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車輛安全運行管理的問題與對策(2 / 2)

3、大霧天氣

大霧天給駕駛員帶來諸多不便。霧氣使行車能見度不同程度的降低。霧天因視距短,能見度低,有時因霧水造成路麵濕滑,製動性能降低,車輛易側滑,霧天中行人的視線也比平時要模糊地多,所以很容易發生碰掛事故。

4、安全教育淡化,相關工作落實不到位

車輛作為一個單位的特殊工具,單位管理層一般比較重視,但由於過於關注短期效益,每每麵臨車多司機少,車輛無法固定使用,加之,一些司機人員在使用時產生了不良思想,隻管使用,不管保養,導致車況欠佳,不但埋下了安全隱患,也使車輛安全管理的要求往往得不到落實,疏於表麵、流於形式,部分司機因此放鬆懈怠,容易導致相關事故的發生。

二、加強車輛安全運行管理的對策

1、加強車輛安全教育,營造安全運行的氣氛

安全教育包括駕駛員教育,對違章及肇事駕駛員教育,季節性安全培訓教育、日常性和節日安全教育、事故案例教育以及以人為本加強安全責任感教育等,注重對駕駛員駕駛經驗的培養教育,駕駛員的教育管理是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的源頭管理。鼓勵學習,相互交流,總結經驗,使其學會處理各種複雜情況,提高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對駕駛員出車中發生的點滴失誤和差錯舉一反三,抓住不放,以消除駕駛員的麻痹心理,力求使駕駛員時刻繃緊安全行車這根玄,做到防患於未然,營造安全運行的氣氛,努力確保安全無事故。

2、加大預防力度,健全相關製度

要預防安全事故發生,根本上應建立一係列操作性強、行之有效的車輛管理製度和規定,確保車輛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隻要有了嚴格的製度約束,一些隨意、放縱的行為將得到有效控製,從安全管理方麵明確管理職責;落實人員對車輛實施管理,保持車內整潔衛生,車況良好,在使用車輛中,駕駛員也要調整好心態、落實作息時間,做到以中速行駛,在保障行車安全所允許的行駛速度下行車,不帶情緒、勞逸結合、避免疲勞駕駛;要落實車管人員的責任,無論什麼人使用車輛都要樹立起責任意識,同時,對出車、燃油、維修、安全行駛裏程等要建立較為完善的登記、通報製度,確保車輛的良性運行,要糾正一些人員隻管使用,不管維護的做法。

3、做好車輛安全檢查工作,及早發現安全隱患

車輛的安全管理是一門科學,它需要認真鑽研,認真調查,圍繞一個“實”字,從大處著眼,從小事抓起,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環節,在車輛的使用過程中,對駕駛的車輛進行定期保養,如定期更換機油、打黃油、檢查水箱是否缺水和蓄電池電液液麵。對各部機構進行堅固,調整以及潤滑,及時排除故障,確保車輛“健康”上路。隨時處理好與安全行車有關的各種情況,強化安全意識,使每一位司機熟練掌握速度、會車、超車、製動的技巧,並熟知與行車安全的關係,不強行超車或會車。在沒有緊急的情況下不急刹車、不超載行車、不開帶病車,要把不利因素轉為有利因素,變被動為主動,要把事故苗頭消滅在蔭芽狀態,提高整體安全運行水平。

4、落實車輛運行安全責任製,做到警鍾長鳴

駕駛員同醫生一樣,一旦發生事故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杜絕事故、消除隱患要警鍾長鳴,就要照章辦事,不做表麵文章,在製定安全目標責任製時,要進一步落實到每位司機身上,同時要明確規範司機個人的工作行為,明確獎罰界限,尤其是對安全事故,司機要按照所負責任的大小和經濟損失比例進行賠償,加大處罰力度,使其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提高個人的安全意識,切實做到不違章行車,增強主人翁責任感,強化駕駛員的安全意識,保證行車安全。

5、車管人員要履行好職責,合理安排用車

要引導駕駛員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教育他們自覺用規章製度規範自己的行為,把執行規章製度變成駕駛員的自覺行為; 培養駕駛員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聽從命令,服從安排,遵守交通規則,要與駕駛員勤溝通、常談心,準確把握駕駛員的思想脈搏,了解他們的所需、所想和所求;做到遇有大雨、大霧、大雪等惡劣天氣,堅決不予派車,遇駕駛員心情不好或有病堅決不派車,駕駛員喝酒後不予派車等,盡最大努力減少事故的發生,努力實現安全零事故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