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能這麼說話,沒有任何的隱諱與客套,說明他已經真正跟袁術融為一體了:
“什麼辦法呢?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袁術詢問道,有了這個以賈詡為核心的超級智囊團在身邊,袁術感覺自己變傻了,什麼都不會思考了:
“袁紹沒有立嗣,他的那些死黨一定會要求公子幫袁紹立嗣,然後輔佐嗣子,成就大業。因此,這個要求絕對不能答應。其次要將這些跟公子不是一條心的人分離出去,以後再找個由頭,逐個除去。先秦《左傳》說‘欲加之罪其無辭乎’,所以,當下這一步一定要走好。尤其是公子一定要利用自己的急智,多想一些好的招,讓他們應接不暇……”
四人一起商議良久,最後,被袁術一連串的急智解決,唉,有思想是好事,但是還需要有個導火索來引爆,要不是四大謀士的誘導,袁術還真的要思考好幾天了。
袁紹的葬禮按照他的想法,按大將軍之禮安葬。忙完一切,劉夫人就領著三個兒子來找袁術了,直到這時,袁術這才知道,袁買原來是庶出,是一個小妾所生,由於劉夫人過於狠辣,害怕被其害死,早就托人送出來了,而這名小妾跟高覽是表親,因此,曆史上袁紹死的時候,高覽已經投曹操去了,所以,袁買沒能逃過劉夫人的毒手。但是,袁術的到來,讓袁紹早死,於是,袁買就保留了下來,隻是袁買的母親就不能幸免了。
隨同劉夫人一起同來的。還有袁紹當前的四大謀士:郭圖、逢紀、審配、許攸。
見到袁術,劉夫人很直接的問袁術:
“晉王殿下,先夫托孤,誰來繼承先夫爵位?”
“嫂嫂覺得誰能繼承爵位呢?”袁術反問劉氏,這個問題讓她來回答好一些,這個惡人讓她來做好一點:“孤不甚了解大將軍諸位公子,還請嫂嫂解釋一二。”
這句話是當初對白時,賈詡告訴袁術的,一定要自稱孤,表示是正式的場合,不能算家事,以提高事情的嚴肅性,而且還要把這個分裂諸子的惡名留給他們的親生母親。
“雖然顯思為長子,但是聰慧不及顯甫,而且賤妾與先夫都十分鍾愛尚兒,但是眼下尚兒尚幼,恐不及擔當大任,因此想要詢問晉王。”劉氏不知是計,老實回答。
四大謀士看到這裏,自然看得出袁術怎麼想的,還沒來得及勸阻劉氏,劉氏就說完了,似乎劉氏是胸有成竹一般。袁譚的眼睛裏直冒火。
“嗬嗬,在孤看來顯思也不錯啊。又是長子,奈何廢長立幼呢?”袁術假意勸阻,於是四大謀士臉色變了變,唯有許攸臉色好看點,顯然他是支持袁譚的。然而,袁紹雖未立嗣,但是,根據袁紹的意思,立幼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又有夫人做主,因此,剩下的三謀士很支持袁尚。
“這是先夫的意思……”劉氏答道。他實在找不到一個什麼理由為自己增加籌碼,隻有撒謊了,其實這謊也不是很假,袁紹喜歡幼子,自然有立幼的想法,隻是來不及了……
“大將軍的意思是擇其賢者而立之,試問三子誰最賢德?”袁術又踢球。讓他們三人自己去爭去。四大謀士明明知道袁術的意思,卻無法挑明,也不敢去明說,幹著急。
“晉王,譚有征戰之功,熟讀兵書,能為父親餘業開疆拓土。”袁譚急忙上前表功。
去你的,袁術心裏罵道,開疆拓土,等老子出去了,你在老子背後開疆拓土麼?
“晉王殿下,譚兒不過年長而已,尚兒雖隻有十二歲,但是已經熟讀論語等,假以時日,其才能必在先夫之上。還請晉王為尚兒做主。”劉氏急忙把袁尚的能力展現出來。
“左右都有道理,真是不能決也。”袁術故作為難狀,這時,身邊史阿咕嚕了一句:
“可惜年紀相差太多,要是年紀相仿,倒是可以以武論高低。”
“賤奴,說的什麼話?這是老子的家事,你插什麼嘴?說了句沒用的話,真是個沒用的狗東西。再胡說八道,老子剮了你。幹好你自己的事。”
袁術開口罵人了,眾人為之一驚。其實這也是事先安排好的拋磚引玉之計,同時也是強調這是袁術的家事,別人不能亂插嘴的,也就等於封了四人的嘴,就算知道什麼,也不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