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9.愛你沒商量(3 / 3)

有一位叫王英的女子,人長得很漂亮,她有位業務能力很強的丈夫在科研單位工作,工作很有成績。王英嫁了這樣的丈夫很自豪,覺得自己的男人有前途,自己也有了靠山。

結婚以後,王英完全放棄了個人的發展。業餘時間,她打扮、修飾自己,人人都羨慕她是一個漂亮的妻子。平時她忙家務,讓丈夫把精力全部用在事業上。然而,結婚幾年後,丈夫卻對她越來越冷淡了。最後,丈夫去了法院,堅決要求和妻子離婚。

作為一個妻子,王英實實在在是很完美的,可為什麼她卻遭到了丈夫的“遺棄”呢?王英自己說:“可能我對他太好了,可他卻越來越看不起我。他現在在事業上一帆風順,職務也提升了,就把我踢在一邊了。”

可是,她的丈夫卻說:“說實在的,我既不恨她,也不討厭她,就是覺得和她在一起太乏味了。”他說,結婚前,王英是一個活潑、有個性、有理想的女孩子,可結婚後,她的個性消失了,變得沒棱沒角,肉得很。

他認為,在夫妻生活中,吵架有時也能起某種調節作用,能夠增加彼此的了解。但這對夫妻從來不吵,王英總是讓著丈夫。

“我希望她有點出息,多看點書,她說,我還學什麼呢?幫助你成功得了。她確實是這樣的,什麼都為我想得非常周到,周到得讓你感到不快。”

從這一對夫妻的失敗婚姻看,根本的原因是夫妻間距離的拉大,有感情距離、知識距離,也包括世界觀的距離。

這裏,妻子王英有責任,她的“找靠山”的依賴性是扼殺其夫妻情感的大敵。她應該是與丈夫“並肩前進”。當然,她的丈夫也有責任:一是忽視了夫妻間的感情調適,二是沒有用自己的優點去影響對方,使夫妻間的距離無形中一天一天拉大了。

應該說,傳統的“夫唱婦隨”的婚姻在中國的家庭結構中占大多數,這一點實際上是怨不得女人的。

女性中,很大一部分人沒有在事業上成功的欲望,有的甚至連起碼的參與社會的自覺性都沒有。但是,必須看到,社會的發展對個體家庭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因而對女性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

丈夫對妻子的要求如今已不僅僅局限於“賢妻良母”的標準了,他們從心裏期望妻子能成為自己事業的伴侶、人生的知己、生命的依托。那麼,如何去做,才能使你的妻子“與你並肩走”呢?

有一對夫妻是大學同學,畢業後成家生子。丈夫仍在繼續求學、考研究生、學外語,妻子每天操持家務、照顧孩子。

多年以後,在一次口角中,丈夫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傷了妻子的心。丈夫說:“你每天不看書、不學習,就圍著孩子轉,像個老母雞。”這時候妻子才猛醒:該和丈夫一起去提高自己。丈夫認為,家裏的事情盡可以簡單點,要抽出時間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很多女人不服氣:“我包攬了家務活讓他去幹事業,他為什麼還不滿意?”要知道,妻子如能與丈夫共同幹事業,無形中對丈夫就是一種激勵,會助他在成功的路上快步前進的。

成家之後,做丈夫的要做兩種準備:一是你的妻子渴望幹一番事業,那麼你應鼓勵她去成功;一是你的妻子貪圖安逸甘願依附於你,那麼你要麼接受她,要麼改變她,要麼就離開她。這其中,接受她比較容易,離開她會有一番痛苦,而且,也是一個男人的失敗。

改變她雖說難一點,但對於婚姻來講,尤其是對於夫妻間的情感促進來講,是最好的辦法。因為,女性的社會成就意識一直是被壓抑著的,她們不是不想成就,而是認為自己成就不了。如果她的丈夫鼓勵她、幫助她,在自己進取的路上回過頭來招呼你妻子一聲,一定會發掘出她生命中閃光的一麵。

比如說,當你讀了本好書,不妨推薦給你的妻子讀一讀,然後,再和她交換一下感想;你可以把你工作中的一些事情跟她講一講,讓她與你分享快樂,也分擔憂愁;你可以聽她談一談自己的工作,幫助她設計一下今後的發展規劃;你可以在自己參加某項學習考試時,鼓勵妻子和你一同參加,像學外語、考研究生,等等。

當你的妻子遇到挫折時,告訴她失敗是成功之母;當她取得一點成就時,告訴她你比她還高興。想想看,哪一個女人在證實了自己的社會價值之後不是欣喜若狂呢?欣喜之餘,看到站在自己身邊的丈夫,她定會還他一個燦爛的微笑。

從女性的角度講,誰也不願找個無所事事、不思進取、一無所成的丈夫,即使是個能幹的女人,也希望自己的丈夫比自己更能幹。同樣的道理,妻子不思進取,也會讓你的丈夫感覺乏味。

愛情是非常美好的,但婚姻中的愛情僅僅靠男歡女愛是維持不下去的。愛情要有生長的土壤,要有更新、創造的環境,夫妻雙方必須互相幫助、共同進步,讓你的愛人從你的身上汲取養分。

隻有這樣,夫妻間的情感距離才不會拉大,愛情才會獲得它生長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