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到長安的路不少,有山道有官道,有大路也有小路。因此,就在選擇那條道上設伏,成了郭嘉和彤兒爭執的焦點。
“夫君,彤兒認為應該在通往長安的必經之路上設伏,方可一擊必成。彤兒知道,夫君想要收降徐榮這員老將。”彤兒自豪的搶在郭嘉前麵獻上一計。
聽到彤兒獻計,袁術自然的想誇一誇彤兒思維敏捷,可是意外的發現,身邊郭嘉和賈詡似乎都沒有讚成的言語,不覺有些奇怪,怎麼說也要補充一下不?難不成彤兒這樣一計無可挑剔?袁術下意識的看看賈詡,賈詡沒有什麼表情,袁術經常跟賈詡探討問題,根據當下賈詡的表情,袁術判斷,這隻是一個不足為奇,中規中矩的計謀,並不能做到出奇製勝的目的。同樣,如果徐榮動作快一點,說不定這個伏擊還打不成。袁術又看看郭嘉,隻見郭嘉拿著地圖仔細看了看,沉思一下道:
“師兄,嘉認為應該將埋伏設在這裏最好。”郭嘉指著地圖上的一處山穀道,從嚴肅的眼神中,袁術看得出這是郭嘉經過深思熟慮的。
“哦?”袁術,彤兒,賈詡一起看過去,隻聽郭嘉解釋道:
“這裏的確不是必經之道,而且還算得上是一條官道,但是,這個位置卻是從滎陽通往長安最近的一條路,而這個位置距離我們也不遠,正好我們能夠趕到,完成設伏。其次,徐榮隻是在這裏斷後,擊敗曹大人之後,必定輕裝倍道趕往長安,決計想不到還有一支伏兵在這裏等他,而且還是子龍和奉義擋住他的路。此時,要戰,他必敗,不戰也得投降,隻要說詞一下,應該問題不大。就算負隅頑抗,有子龍兄長在,料定他也逃不出。”
袁術又下意識看看賈詡,隻見賈詡點點頭:
“此計行險,但是成功率極高,而且徐榮一旦中計,則無路可逃。不錯。”
“奉孝兄弟這一計確實高明,彤兒受教了。”彤兒謙虛道。
“好,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那就依照此計而行。”
於是,袁術一聲令下,眾人一起開往郭嘉提到的那個山穀。
此時的徐榮,手裏也同樣拿著一張羊皮地圖,正急急的往長安方向撤退。他手裏隻有三千兵馬,斷後足夠了,但是要真的遇上一鎮諸侯,他料定自己不是對手,因此,他就挑著最近的線路往長安疾馳。甚至為了接應他,董卓還派出了呂布引八千並州狼騎在必經的關口上接應他,隻要過了那個關口,徐榮就安全了。然而,讓徐榮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竟然有人在官道上“迎接”他:
“徐中郎,久違了。本太守在此恭候多時了。”
聽到有人招呼,徐榮急忙前視,竟然有人擋道,一看不得了,攔在前麵的兩人他都認識,上黨太守袁術,還有一個就是對陣的時候將自己打傷的典韋,就算是身體好的時候,也不一定是這黑蠻子的對手,更何況現在舊傷未愈呢?那個太守也不是省油的燈,昔日聽呂布說過,一招就將呂布擊敗,如今呂布視袁術為兄弟,時不時地在別人麵前說袁術的強大……
不過,徐榮也有自己的計較,這通往長安的畢經之路已經有呂布在接應了,其他的這些地方,又不隻這一條路,大不了繞遠一點,從別的地方走就是了:
“傳我命令,後隊改前隊,前隊改後隊,撤。”說著數千並不整齊的隊伍反身就撤:
“中郎將大人,很抱歉,您的後路已被某家封死。您沒得退了,投降吧!”趙雲引一軍殺出,攔住了徐榮。
徐榮計較一番,袁術那一邊看似軍少,可是,主將身邊怎麼可能兵少呢?必定有大軍護衛,而這封口的地方就一定薄弱了,自己身邊幾千悍卒,必定能衝出去。
不過可惜,換做的普通諸侯,他這樣的算計倒也非常正確,可他遇見的偏偏是袁術,袁術手底下有五千人左右,五千對五千,包圍是不可能的,但是,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而且陷陣營不能上,袁術還不想就在此時把自己的秘密部隊顯擺出來。於是身邊就留下了雪狼和銀狐,其他都交給趙雲了。