,實現二者之間的契合態勢,則要求黨建工作應能適應企業經營實際的要求,而不是相反。因此,在實施黨建工作上需要專門進行經營調研的工作。工作的重點應放在職工的崗位意識和幹部工作態度上,這實則與黨建工作的核心內容相匹配了。
2、黨建工作的思想教育方麵
黨建工作中的思想教育不僅針對黨員職工,也針對非黨員職工。但這裏在教育的形式上應進行創新,而不能沿用傳統的說教形態來展開。為此,應在建立職工互動交流活動以及樹立先進典型上下工夫。
3、黨建工作的組織建設方麵
盡管石油企業執行的是廠長負責製,但在現代企業製度下黨委在把握企業發展全局中的地位不能動搖,這也是黨管幹部和營造純淨組織生態的要求。為此,應在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上下工夫,從而提升職能部門和項目小組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