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不少同學認為,在這最後的衝刺裏,應該把成績再提高一個檔次,應該再努把力複習,做到萬無一失。為達到這一目的,我們最需要的是時間。
如果持這種想法和看法,那麼,在你還沒上考場之前就已經輸了一半。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考場如戰場,除了有本事外,還得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所以,在最後的衝刺中,對每個考生而言,最需要的就是具備和始終保持這種良好的心理狀態。
這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就是平常的心態,因為高考複習越是臨近考試,就越是忌諱巨大的感情波動。每個人在個人感情方麵可能都有弱點,若在此時出現了裂縫,則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人的整個精力都
將花在解決感情創傷上,這對高考複習是極其有害的。由於高中階段我們正處於一個感情危險期,努力避免感情方麵出現問題是生理平衡的一個重頭戲,搞好了,則平安無事;搞不好,就會使學習成績迅速下滑,上課複習精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後果不堪設想。切記!從我這個過來人角度看高考,最深刻的體會就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在此基礎上才能贏得信心,取得勝利。
在高考最後複習階段,始終保持一種平常心態尤為重要。我們要順利地進行備戰,輕輕鬆鬆地披掛上陣,就要既能經得起成功,又能頂得住失敗。如果心靜如水,再艱險的路途也會拜倒在我們腳下。如果在種種不利因素的挑釁下表現出絲毫的怯懦、煩躁,我們就很可能摔倒,以後也無法勇敢地站起來,從而與成功失之交臂,潰憾終生……
平靜心對待
越是臨近高考,心應平靜如常。我想,應該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對高考的看法,二是解決對待模考的成績。臨戰前的一兩個月,幾乎天天陷入各科車輪般地模考之中,如果對模考成績不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同樣是使你心理失衡的一個重要原因。模考是一種臨戰急訓方式,正確的態度是不能去單一地看考的成績,而且“要學會利用一次次模擬考試來提高自己的應試心態,克服怯戰心態,鍛煉自己的膽量和應付一切突發事件的本領。
考好了,也不要沾沾自喜,因為驕兵必敗,“驕”者同樣會使心理不平靜;而如果考差了,甚至考砸了,也是常有之事,亦不必怏快然,或垂頭喪氣,心灰意冷。在預考中總會有時候成績不盡人意,這時候必須正視自己,從過去長期的學習中肯定自己,這樣才能緩解心中的壓抑情緒。
再有,就是在這個時期,如果個人或家庭遭遇什麼意外的事故,一定要開朗。凡是該來的,都要來,凡是該去的,都要去,憂也無用,懼也無用。如果真能如此待事看人,自然心會平靜如常。
戰勝最大的敵人
明代理學家王陽明告訴我們:“隻要得到要領並全力以赴,看得見的敵人很容易打敗;但如果說有什麼可怕的,那就是眼睛看不見的敵人,這個看不見的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
在任何人生階段,最難戰勝的敵人恰恰是你自己,高考同樣不例外。高考複習進入最緊張、最關鍵的時期,有些人將越來越與自己為敵。因此,在這個特殊時刻,戰勝自己尤為重要。因為,隻有戰勝了自己,才能真正穩住自我陣腳,全力衝剌。
在克服心理壓力,減輕心理負擔方麵,自己是最頑固的敵人,無法消除緊張、恐懼、焦慮、厭倦、絕望,以及激動、興奮等,幹愁萬緒將攪動本已為功課所勞累的心。
你強烈地渴望高考成功,卻時時擔心高考落榜,不時想象著失敗以後的種種悲慘情景和痛苦。你在忘命地拚時間,耗精力,趕進度地複習,卻總是擔心功課不能按時複習完,擔心有所疏漏,擔心死記硬背的東西,到頭來由於緊張而前功盡棄。你不能擺脫它們的糾纏,不得不背負著它們而苦讀,以致身心憔悴。對這些緊張、擔憂與恐懼,為了高考的最大可能成功,你必須毫不猶豫地擺脫它們,輕裝上陣。怎樣才能擺脫它們呢?擺脫它們的唯一途徑是戰勝它們,戰勝自我的反常心態!
戰勝自己的最重要的方式是升騰自信心,用堅定不移的、更加強旺的自信心來保護自己,來抵禦一切不利的消極情緒,來改變心理狀態。
我整個高三都有這樣一種心理:高考,你放馬過來,看我不宰你下馬!我把一種高考考我的心情變成了一種我要高考的心理,我一旦處於挑戰者的位置上,我的氣勢就壓過了高考——我必勝。
這種氣勢的底蘊是自信,有了這種氣勢,就隻盼高考來臨並為戰勝它而積極準備,一時的不如意(模考失誤,老師批評)馬上就會為這種氣勢所消除。在高考中,那是你盼望已久的事來了,除了快意努力奮爭之外,又怎會有怯場、緊張、急躁的情緒呢?
在升騰我必勝的自信的基礎上,強化鬥誌,提高意誌力,提高自己意誌力,必須樹立遠大誌向,激發亢奮。積極的心理狀態,能產生巨大的精神動力,砥礪人的意誌。在最後30天中,提高自己意誌力的最好辦法是,注意養成控製自己情緒,約束自己言行的習慣。
隻有善於自製,才能擺脫那些與目標無關的欲念幹擾與外界刺激,保證使自己的精力、才智充分發揮。比如在課堂上,忽然想起一些與學習無關的瑣事,分散你的注意力,可以在手心裏寫上“silent”,對自己說:“拋開這些,隻要複習!”這個詞可以成為你的座右銘,幫助提醒自己消除雜念,排除一切外來幹擾,正所謂心遠地自偏。
增強意誌力,強化必勝的自信心,以此來鑄造積極、樂觀的心態,支配我們的行為,使我們的行為具有理性自製力。這樣,自己也就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即可克製自己、約束自己。因為,平靜心的喪失,最終是自己失去自我,造成放縱自己的結果,所以,戰勝自己最忌放縱自己。
輕易地原諒自己,給自己的錯誤和懶惰尋找各種借口更是危害至深,當你完全可以完成當天計劃卻準備偷懶時,當你記不住某一材料時,當你有一次小測驗成績不佳而心理受挫時,請學會鼓勵和安慰自己,但絕對不要鬆懈你的神經,尋找放縱自己的借口。當你說“算了”的時候,你的思考力就會立刻枯竭,頭腦神經一旦放鬆就難得再集中精力。
每天早晨醒來時對自己說:“為了即將逼近的高考,我將充分利用這寶貴的一天!”並在每天入睡前回顧一天的成績,然後再對自己說:“我又向高考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當遇到一道難題許久不能攻克而想放棄時,或模考失利而心灰氣餒時,問問自己:“為了高考,我連這點毅力都沒有嗎?”
當一件突如其來的小事幹擾了你的心緒時,冷靜地想一想:“這件事真的那麼重要,值得我為此浪費精力嗎?”
相信你會這樣做的。你一旦這樣做了,你不成功,誰成功?!
上課老是分心怎麼辦
案例:在讀初中時,曉文就不喜歡背東西,像政治、曆史需要背的科目學不好,而數學、物理學得比較好。幸好,他高二後選擇讀理科班,不用再學政治、曆史,但語文、英語是高考必考科目,還得好好學。可是高三上學期以來,一上語文、英語課時,曉文就感覺時間特別長,就想象在家看電視或在操場打球時的情景,這樣時間就過得快了。從此以後,一旦學不進了,曉文就想一些開心的事,使自己覺得好受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