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往往能認識到犯錯誤是很正常的,最重要的是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堅持下去,更加努力地去嚐試。而失敗者則在發生失誤時怨天尤人,大罵自己“笨蛋”,甚至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下一次在麵對同樣的情況時,就會產生心理障礙,造成再一次失誤。這樣,自責的心理就會越來越重,最終使自己裹足不前,以致無法取得成功。
所以,學會寬容自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寬容自己就要允許自己犯錯誤,“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誰能一輩子不犯錯誤?在總結教訓時要安慰自己,即使是由於自身的原因導致的錯誤也要寬容原諒自己。隻有這樣才能形成積極的心態,有利於下一步的成功。
生活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鬥,不要苛求自己,要學會寬容自己,經常對自己說: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一切從頭開始。這樣,才能夠樂觀地生活。
糾正人生的偏差
補償心理是一種心理適應機製,個體在適應社會的過程中總有一些偏差,力求得到補償。如果能夠及時地糾正這些偏差,人生將會進入一個新的境界,海倫·凱勒便是這樣一個極好的例子,她克服眼不能看、耳不能聽、聽不能說三重痛苦,終生致力於社會福利事業,被稱為“奇跡人”。
海倫剛出生時,是個正常的嬰孩,能看、能聽,也會咿呀學語。可是,一場疾病使她變成又瞎又聾的小啞巴——那時她才l9個月大。生理的劇變,令小海倫性情大變。稍不順心,她便會亂敲亂打,野蠻地用雙手抓食物塞人口裏;若試圖去糾正她,就會在地上打滾亂嚷亂叫,簡直是個十惡不赦的“小暴君”。父母在絕望之餘,隻好將她送至波士頓的一所盲人學校,特別聘請一位老師照顧她。
所幸的是,小海倫在黑暗的悲劇中遇到了一位偉大的光明天使——安妮·沙莉文女士。沙莉文女士用自己的愛心喚醒了海倫那沉睡的意識力量,一個既聾又啞且盲的少女,初次領悟到語言的喜悅時,那種令人感動的情景,實在難用筆述。海倫曾寫道:“在我初次領悟到語言存在的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興奮不已,那是我第一次希望天亮——我想再沒其他人,可以感覺到我當時的喜悅吧。”仍然是失明,仍然是聾啞的海倫,憑著觸覺——指尖去代替眼和耳——學會了與外界溝通。她10歲多一點,名字已傳遍全美,成為殘疾人士的模範。
小海倫成名後,並未因此而自滿,她繼續孜孜不倦地接受教育。l900年到20歲的海倫,就學會了手語、凸字及發聲,並通過這些手段獲得超過常人的知識,進人了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學習。她說出的第一句話是:“我已經不是啞巴了!”她發覺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興奮異常,不斷地重複說:“我已經不是啞巴了!”四年後,她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受到大學教育的盲聾啞人,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海倫不僅學會了說話,還學會了用打字機著書和寫稿。她雖然是位盲人。但讀過的書卻比視力正常的人還多。而且,她著了7部書;比“正常人”更會鑒賞音樂。海倫的觸覺極為敏銳,隻需用手指頭輕輕地放在對方的唇上。就能知道對方在說什麼:把手放在鋼琴、小提琴的木質部分,就能“鑒賞”有樂。她能以收音機和音箱的振動來辨明聲音。又能夠利用手指輕輕地碰觸對方的喉嚨來“聽歌”。如果你和海倫·凱勒握過手,五年後你們再見麵握手時,她也能憑著握手來認出你,知道你是美麗的、強壯的、體弱的、滑稽的、爽朗的、或者是滿腹牢騷的人。
這個克服了常人“無法克服”的殘疾的“造命人”,其事跡在全世界引起了震驚和讚賞。她大學畢,_lkJJlj年,人們在聖路易博覽會上設立了“海倫。凱勒日”。海倫始終對生命充滿信心,充滿熱忱,她不僅喜歡遊泳、劃船,以及在森林中騎馬,而且喜歡下棋和用撲克牌算命。此外,她還有一般女性應有的愛好,在下雨的日子,就以編織來消磨時間。
海倫·凱勒身為一個三重殘廢,她憑著她那堅強的信念,終於戰勝自己,體現了自身價值。她雖然沒有發大財,也沒有成為政界偉人,但是,她所獲得的成就比富人、政客還要大。第二次大戰後,她在歐洲、亞洲、非洲各地巡回演講,喚起了社會大眾對身體殘疾者的注意,被《大英百科全書》稱頌為有史以來殘疾人士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
所以,“螞蟻”們,要明白一個道理。強者不是天生的,強者也並非沒有軟弱的時候,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在於他善於戰勝自己的軟弱。一代球王貝利初到巴西最有名氣的桑托斯足球隊時,他害怕那些大球星瞧不起自己,竟緊張得一夜未眠.他本是球場上的佼佼者,但卻無端地懷疑自己,恐懼他人。後來他設法在球場上忘掉自我,專注踢球,保持一種泰然自若的心態,從此便以銳不可擋之勢進了一千多個球。球王貝利的經曆告訴我們:不要懷疑自己、貶低自己,隻要勇往直前,付諸行動,就一定能走向成功。久而久之,就會從緊張、恐懼中解脫出來。因此,發憤圖強,積極補償,是醫治缺乏自信的良藥。
心理補償是一種使人轉敗為勝的機製,如果運用得當,將有助於人生境界的拓展。但應注意兩點:一是不可好高騖遠,追求不可能實現的補償目標;二是不要受賭氣情緒的驅使。隻有積極的心理補償,才能激勵自己達到更高的人生目標。
生存語錄:
一個人可以失敗很多次,但是隻要他沒有開始責怪旁人,他還不是一個失敗者。
——(美)巴勒斯
有時吃虧是福氣
吃虧是福,因為人都有趨利的本性,你吃點虧,讓別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調動別的積極性,使你的事業興旺發達。
學點吃虧精神,這話讓別人一聽感到有點奇怪,莫名其妙,難道吃虧還要學麼?我們“螞蟻”已經夠能吃虧的了。隻要能忍了,能認了,能咽下這口氣就行,還用得著教與學?其實不然,能忍了,認了,能咽下這口氣固然需要,也是又吃虧精神的表現,但會與不會,心態如何,仍大有區別。做人有無吃虧精神,既是人生交往麵臨的一道嚴峻考題,也是做人處事的一種精神境界。對於吃虧,有無精神準備,甚至上升到“吃虧是福”的高度,常常能看出一個人的道德情操和心靈境界。
華人首富李嘉誠先生就是一個不怕吃虧的人,他十七歲開始自己做生意,有一家貿易公司向他訂購一批玩具輸往國外。當時貨物已卸船付運,可向對方收取貨款。忽然,貿易公司的負責人來電通知,外國買家因財政問題,無法收貨,但貿易公司願意賠償損失。根據李嘉誠的判斷,這批玩具很有市場,不愁顧客,自己的損失有限,不用賠償了。當時李嘉誠的考慮是留下一個空間,建立互信的關係,日後就有更多的生意機會了。
在李嘉誠開始專營塑料花的時候,有一天,一位美國人突然找他,說經貿易公司的負責人推薦,認為他的廠是全香港最大規模的塑料花生產企業,決定訂購一批塑料花。突如其來的訂單,讓李嘉誠深感意外,因為當時他的廠房並不太大。後來,李嘉誠才知道,從前那個貿易公司的負責人認識這個美國人,告訴他李嘉誠是完全值得信任的生意夥伴,為他說盡好話。這位美國人最後給李嘉誠6個月訂單,更成為他的永久客戶。他們所需要的塑料花逐漸地由李嘉誠供應,李嘉誠的塑料花業務發展因此一日千裏。李嘉誠指出,做生意不要怕吃虧,需要以市場知識為依據做好判斷,一時吃虧,長遠卻往往有利。
但是現實生活中,能夠主動吃虧的人實在是太少,這並不僅僅因為人性的弱點很難拒絕擺在麵前本來就該你拿的那一份;也不僅僅因為大多數人缺乏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不能舍得眼前小利而取得長遠大利。
強者恒強,很多時候就因為強者有吃虧的本錢;而弱者,就算想吃虧也吃不起,所以弱者的生存,實在是更難。吃虧是福,吃小虧占大便宜。但是吃虧也是有技巧的,會吃虧的人,虧吃在明處,便宜占在暗處,讓你被占了便宜還感激不盡,這也是處事的智慧。
深圳有一個農村來的沒什麼文化的婦女,起初給人當保姆,後來在街頭擺小攤兒,賣一個膠卷賺一角錢。她認死理,一個膠卷永遠隻賺一角錢,生意越做越大,現在她開了一家攝影器材店,還是一個膠卷賺一角;市場上一個柯達膠卷賣23元,她賣16元1角,批發量大得驚人,深圳搞攝影的沒有不知道她的。外地人的錢包丟在她那兒了,她花了很多長途電話費才找到失主;有時候算錯帳多收顧客的錢,她火急火燎找到人家還錢;聽起來像雷鋒,可賺的錢不得了,在深圳,再牛氣的攝影商也得乖乖地去她那裏拿貨。
據說有個砂石老板,沒有文化,也絕對沒有背景,但生意卻出奇的好,而且曆經多年,長盛不衰。說起來他的秘訣也很簡單,就是與每個合作者分利的時候,他都隻拿小頭,把大頭讓給對方。如此一來,凡是與他合作過一次的人,都願意與他繼續合作,而且還會介紹一些朋友,在擴大到朋友的朋友,也成了他的客戶。人人都說他好,因為他隻拿小頭,但所有人的小頭集中起來,就成了最大的大頭,他才是真正的贏家。
這些事聽起來有點像天方夜譚,一個半文盲婦女和沒有文化的砂石老板在一個人精成堆的地方,竟然打敗了眾多競爭對手。然而,稍加思索,就會覺得事出有因,甚至理所必然:贏在誠實,贏在信譽。“吃虧是福”不是簡單的阿Q精神,而是福禍相依、付出與得到的生活辯證法,是一種深刻的人生哲學。信奉“吃虧是福”,不僅可以使自己的心胸變得寬廣,更加樂觀、積極,而且當自己遇到困難時,也能得到更多人的真心幫助。所以,“螞蟻”們,千萬別覺得吃虧是天大的事而怨天尤人。
生存語錄:
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有的都失去了。
——(古希臘)伊索
換不了工作,就換一下心情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能將自己的愛好與工作結合到一起,為了興趣而工作的確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然而,這世上許多事情都無法順應自己的意願產大多數人的工作與其愛好毫無關聯。但這並不應該成為你沮喪、怠惰、敷衍、不思進取的借口,也不應該成為你不快樂的緣由。俗話說,感情是可以培養的,快樂是自己創造的。如果無法改變現實狀況,那就應該改變自己的態度,學著去愛上自己的工作,至少這樣可以讓自己的工作開展得順利一點,讓自己的心情快樂一點。
威廉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職員。他原本的理想是做一名畫家,但命運把他安排到了金融業。威廉在金融工作上本頗有天分,但理想的無法實現讓他總是滿腹牢騷、心不甘、情不願地去上班,生活又讓他無法改變狀況。於是在最初的8年時間裏,無論是對妻子還是同事,他總是擺著一副臭臉,而別人發回的反饋也讓他感到越來越孤獨和煩惱。
後來,威廉參加了一個培訓班,班上的老師向他講起了微笑的作用。因此,他決定嚐試一下。從第二天早上開始,他對著鏡子中的自己說:“威廉,從現在起,掃除所有的煩惱,要麵帶微笑去迎接這嶄新的一天。”在吃早餐時,他又麵帶笑容地向妻子問好。結果,他的妻子被嚇了一跳。他緊接著告訴妻子,在未來的日子裏,他會一直保持這種微笑。妻子驚訝地捂住嘴,眼中充滿了喜悅的淚水。
此後,他的改變帶給了家人無限的快樂:而且,他每天都在公司裏向所有的同事親切地問好。很快,他就發現同事們對他的態度也變了,每個人都以溫暖的笑容回報他。在工作中,他也減少了對別人的批評,以讚美來代替責備,同時,別人也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他。這種改變讓他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使他每天都很愉快。
漸漸地,威廉不再沉浸在自己痛苦的世界裏。威廉在人們心目中也不再是個冷漠、自私的人,而他也感到自己的整個世界都改變了,人們不再避開他,孤立他,生活和工作都變得快樂、充實起來。快樂就是一件這樣簡單的事情,無論工作的環境怎麼樣,人們都可以選擇快樂。
美國西部大開發時,荒涼的沙漠是淘金者們的噩夢。當背著沉重的工具在沙漠中行走時,絕大多人都會感到痛苦不堪,但比爾確是淘金者中的一個異類。
有一次,比爾隨一支淘金隊伍進入沙漠。烈日炙烤著大地,大家都步履沉重,饑渴難耐,隻有比爾依然麵帶笑容地走著。別人問他:。。你為什麼還能如此愜意?”他笑著回答說:“因為我帶的東西最少。”
是呀,有時候環境已經注定,如果用悲觀的態度對待,工作的過程就全無樂趣;如果用樂觀的態度處理,就會發現工作有趣多了。
唐朝時有一對孿生兄弟,在小時候就表現出了很強的性格差異——一個過分悲觀,一個非常樂觀。他們的父親想要對兄弟倆做一次性格改造。一天,父親給悲觀的孩子買了許多新奇好玩的玩具,又把樂觀的孩子鎖在堆馬糞的房子裏。
第二天,父親發現悲觀的孩子仍然在不停地哭,便問:“你為什麼不玩那些玩具呢?”“玩了就會壞的。”孩子抽噎著回答。
父親搖了搖頭,又去馬糞房看樂觀的孩子。他發現這個孩子正在馬糞堆上掏得興高采烈。父親問:“你在幹什麼?”樂觀的孩子興奮地說:“告訴你,爸爸,我敢肯定,馬糞堆裏一定還藏著一匹小馬。”
這就是悲觀與樂觀的區別,悲觀者舉目皆是淒涼,滿心都是愁緒;樂觀者則眼裏盡是春色,心中都是喜樂。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學家曾經說過:“要想征服世界,首先要征服自己的悲觀。”很多時候,人都無法改變客觀狀況,不能自由地更換自己的工作。這時,悲觀隻能讓其更加痛苦,而換一下心情,樂觀地麵對現實,則更容易使人找到工作中的樂趣,所以,“螞蟻“們為什麼不讓自己變得快樂起來呢?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能將自己的愛好與工作結合到一起,為了興趣而工作的確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然而,這世上許多事情都無法順應自己的意願產大多數人的工作與其愛好毫無關聯。但這並不應該成為你沮喪、怠惰、敷衍、不思進取的借口,也不應該成為你不快樂的緣由。俗話說,感情是可以培養的,快樂是自己創造的。如果無法改變現實狀況,那就應該改變自己的態度,學著去愛上自己的工作,至少這樣可以讓自己的工作開展得順利一點,讓自己的心情快樂一點。
威廉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職員。他原本的理想是做一名畫家,但命運把他安排到了金融業。威廉在金融工作上本頗有天分,但理想的無法實現讓他總是滿腹牢騷、心不甘、情不願地去上班,生活又讓他無法改變狀況。於是在最初的8年時間裏,無論是對妻子還是同事,他總是擺著一副臭臉,而別人發回的反饋也讓他感到越來越孤獨和煩惱。
後來,威廉參加了一個培訓班,班上的老師向他講起了微笑的作用。因此,他決定嚐試一下。從第二天早上開始,他對著鏡子中的自己說:“威廉,從現在起,掃除所有的煩惱,要麵帶微笑去迎接這嶄新的一天。”在吃早餐時,他又麵帶笑容地向妻子問好。結果,他的妻子被嚇了一跳。他緊接著告訴妻子,在未來的Et子裏,他會一直保持這種微笑。妻子驚訝地捂住嘴,眼中充滿了喜悅的淚水。
世事常不如人意,工作不一定是你所愛,當事實無法改變時,沮喪、抱怨就隻能是浪費時間。試著換一種心情,工作就不會再那麼令人討厭!
生存語錄:
我們必須接受失望,因為它是有限的,但千萬不可失去希望,因為它是無窮的。
——(美)馬丁·路德·金
你知道如何放鬆嗎?
你經常讓自己放鬆嗎?你知道如何放鬆嗎?隻要你完成下麵的測試你就知道答案了?
1.當愛人的計劃跟你的相反時,你會:
A、總是會跟他爭執,說他應該先問問自己。
B、有時會跟他爭執。
C、從來不跟他爭吵,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2.公司準備提拔部門經理時,你會:
A、總是跟同事競爭,否則自己如何獲得肯定呢?
B、隻有重要的時候,才會跟同事競爭。
C、從來不跟同事競爭,因為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
3.外出度假時,你:
A、會擔心自己的安全。
B、會擔心家裏是否一切正常。
C、從不擔心任何事,隻是盡情享受。
4.與朋友聚會時,你:
A、老是擔心今天發型不好看。
B、隻有在特殊場合,才擔心發型。
C、從不擔心發型好不好看。
5.停電時,你:
A、總是很生氣,而且打電話給電力公司。
B、會害怕。
C、會點上蠟燭,覺得很浪漫。
6.惡劣天氣毀了你的旅行計劃時,你:
A、每次都很生氣。
B、偶爾會困擾自己。
C、會想這是無能為力的事。
7.開車上班時,你:
A、把車子故障視為討厭的大事。
B、抱怨停車位太少了。
C、很樂意搭公共汽車。
8.買不到音樂會的入場券時,你會:
A、很沮喪。
B、偶爾幾次會感到遺憾。
C、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
9.辛苦工作一天後,你:
A、喜歡向朋友添油加醋地敘說今天發生過的一切
B、在心中重溫發生過的一切。
C、會做自己最喜歡的菜,而且知道明天會過得更美好
10.當知道趕不上班車時,你:
A、總是會焦急,並不停地抱怨。
B、會很著急。
C、從不著急。因為還有下一班車嘛!
分數設置:
選A得3分,選B得2分,選C得0分。所有單項分值相加,統計你的得分。
測試結果分析:
得分0-10分:
說明你不會把每件事情都小題大作,懂得如何放鬆自已
得分11-20分:
還不錯!你可能會把一些事情變成悲劇,但大多數情況下,你都知道如何放鬆自己。
得分21-30分:
你覺得生活就是對付各種緊急事件,經常人為地製造緊張情緒,根本不知道如何放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