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實戰篇(三)(2 / 3)

聽覺型

這類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極強,從小就喜歡昕或講故事,聽課很容易記住;對老師的口頭指示能迅速反應,不用老師一遍遍地重複。但聽覺型的孩子往往會因聽覺過於靈敏而容易分散注意力,或者上課時喜歡講話而受到批評和責備。對於這種經常分神的聽覺型孩子,家長可每天檢查他的學習成果和複習進度,製訂一些獎懲措施,這樣會促使孩子去專心聽講。

運動型

這類孩子好動,總是喜歡把自己的身體融入學習活動中來。對他們來說,“做”永遠比“聽”和“看”來得更快更容易。他們擅長用具體的事物和操作當做學習工具,通過接觸和實驗來掌握或理解所學的知識。通常,這類孩子有著很強烈的好奇心,富有創造性,喜歡聯想,總是跳躍性地思考很多問題。然而正是由於他們充沛的精力、強烈的好奇心和手腳不停地動作,也使他們很容易被扣上“多動症”的帽子。

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應建議孩子去學理科,鼓勵孩子多動手做實驗,使孩子盡量發揮長處。

孩子的學習風格也可以分成四個類型:認知型、模仿型、逆思型和開放型。每一個類型的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方式也是

不同的。這些個性是從孩子一生下來就決定的,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這些本性,並順著本性引導孩子,讓他們向好的方向發展。

如果是認知型孩子,他在平時會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喜歡爭辯,喜歡問事情的來源,學習比較主動,但比較固執,常常不理會別人的感受。這類孩子比較適合美式教育法。家長對待他們不應過於嚴格,平常要像朋友一樣對待他們。寬鬆的教育環境和家庭環境才會更有利於這類孩子的學習。

模仿型孩子的原則性不強,但模仿能力很強。隻要他感覺好玩或有興趣的事物,不論好壞,他一律都會學過來。他們的學習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例如在學校受同學影響,回家受家長影響。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應成為他的榜樣,首先應養成愛讀書的習慣,這樣才能讓孩子受到好的影響。而且,家長要及早告訴孩子什幺是正確的,是該學的;什幺是不正確的,是不該學的。

逆思型孩子總是以否定別人為自己的快樂。雖然孩子的一些行為與常人不同,但他卻擁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具有發明家的潛力。這樣的孩子往往熱衷於去解決難題,對一些容易做的題常常大意,結果反而總是在簡單題上栽跟頭。所以家長應告訴孩子,難題在高考中隻占較少量的份額,平常的練習重m不能都放在難題上,否則很難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開放型孩子擁有開放思考以及大量吸收的能力,像海綿吸水一般。不足的是,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不強,教一點兒就學一點兒,不教就不學。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大可以教授孩子各類知識,不要怕孩子接受不了,也不要怕孩子太小會感覺累。但要督促孩子把最主要的精力用在學習上,尤其是高考複習期間,更不能有半點的鬆懈。

高考請家教對孩子的學習衝突嗎?

高考即將來臨,為了提高孩子的複習效果,家長們紛紛給孩子請家教補習。給臨近高考前的孩子請家教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不知道家長朋友們注意了嗎?

案例一:王淼的家長給劉濤找了好幾個家教,有教英語的,有教語文的,各科都有。但折騰了一番,王淼的模擬考試成績並不見好轉。老師認為,王淼是那種不適合請家教的孩子。有了家教,隻會令他更加厭惡學習。

案例二:齊力的父親在請家教時就沒有思考太多,以至於請來的家教無法跟兒子很好地配合。齊力對家教老師一直抱有敵意。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一個月,齊力一無所獲,在高考時成績反而有所下降。這都是因為齊力的父親盲目為孩子找家教造成的。

家教,顧名思義就是家庭教師,是一個單獨為孩子上課的老師。這個老師的性格、風格一定要和你的孩子比較匹配。尤其是在高考前的特殊階段,時間緊,任務重,如果孩子不能跟家教老師相匹配,複習效果肯定不會好。

目前,絕大多數家教老師都提供試講課程。試講時,家長一方麵要看看這位老師的授課方式,是否有清晰的教學計劃,語言感染力和親和力如何,教學經驗、氣質、性格等方麵如何?另一方麵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聽昕孩子喜歡什麼樣的授課方法,是否喜歡這個老師等。如果孩子明確提出不喜歡這位老師的合理理由,家長最好不要勉強孩子,否則,不利於孩子後續的學習。

有的孩子適合請家教,有的則不適合。有的孩子喜歡家教,有的則不喜歡。有的孩子有必要請家教,有的則沒必要。為孩子請家教前,家長一定要弄清這些問題,然後再著手去找家教。請家教雖然能為孩子帶來不少好處,但因每個人自身的情況不同,並受時間、精力和經濟方麵所限,請家教也不是多多益善。因此,在高考前的關鍵時期,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給孩子選擇家教,切莫盲從,浪費了金錢事小,浪費了孩子寶貴的複習時間事大。

如果孩子成績較好,各科發展得比較平衡,就不必請家教。倒不如騰出時間讓孩子好好兒休息休息,勞逸結合才有利於提高複習效果,維持良好心態。但是如果孩子偏科,其他幾門功課都很好,隻是特定的一兩門很差,那就可以請個家教老師;還有的孩子因為考前焦慮等原因,在課堂上已經沒辦法集中注意力,聽不進老師講的東西,因此可請個家教利用課餘時間一對一補課;還有的孩子比較“悶”,上課即使聽不懂也不會向老師發問。這種類型的孩子也不妨請個家教進行一對一或多對一的教授,讓老師主動啟發式地發問,這對他的成績提高會有所幫助。

總之,每個孩子自身的情況不同。對於那些排斥家教的孩子來說,請家教隻會增加他們的壓力和負擔,無助於他們的複習效果。因此在給孩子請家教時,家長一定要了解孩子的性格和學習情況,這樣才能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

為麵臨高考的孩子請家教,首先要了解孩子是否需要家教的幫忙。有些學生是因為複習思路不正確,如果得到有經驗的家教及時糾正,是完全可以轉變的。這樣的學生需要家教。有些學生在學習上很吃力,但肯花工夫去學,願意在最後階段拚命衝刺一下,這樣的學生請家教,也是有作用的。

學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記憶能力是有差距的。在高考複習階段,老師往往不能有太多時間去兼顧每個人的學習狀況,因此隻能按照大多數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教學。家長應多觀察孩子,針對孩子的弱點去給孩子請家教。這樣,家教老師能夠及時、快速地結合課堂內容,幫助學生理解、提高,把虧欠的知識補上來,鞏固孩子的複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